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氏,生於江南,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錢鏐的後世子孫。

說起錢鏐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在舊時的兩浙百姓卻是耳熟能詳,都稱其為海龍王。

錢鏐在唐朝末年跟隨後來的大越羅平國皇帝董昌保護鄉里,抵禦亂軍,累遷至鎮海軍節度使,後因董昌叛唐稱帝,受詔討平董昌,再加鎮東軍節度使。他逐漸佔據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先後被唐朝、後梁、後唐這三個中原王朝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

錢鏐因吳越國地域狹小,三面強敵環繞,只得始終依靠中原王朝,尊其為正朔,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他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諡號武肅王,葬於錢王陵。

錢鏐在位期間,採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經濟繁榮,漁鹽桑蠶之利甲於江南;文士薈萃,人才濟濟,文藝也著稱於世。他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錢塘富庶盛於東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由是田塘眾多,土地膏腴,有“近澤知田美”之語。還鼓勵擴大墾田,由是“境內無棄田”,歲熟豐稔。故而才被兩浙百姓尊奉為“海龍王”。

昔日王侯都敵不過時代變遷,千年前的錢家不管多麼顯赫,在歷經朝代更迭與戰亂後也成為了湮沒於史海中的一段並不為人熟知的文字。到了清康熙年間,錢氏已經敗落的十分潦倒,可以說得上是生活拮据。

錢氏的母親去世的很早,只留下她哥哥和她二人與父親相依為命。錢氏的父親是個非常有風骨的儒生。即便是家道中落也一直守著錢家的門風,不肯從商於市井,只是憑藉著字畫為生,勉強度日。

錢氏很小就開始幫著家裡操持家務,直到康熙下江南聽聞了“海龍王”的來歷,又因一時興起尋訪吳越王後人才被康熙帶回了京城破格為秀女指給了胤禛為格格。

錢氏沒有一般女子的嬌氣,雖然平時喜好美食,看起來憨態可掬,但其實這些年相處下來,我自然明白這丫頭就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主,隨著年歲增長,她也開始懂得如何露出鋒利的爪牙來保護她和她想保護的人。

這天一早,我被胤禛派人召到了前院伺候,到了晚膳後才回自己的院子。

一進屋就見屋裡的氛圍不對,錢氏一改往日大快朵頤的狀態,只是盯著桌子上的餐後小點發呆嘆氣。屋裡其他人也都是一臉沉默,看起來表情有些凝重。

錢氏見我進屋,眼光一亮,展顏而笑,說:“姐姐,你總算回來了,再不回來非把我愁死不可。”

我看錢氏還能笑得出來也就安了心,想著必然不是什麼大事,於是也不著急,讓紫菀伺候著換了身衣裳,落座後接過茶盞潤了潤嗓子,才問她:“怎麼?是今個的點心不好吃?”

“哪有,紫菀做的點心怎麼會不好吃,可是被某些人噁心到,所以氣飽了,吃不下而已。”錢氏皺著翹鼻撅著嘴一臉萌態地嬌嗔道。

“某些人?”我疑惑地重複了一遍她的話。

錢氏癟了癟嘴一副懶得說的模樣,她身邊伺候的蘭欣接過話說:“這些日子咱家格格想吃馬齒莧,幾乎頓頓不離,咱們院子裡的馬齒莧都被她吃得差不多,於是她就惦記起園子裡那些,拉著我們去園子裡摘。沒想到正好遇到了伊格格……”

“姐姐,我現在可知道府裡那些人說的話當真不準了,拿姐姐和她比,簡直是在作賤姐姐。”錢氏聽到“伊格格”三個字,火氣騰的又上來了,搶過話用她那軟噥的江南語調嗔道。

我見一向只對吃感興趣的錢氏這是連吃都吃不下了,恐怕是當真動了氣,忙將茶杯遞給她,說:“喝口水消消氣,和我好好說說怎麼回事。”

錢氏接過茶杯喝了口,順了氣,開始將事情的始末說了一遍。

錢氏愛吃甜食,所以體型有些豐潤。但是在我告訴她說胤禛喜歡高挑健美的江南女子後,她就開始努力減肥。但是對於一個吃貨來說,節食減肥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於是只能在食療上做文章。

其實錢氏雖然有些愛吃,但身為資深吃貨通常也是最懂美食的。她並不是特別偏好那些大魚大肉的葷腥菜色,更喜歡口感好又能吃出花樣的東西。

這些年錢氏跟著我也學了些醫理,尤其是對食療食補這些方面格外用心。所以以前覺得馬齒莧、車前草、紫蘇這些窮人家果腹的野菜也變成了她的大愛。

入了五月後,馬齒莧也成了隨處可見的野菜。但豪門貴胄的府邸裡自然瞧不上這些上不了檯面的東西。但我這個院裡的人卻都知道馬齒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這些日子她就開始迷上了涼拌馬齒莧,幾乎每天吃飯都要有這道菜。我們的院子裡之前為了種植一些草藥和日常的瓜果蔬菜,土地都是翻整過的,馬齒莧是常見植物,又容易生長,所以也沒刻意種植,僅有一些冒出來的都被錢氏吃光了。

可是我們院子裡沒有,外頭偌大的王府花園裡到處可見,於是錢氏就打上了府裡園子裡那些野菜的主意。

錢氏領著她院子裡的那幾個僕婢到我們院子附近去採摘。可是大概是摘得太開心了,又想著馬齒莧是可以醃製的,現在多摘點還能曬乾醃製留著以後慢慢吃,也就越走越遠,來到了園子裡供人往來的石板路附近。

雖然錢氏無寵,但她因著我和胤禛多有照應的關係在府裡也一直沒受過多少磋磨,平時府裡上下對她一向客氣。即便是當時有路過的僕婢們對於她們幾個人在那裡摘野菜表示詫異不解,卻也不會多說什麼。然而好巧不巧,偏偏就遇到了出來遛彎的伊格格。

伊格格入府時間不長,為人眼界又高,之前與她那一次不著痕跡的交鋒,就知道這女人也不是個善茬,所以平時也常提醒錢氏和院子裡的人對她能避就避,實在避不開,按照規矩敷衍幾句就好了。

可是這一次,錢氏當時並沒有留意到伊氏,直到伊氏開口說話,他們才注意到來人。

“她一過來就滿臉嫌惡地說‘這哪裡來的一群狗奴才,將好端端的園子都弄亂了’。”錢氏委屈地學著伊氏的話。

伊氏說完這話後,錢氏只當她是誤會,怕她為難身邊人,急忙上前解釋說:“不是奴才們弄亂的,是我想吃馬齒莧,所以領著他們過來摘,再說我們摘的時候可小心了,沒動花花草草的,不會弄亂園子的。”

伊氏看了眼因為親自動手而弄髒了衣袍的錢氏,一臉鄙夷地問說:“你是哪裡來的?看穿著像是格格,我怎麼不知道府裡還有你這麼個格格?”

伊氏這話問出口時,她身邊伺候的人知道錢氏的身份連忙上前在她耳邊嘀咕了句,說:“這是錢格格,一直和耿格格住一個院裡的……”

聽錢氏說,說話那人還刻意將耿格格三個字說的重了些,沒想到伊氏聽罷竟然訕笑道:“哦,我說是哪個格格會這麼沒規矩,原來是一進府就克死府裡嫡出小阿哥的錢格格。看來耿格格是個命硬的,竟然敢招惹這麼個晦氣的喪門星。”

伊氏這話說出口時,她身後跟著的幾個僕婢臉都白了,可是話已出口,想拉住她已為時已晚。

弘暉是胤禛的嫡子,他的死不僅對烏拉那拉氏打擊極大,也是胤禛心裡的痛,所以府裡的人出於避諱幾乎都不會隨便提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關於錢氏克死弘暉這件事,一開始在府裡也被人私下傳過一陣,但後來烏拉那拉氏對錢氏的態度轉圜,似乎也簡介否定是錢氏克死弘暉,府裡也就沒有人再公開提過。又後來,我和錢氏交好,對她庇護有加,胤禛對錢氏的態度也很和善,府裡就更沒人自討沒趣去說什麼。

但這件事對錢氏來說一直是多年都化解不開的心結,雖然我總是寬慰她說這些只是巧合,甚至將對烏拉那拉氏和胤禛說的那套禍水東引到弘時身上的說辭拿出來寬慰她,但她還是不喜歡別人提及這些。

這個心結直到這幾年錢氏的年歲稍微大些才慢慢解開,沒想到今個在這裡又被人提及,讓錢氏頓時炸了毛。

“你和伊氏吵起來了?”我一邊問她話,一邊思忖著這些事都是多少年的陳年舊事,若非有人故意在伊氏提及,恐怕剛進府不過二年的伊氏也不會知道,那麼這個對伊氏提及此事的人,是無意中談及,還是別有用心,倒是值得推敲的問題了。

“沒有,我哪有那麼傻,若那麼吵起來,別人只會說是我沒規矩,那不是給姐姐沒臉嗎?”錢氏將事情對我說出來,估計也順了點氣,拿起桌上一塊糕點狠狠咬了口。

我點點頭,輕笑著將黏在她臉上的點心屑擦掉,示意她別顧著吃,接著往下說。

“其實我當時真的氣的很,真想上去扇她幾個耳光,可是想著咱院裡的臉面,若真動起手來,恐怕會有人說我仗勢欺人,還會說姐姐這院子裡的人恃寵而驕。想到這些我就忍下了。”錢氏說。

不過,錢氏雖然忍下了,但她也不是個會被人隨便欺負去的受氣包。面對伊氏的惡毒譏諷,錢氏當時瞬間冷靜下來,只是對著伊氏甜甜一笑,說了句:“伊格格是哪裡聽來的這話,皇上當年可是說過我是個有福的,難不成伊格格的意思是說皇上說得不對,還是說皇上看錯了人?”

我一聽這話,頓時想為這丫頭的這個反擊之言點個贊。在這個時代,皇帝比天大,皇帝說的就是聖諭,誰敢說皇帝說的話不對,說皇帝看錯了人,就是大不敬之罪。料想伊氏也沒聽說過這茬,自然就被錢氏堵了個啞口無言。

“然後呢?她不會因為你這一句話就偃旗息鼓灰溜溜離開了吧?”我輕嗤著問錢氏。

“說到這裡我就來氣”錢氏憤憤不平地塞了一大口糕點進嘴裡。

被錢氏的話堵了個滿口,伊氏當著眾人丟了臉,雖是尷尬與羞怒,可是她也不是吃素的,斂下情緒,滿不在乎地說:“皇上看人自然是準的,又怎麼會說錯,只是你這福氣怕是太重,八字太弱的人受不起,可憐了小阿哥就這麼被衝撞沒了。不過話說,既然你這麼好的福氣,入府這些年怎麼也沒見得個什麼恩寵有個子嗣傍身,反倒是你那院裡的耿格格拖你的福氣得了不少好處。只怕你就是個傻的,一身好福氣,卻偏偏為人了做嫁衣。”

聽錢氏學出這話,我的臉色也冷了下來,心道這個伊氏莫不是見與錢氏口舌上沒討到好,就想離間錢氏和我的關係。

“對她這話,你怎麼看?”我不知道錢氏會不會因為她的這句話起了什麼心思,謹慎探問了句。

“姐姐你可別擔心,我若是信她這話,又怎麼會與你說起。”錢氏也看出了我的擔心,笑著擺擺手。

錢氏說她沒有在意伊氏的挑撥,這麼多年的姐妹,與其說是我沾了她的福氣,倒不如說是她得了我的庇佑。

“如果當年我剛入府時,不是姐姐不顧自己安危強闖我的院子,又想辦法為我開脫,我現在會是什麼下場都說不準,又哪裡來的福氣可言。再說這些年來,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是姐姐衝在前面,把我和這個院子裡的人擋在身後。為了我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份情誼哪是容得她幾句話就能壞了去的。”錢氏放下手中的糕點,拉起我的手說:“我若當真是個有福氣的,那麼就讓我這福氣能幫姐姐達成心願,那也就是我的福氣了。”

“傻丫頭,我自然不會覺得你會和我離心,只是在想伊氏為什麼會突然說起你剛進府的那件事,又怎麼會想著挑撥你我的關係。”我反握住錢氏的手,將心裡想的疑惑說了出來。

錢氏搖搖頭,說:“這個我想不到,不過姐姐放心,沒人能離間了我們。”

我點點頭,讓錢氏將後來的事情說完。

錢氏聽伊氏說出這種話,心裡是氣急了,可是臉上卻依舊是笑顏如花,反唇相譏道:“我本來就是個傻的,所以才需要個聰明的姐姐做依靠。可惜有些人喜歡自作聰明,就算是想讓人給這份福氣,都沒人願意親近,伊格格覺得這種人是該覺得可憐,還是覺得可笑呢?”

錢氏含沙射影的話,伊氏怎麼會聽不出來。這一次她是當真無話可說,只得重新恢復她那副冷傲的樣子,虛掩口鼻看著錢氏一行人,然後故作姿態地對身後的僕婢們說:“你們可聞到什麼味道沒?沒想到府裡還有這等窮酸相的格格,好端端的吃食不要,非要學牛馬畜生一般吃野草。算了,這味道太難聞,再說下去我都要吐了,當真是敗興得很。”

說完這話,伊氏領著她的人轉身離開,留下滿心氣悶地錢氏,也失了繼續採摘馬齒莧的興趣,悻悻回院子裡等著我回來說道此事。

錢氏不是那種會將事情放在心裡太久的人,這些糟心事說出來,她也就沒了脾氣。最後桌上那一盤子甜點還是被她一掃而空,還喝了一碗銀耳蓮子湯才去自己屋裡歇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