卓越笑道:“楊老師、宗老師,下午好!”

兩位教授點了點頭,宗教授故作生氣道:“卓越,你可好久沒來看我了啊,是不是這次不碰到,就把我忘記了?”

卓越連忙叫屈道:“宗教授,這哪能啊,這不我最近忙著學習,才沒有時間去看您,等我忙完這一段,我一定抽出時間特意去看您。”

楊教授在一旁埋冤的道:“你以為人家卓越像你一樣,整天沒事幹啊,沒事別打擾人家孩子。”

宗教授怒視楊教授道:“這是我和卓越的事,和你有什麼關係,再說,誰說我整天沒事幹的?”

卓越無奈的看著這倆老頭,兩人又吵起來了。

從認識他們的第一天,他就經常看到兩人吵架。

楊老夫人端著一盤草莓從廚房走出來,道:“卓越,別管他們了,來坐下吃草莓。”

“師母,您不用這麼客氣。”卓越笑著坐到沙發上,眼神示意身旁的楊爍,意思很明顯,到底怎麼回事。

楊爍臉上露出一個無奈的表情。

卓越臉上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笑容。

楊爍怒瞪了他一眼。

卓越旁若無人的拿起草莓吃,對於怒瞪他的楊爍一臉無所謂。

他很多年沒吃過草莓了,以前是草莓太貴,吃不起,現在是沒時間去水果店買。

再說,沒人和他說,他也想不起來去買水果吃。

卓越坐在那默默的吃草莓,只聽兩位教授兩人誰也不服誰的爭吵。

過了許久,兩人才消停。

宗教授氣憤的站起身,怒聲道:“晴晴,和我回去。”

宗晴晴依依不捨的看著楊爍,楊爍對他點了點頭,她才跟著宗教授離開。

宗教授看的差點沒把眼珠子給瞪出來,自己的孫女竟然不聽我的,而是聽楊爍這小子,真是過分。

他瞪了一眼楊爍,然後對著卓越道:“卓越,有時間到我那去。”

卓越站起身,道:“好的,宗老師。”

他和楊爍一路把宗教授送到小區門口,然後又返回。

卓越重新坐到客廳的沙發上,師母從樓上走下來,楊教授、楊爍和師母三人與卓越聊天。

話題大部分是圍繞楊爍和宗晴晴的事情上。

楊教授對於宗晴晴很滿意,很支援楊爍和宗晴晴談戀愛。

聊了大概半個多小時,楊教授問道:“卓越,你這大忙人今天來有什麼事嗎?”

卓越笑道:“老師,我沒事就不能來看看您嗎!”

“行了吧!”楊教授笑道:“你我還不瞭解,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就說吧!”

“是這樣的。”卓越道:“我推導出一個湍流模型方程,我想對它進行校準。”

楊教授皺眉思索一番道:“你想怎麼校準?”

“實驗校準,我就是來問問您,學校有沒有這樣的機器,能讓我對湍流實驗校準。”

“有倒是有,但是裡面的東西不是誰都能用的。”

“這樣,我去打個電話問問。”

“謝謝楊老師。”

楊教授拿出手機,道:“老林,我楊思理啊,我這裡有個學生要用你們實驗室的機器做個實驗。”

“卓越,你知道吧!”

“好!”

他移開電話,看向卓越問道:“你準備什麼時候做實驗?”

“馬上就可以。”

楊教授又將電話貼耳朵上道:“越快越好。”

“好,謝了,老林,有時間找你喝茶,我馬上帶他過去。”

說完掛了電話,將手機收起來,道:“我們現在就去吧!”

“先等等,我要回去將我的電腦帶上。”

“那你去取電腦,之後到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實驗室,你知道在哪吧!”

“知道!”

“好,那我在實驗室的門口等你。”

說完兩人一起出門到學校,到學校後卓越向宿舍走去,楊教授向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實驗室走去。

很快,卓越就取來電腦,到了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實驗室門口。

此時楊教授正與一位頭髮有點禿的中年男子站在實驗室的門口聊天。

看到卓越走來,楊教授向卓越招招手,對面前的男子道:“老林,卓越我就不用介紹了吧,我想學校裡沒人不知道他。”

“卓越,我給你介紹一下面前這位,雖然他在浙大沒太大名氣,但在全球的自動化領域他可是響噹噹的人物。”

“林可夫教授,您好!”卓越笑道。

林可夫教授是浙大機械系院長,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所長。

“咦,你知道我?”林可夫啞然的笑道。

他常年渦在實驗室,很少在學校拋頭露面,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

“以前曾聽過一位學長介紹過您,他說華夏的地鐵和高鐵成為世界最強,您功不可沒。”

不管是地鐵還是高鐵,都會在地下挖隧道。

最常用,也是最好用的挖隧道機器就是盾構機。

盾構機出現於英格蘭,發展於德意志和島國,而華夏發展盾構機非常的晚。

後來,還是林可夫帶著他的團隊,將國家從國外買來的盾構機拆開來研究,最終製造出華夏自己的盾構機。

後來,華夏盾構機更是發展成世界最強,這同樣也離不開林可夫團隊。

“哈哈,過獎了。”林可夫擺手道:“我就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為國家建設添上一塊磚。”

卓越淡淡一笑,對於像林可夫這樣的人,他心生佩服。

透過這段時間認識的這些名人,他發現,越是名氣大的人越是低調。

反而那些沒什麼名氣的人,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恨不得宣告天下。

“好了,既然你們認識,我們就進去吧!”楊教授道。

“兩位,裡面請。”林可夫伸手請他們進去。

進入裡面七拐八拐後,眼前出現一個很大的空地,卓越看向空地,瞬間眼睛一亮。

只見空地上放著一個直徑六米左右,長五米的白色鐵柱子。

這是盾構機的頭部,頭部是一個旋轉的刀片,可將泥沙石頭碎成粉末,之後收入到盾構機的體內,運送到盾構機的尾部,最終排出盾構機體內,也就是隧道外。

“林院長,這就是盾構機吧!”卓越問道。

“是的。”

“我可以上去摸一下嗎?”

卓越這人不愛車,不愛表,就愛這些機器,看到不一樣的機器就想上去摸一下,研究一下它的原理。

“當然可以!”

林可夫領著兩人來到盾構機的面前。

不遠處正有兩位博士在工作,看到林可夫,他們將手中的本子合起來,走過來道:“老師!”

“嗯!”林可夫點了點頭,指著卓越道:“這位是卓越,你們應該聽說過他吧!”

兩人驚奇的看著卓越點頭,卓越笑道:“你好!”

說著與他們一一握手。

“這位是浙大物理系的楊思理教授,他你們應該聽過,浙大的名教授。”

“楊教授好!”兩人道。

“你們好!”楊教授道。

“你們去工作吧,我帶卓越他們參觀一番。”

“好的!”

兩人說完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卓越摸著盾構機,有一股冰冷但又厚實的感受。

林可夫道:“這是一臺退伍的盾構機,我們團隊當年研究的盾構機就是這臺盾構機,它只是盾構機的一個頭部。”

“這麼大才只是一個頭部?”卓越驚歎的道。

“是的。”林可夫點頭,“真正的盾構機應該是直徑六米,長五十七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卓越問道:“林教授,你們當時研究盾構機的有多少人,又花了多久研究出來?”

“十個人,花了兩年多時間。”

卓越驚訝,竟然只有十人,花了兩年時間就將盾構機研究出來了。

雖然說是拆分外國盾構機才研究出來,可是這也很讓人佩服了。

參觀完盾構機後,卓越他們向著湍流模型校準實驗需要的機器走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