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軍隊出動了,伽藍指揮龍衛軍主力飛速殺到內城,與高臨合兵一處,猛攻王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形勢明朗了,高臨的豪賭成功了,不過此刻已是兩敗俱傷,高臨已是強弩之末,甚至連攻打王宮的力氣都沒有了,假若帝國軍隊沒有及時出現並給予有力支援,戰局必定會再次逆轉,高平或許會贏得最後的勝利,但是,關鍵時刻,帝國軍隊的鋒利戰刀給了高平致命一擊。

平壤城內的貴族當即做出了反應。那些最早支援高平但事見不遐又退出戰場的貴族,非常擔心遭到帝國軍隊和高臨的報復,果斷變節,投奔高臨,效忠高臨,幫助高臨攻打王宮,以圖將功折罪。而那些始終在冷眼旁觀的貴族們也做出了不同的舉措,一部分人認為形勢已經明朗,要即刻站隊,要馬上向高臨效忠,否則必定錯失機會,於是火速出兵幫助高臨,而還有一部分貴族依舊搖擺不定,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反應非常遲鈍,似乎還要繼續觀察下去,繼續靜觀其變。小心駛得萬年船,值此混亂時刻,謹慎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

高平憤怒至極。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槌,眼見所見,都是背叛,親朋故舊背叛了他,伽藍和帝國軍隊也是背信棄義,大好形勢驟然顛覆,這一刻所有人都要置他於死地,所有人都要踩著他的屍骨撈取利益。這是活生生的報應,幾天前高元也深處此境,也是怒不可遏,但他還有機會逃亡,而高平現在卻被困在王宮裡,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高平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他想起了被大火焚燬的烏骨城。

高平下令,火焚王宮,燒,統統燒光。我得不到的,你們也休想得到,任何人都休想得到,我們玉石俱焚。

大火沖天而起,濃煙滾滾。

高臨急了,高句麗的貴族們也急了。王宮燒燬了還可以重建,但大火一旦蔓延,把整個平壤城都燒了,那對高句麗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是不堪承受之痛,甚至有可能連國祚都會滅絕。

高臨和所有參與攻打王宮的高句麗貴族都拼命了,指揮軍隊瘋狂攻擊,試圖搶在大火焚燬王宮之前衝進去,控制住火勢,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住平壤城。

那些依舊在冷眼旁觀的高句麗貴族們望著王宮內沖天而起的火光,聽著驚天動地的廝殺聲,不祥之感縈繞於心,這一刻,他們對未來的恐懼無限放大,他們正是因為對未來的過度恐懼才縮起了腦袋,所以此刻他們更不敢挺身而出,更不敢為了王國、為了高臨而付出全部的身家性命,他們想到的就是自保。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種卑劣的心理一旦控制了人的心智,這個人也就根本指望不上了。

伽藍非常吃驚,龍衛軍官們也是暗自驚駭,平壤局勢的瞬息萬變讓他們不寒而慄,好在局勢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利於帝國,所以龍衛軍要做的,就是在保住戰果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打擊高句麗的實力。

伽藍果斷下令,撤出戰場,以免殃及自身。這些自相殘殺的高句麗人已經陷入了瘋狂,他們就像一群失去了理智的瘋狗,逮誰咬誰,一旦咬上了龍衛軍,龍衛軍不死也要丟掉半條命。

龍衛軍剛剛撤出戰場,王宮的大門就給攻破了,然而,王宮失陷並不意味著戰鬥結束。

一場新的戰鬥才剛剛開始。高平絕不會坐以待斃,他要活下去,他要突圍,他要殺出平壤,所以他火燒王宮,誘迫高臨和攻打他的貴族們對戰局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們以為攻陷了王宮就贏得了戰鬥,就可以把主要力量用於控制火勢。然而,就在他們殺進王宮的同時,高平則帶著殘軍從另一個方向突圍而走。

高臨馬上兵分兩路,一路銜尾追殺,一路全力救火。

高平順勢殺進了內城,一邊抵擋追兵,一邊四處縱火,繼續用縱火之計來牽制對手,試圖給自己贏得突圍時機。

此刻高臨和所屬軍隊正在竭盡全力控制王宮內的火勢,根本沒有想到喪心病狂的高平突圍之後竟在內城繼續放火,竟然又把內城點燃了。高臨人手不足,顧此失彼,眼見王宮內的大火已不可阻擋,而內城大火又熊熊而起,兩條火龍藉助風勢迅速會合,火勢愈發猛烈,濃煙幾乎籠罩了大半個平壤城。

高臨絕望至極,捶胸頓足,人幾乎都要崩潰了。考慮到高平還在突圍中,還在一路縱火,倘若任由其把外郭點燃,則平壤必然重蹈烏骨之覆轍,陷入沖天火海,化作一片廢墟。高臨當機立斷,所有軍隊撤出王宮和內城,抽調精兵強將圍追堵截高平,但主力依舊用來控制火勢,以拋棄內城和王宮為代價來保住整個外郭。

外郭不同於王宮和內城,那裡有幾十萬居民,一旦外郭陷入火海,居民來不及撤離,必然死傷無數。

伽藍意識到局勢失控了。雖然他之前的打算是燒燬王宮,是血屠平壤,是繼續打擊和削弱高句麗的實力,但他卻不敢焚燬平壤,不敢把高句麗一棍子打死。之前高句麗的第二大重鎮烏骨已經毀於大火,假若高句麗的京都平壤再毀於大火,再加上兩座大城裡幾十萬人口的損失,還有爆發大饑荒以來餓死的人口,高句麗基本上算完了,就算國祚得以延續,也不堪一擊,很快就會被四周虎視眈眈的百濟、新羅和靺鞨所瓜分,半島局勢乃至遠東的政治格局必將發生重大變化。

伽藍不得已,斷然下令,圍殺高平,以最快速度把高平及其殘軍徹底消滅,不給他縱火焚燒外郭的時間。同時急告高臨,不惜一切代價控制火勢,務必保住外郭。

然而,高平已經瘋了,他和他的殘部突圍到外郭後,毫不猶豫地大肆縱火。

外郭居民一夜未睡,戰戰兢兢地等待著命運的裁決。王宮陷入火海時,他們感覺大禍臨頭了,等到內城再陷入火海,他們害怕了,恐懼了,一部分居民毫不猶豫地攜家帶口衝向了城門,以逃離平壤來求得生存。很快,逃離的居民越來越多,漸漸如潮水一般浩浩蕩蕩。

可怕的是,城門是關閉的。高氏兄弟自相殘殺,當然要置對方於死地,當然要關起門來廝殺,結果便是逃離人群塞滿了大街小巷,水洩不通。

外郭起火了,外郭人山人海,外郭陷入了令人恐怖的大混亂。

伽藍和龍衛軍面對瘋狂湧來的人潮,寸步難行,失去了圍殺高平及其殘軍的機會,不得已只好撤出北城,開啟北城門,竭盡全力拯救無辜。伽藍又遣精騎疾馳其他城門,以帝國強悍武力為後盾,逼迫各城門守軍即刻開啟城門,仍由居民出城逃生。

人潮滾滾,城內居民的逃離速度非常快,但外郭火龍的肆虐速度更快,火借風勢,呼嘯而進,迅速向整個外郭席捲而去。人潮大亂,自相踐踏而亡者,不計其數。高平和他的殘部被裹挾在人潮裡,如驚濤駭浪中的一夜扁舟,隨時都有覆滅之危,但為了逃生,他們大肆殺戮,試圖殺出一條血路。

追兵銜尾而至,切齒痛恨之下,為了追上對手,他們也大開殺戒,把所有阻擋追擊的障礙都砍倒在了腳下。

高平和他的殘部陷入了絕境,前有人潮,後有追兵,兩旁是鱗次櫛比的房屋,而咆哮的火龍正沿著房屋呼嘯而來。在掙扎中,在怒吼中,在哀嚎中,在絕望的吶喊聲裡,高平死去,忠誠他的部屬死去,而為他們陪葬的卻是遍地的屍體和陷入火海中的平壤城。

高臨痛悔萬分,這一刻,他萬念俱灰,他無顏面對先祖,無顏面對死去的無辜生靈,無顏面對自己的王國,他決然投身火海,殉葬而死。

失去了高平,又失去了高臨,高句麗貴族們群龍無首,這一刻,他們唯有自救,所有的貴族,包括那些始終冷眼旁觀的貴族們,為了拯救平壤,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無不使出了渾身力氣,竭盡全力控制火勢。

高句麗人停止了逃亡,在鼓號聲的召喚下,在聲嘶力竭的呼喊聲裡,在一聲聲血淚哭求下,高句麗人調轉身形,如潮水一般倒湧進城。

救火,救城,救自己的家園,救自己的王國。

五月二十八日,在高句麗人的頑強努力下,平壤城內的大火終於控制住了,高句麗人用自己的血汗保留下了近一半外郭,而餘者盡數化作灰燼。

死者無數,王宮和內城徹底焚燬,外郭近半化作廢墟,平壤城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高句麗人哀鴻遍野,無助地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高句麗貴族聯合起來,一起趕赴龍衛軍大營,向伽藍求助,向帝國求助。沒有糧食救濟,平壤將很快變成一座墳墓。

伽藍意識到新的危機正撲面而至。目前的局面不是伽藍所願意看到的,倘若高句麗滅亡導致半島乃至遠東局勢向著不利於帝國的方向發展,那麼伽藍就難辭其咎了。

伽藍遣西行和薛德音為特使,帶上兩個高句麗貴族,以兩團精騎護衛,日夜兼程趕赴北平求援。

目前能拯救高句麗者,唯有帝國皇帝。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