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臨淵答道:“正是。”向後略顧,燕舒眉會意,眼望雲床之上,也笑咪咪地磕頭相拜。

吳道略擺了擺手,問道:“這孩子心經受損,故而口不能言,是不是小的時候,受了什麼大的驚嚇?”

燕臨淵知他有望氣之能【嫻墨:如今中醫少見了。】,觀外知內,斷病神準。當即點頭:“正是。當初我行旅【嫻墨:又見字法。何以不稱旅行?旅行者,是為觀賞風光而去行走,行旅者,是走到哪看到哪之意,風光在次。】到川藏邊境,趕上有夥馬賊劫掠一家藏人,當即出手相救,可惜稍晚了些,這孩子的父親就在她面前被馬賊一刀劈開了半邊身子【嫻墨:燕舒眉非其親生,當著唐門不說明,當著吳道則要說明,所謂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也。】,結果把這孩子嚇得直愣愣站在那裡呆住,三四天睜大了眼睛不睡覺,渾身發起高燒,後來好容易退燒,人便不會說話了,我開始不知,還一直當她原本就是啞巴。”【嫻墨:孩子小,語言又不通故。】

吳道點頭:“大驚之下腎水傷,水難克火火自狂。藏地高寒,飲食盡是些油麵之類,火本來就盛,再經此一事,豈能不病?為人父母不知醫,是為不慈,為人子女不知醫,是為不孝。這麼大了才感覺出不對頭,臨淵,你這父親,沒給孩子當好啊。”燕臨淵低頭暗道慚愧。

吳道招手將燕舒眉喚近,輕輕撫摸她滿頭的辮子,說道:“這孩子平日定然笑容滿面,像是有很多樂事,其實卻是心經火旺,催動起來的假象。孩子,你這心中外樂內憂,恐怕無人能解,一直痛苦得很吧。”

燕舒眉笑著搖頭,黑白分明的眼睛裡滿是天真。吳道一笑:“哦?那倒是我猜錯了。好,好,這孩子天性好,這比什麼都強。”【嫻墨:神仙也有錯時候,可知世上無神仙,神仙和神話是兩碼事。然而有錯的神仙,恰恰又是真神仙。何以故?京中之時,妙豐早有言在先了。神仙無非是人的狀態,你有個好工作,吃喝不愁,父母沒病,老公不吵,孩子不鬧,那就是活神仙。】

他笑拉了燕舒眉道:“來來來,祖師和你玩個遊戲,咱們平著伸出手來,手心向上,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躲得開的就贏,躲不開的就輸,好不好?”

燕舒眉點頭。

吳道笑道:“那誰先捱打呢?”

燕舒眉想了一想,祖師要和自己玩遊戲,自然是自己先伸手讓他老人家打才是。當下將一對手心亮出,平平伸了出去。

吳道笑得仰起臉來:“瞧你這小黑手兒……”

忽聽“啪”地一聲,清脆響亮,燕舒眉猝不及防,兩個手心已被拍中,只覺心頭一驚一跳,胸口好像有一扇沉重閘門轟然開啟,說不出的暢快,口中“啞啞”兩聲,忽然喊出聲音來:“疼、疼……”聲音雖然發不利索,卻是明白無差。原來這病自驚嚇中得來,也須在驚嚇中治之。兩手心是勞宮大穴,手厥陰心包經之要衝,吳道以此遊戲為引,趁她放鬆之際,驟然以內勁擊打此處,令她一驚之下造成與當年相仿的心境,同時內勁趁機穿經入腑,破去了她的鬱積,多年舊病,剎那間便不藥而癒。

燕臨淵大喜,叩拜於地道:“多謝祖師妙手回春!”

常思豪趕忙趁熱打鐵,託著李雙吉的大身子往前緊走幾步跪倒說道:“我這位兄弟中了‘向風囡’的毒,還請老前輩大發慈悲,救他一救!”海沫、浪花也都跪倒磕頭,把兩袋鮮貝奉上,口稱神仙救命。

吳道一笑:“怎麼,你們村又開始到遠海去打漁了?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又是何苦呢?夢商啊——”文夢商道:“弟子在。”吳道吩咐:“去你安師兄那走一趟,把‘六沉定風燒【嫻墨:又是六慾上來的名頭,前有批不贅。】’拿一瓶來。”文夢商點頭正要離開,常思豪道:“且慢,晚輩還有一個請求。內子被人逼服了‘五志迷情散’,聽說前輩您這裡有解藥,若能恩賜一瓶,我們全家上下感激不盡。”

吳道目光原只掃了眼病人的身子,沒對常思豪過多在意【嫻墨:大概是因其黑得確實像漁民故】,此刻聽他這話,神情不由得為之一凝。五志迷情散是雪山尼所制,服下去為的是能忘掉碧雲僧陳歡。解藥是自己配伍,此事向未外傳,又怎會有人找上門來?常思豪想他們都是隱居山林已久的人,說也無妨,趕忙將秦自吟如何受了東廠毒害緣由略述一遍,妙豐在旁補充,吳道聽完點了點頭:“為了研究藥理,五志迷情散和解藥,後來我倒是還制過一些。”吩咐文夢商:“你去取兩樣解藥,順便把你安師兄、敬師弟也都叫來。”

文夢商應聲離洞。吳道望了常思豪一眼,說道:“別人的病還好治,倒是你病得不輕。你且過來,我為你診一診脈。”常思豪笑了:“前輩,我只是在海上漂流了幾天,可能臉色不大好看,不過卻是一點病也沒有。”吳道搖搖頭:“你瞳孔發青,別人不注意【嫻墨:只有小山和丹巴桑頓當初注意過】,自己也瞧不見。可是每到大聲喊話的時候,必然前額發涼、腦中發空,頭暈目眩,難道自己也沒有體會麼?”

常思豪登時想起自己在萬壽山上,曾經有過類似症狀,當時是和徐階大吼一通,又聽他沒理攪理,以為是被他氣的,也沒大在意。還有前些時自己從長孫笑遲那河邊草廬出來,在雨中也曾大吼大罵了一陣,那時也曾感覺陣陣頭暈,可是那不過是生氣所致,又算什麼病了?【嫻墨:世謂“病來如山倒”,其實大錯,病來也是如抽絲,只不過最後一根元氣抽出來,這山才塌而已。】

吳道對他的眼神早已瞭然於心,淡淡道:“你以為那是生氣所致,其實不然。若是不信,現在就喊上兩聲聽聽。”

常思豪笑想:“這有何難?”他大張開嘴正要喊,就覺體內一股寒氣直衝腦門,胸口發緊,登時僵在那裡,喊不出聲。

吳道說道:“你的武功進境頗佳,很快到達了活死人之境,那時節真心如死,是全陰之體,本該靜心養氣,待一陽生。陽長陰消,氣自相融,便可通體和泰,再上一層。可是你卻在這緊要時候,妄行了噶舉派的樂空雙運大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常思豪想起水閣中之事,雙目發直,臉上微微生紅。【嫻墨:大諷刺。小常絲毫不懂樂空雙運,只憑圖畫感覺,可知密法真無密,其實就是那麼回事,只不過是披上了一層神秘外衣而已。何謂樂空雙運?作者隱寫其事,正為痴迷密教者破迷。倘有人觀此書對密宗產生興趣,想去修煉,那才是最大笑話。】

吳道望著他:“唉……,藏人視人身為寶瓶,修得一身氣足,便可封瓶止住後天呼息,其狀態正與道門活死人相仿。他們身處西方高地,行寶瓶氣,修拙火定,煉成的是全陽之體,如同煙薰羅漢、火燎金剛。可是往往陽氣太過,身體兜藏不住便要虹化自熔,因此他們才設明妃,以樂空雙運大法獵陰平陽,以圖壓制。然而獵陰必得虛陰,抑陽也是傷陽,人身自有陰陽,密宗卻要取諸於外,豈是究竟?此法雖然暫有補益,卻令自身生機受克,肝氣必然枯傷。形之於外,便是瞳中變色,由黑轉青,習練再深,就會由青轉黃。一個不慎,必然五內俱焚,七竅射火而死。不過,你以全陰之體取陰補陰,體內陰氣盛極,本該當場斃命,能活下來,倒是一樁奇事……來,把手腕給我。”

常思豪想起丹巴桑頓那冰山寒湖般的青瞳,腦中閃過自己口鼻竄火的畫面,心頭頓覺悸悸不安,緩緩遞出手去。

吳道按指於上,片刻後一笑:“原來如此。與你同修之人原非尋常女子,她不但身懷有孕,且是一個男胎……”

常思豪驚得“啊”了一聲。當初馨律給秦自吟號脈,曾說過懷的確是男嬰。此刻他搭著自己脈,竟能體會出另一個人的身體狀況,豈非天外奇談?看來江湖盛傳他已達“接天之境”,果然不虛!

其實人做過的事情,包括受寒、燒熱、開心、憂鬱、婚娶、孤居,種種疾病和生活狀態,都像皮破留疤一樣,會在體內留下痕跡和特徵,精於醫道的人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得出來【嫻墨:真言。可知醫學才是實學正統,因在人身上都能應驗,飛昇、去極樂,誰看見了?修是修心,不是修成神話。】。有些人心術不正,持此技去與人卜卦看相,假看五官,實觀氣色,假說摸骨,實則切脈,把往年經歷說得極其精準,便可名利雙收【嫻墨:卜卦不但有醫學更有心理學,心理學亦是醫學。】。常思豪只是和太醫劉丙根學過一些醫術皮毛,未能深入,因此看吳道診脈如此精準才大覺神奇。而真正的精誠大醫,只需觀察氣象變化,便可知這一年裡哪類人容易生病,哪類人容易舊病復發,哪一方會流行瘟病,哪裡會產生疫情。這些並非特異神通,而是歷經長期觀察學習、善於歸納的結果【嫻墨:人言傳統醫學不科學,恰是不懂,反而說對了。醫學就是醫學,科學是科學,醫學根本也不是科學。】。

吳道放開手指,緩緩道:“練武人身體與常人不同,看似雄壯偉碩,其實強極易損,危脆如鋼。故而要‘修得金剛軀,愛如處子身。’你得這胎兒一點陽氣渡過險關,其實體內還是陽弱陰強。陰是實體,陽是動力,陽氣不足,氣血便供應不暢。平日尚不明顯,你在海上漂流幾日,損耗甚巨,所以如今只是張口想喊,氣息便覺不足了。”

常思豪此刻已然佩服得五體投地,上拜道:“還望前輩慈悲搭救!”

吳道一笑:“已經救過你一回啦!胎兒元陽極固,豈是尋常人等所能盜取?只因你練過我門‘天梯八法’之一的禹王流,體內形成了導引之力,能夠自動吸補所需,因此臨難才化險為夷。【嫻墨:以前農村人不用計生工具,說阻隔陰陽二氣交接,為現代醫學所笑。其實此言真不虛。人的氣是可以串連感通的,拿最簡單的來說,味者氣之顯,臨床上性亂的男女,**必有怪味,必得獨身清靜三五年後方能消失。現在流行姐弟戀、老少配等等,歲差過大,年輕的一方也會染上“老人味”。採陰補陽不是虛話,只不過不是世人想的那樣子而已。】”常思豪愕然道:“原來如此。”吳道想了一想,道:“然而以你此刻的身子,再練禹王流也是無流可導,須得換一種昇陽的功法才行……嗯……男子生機全在兩腿【嫻墨:腿主腎,故養生的話,男子練站樁有益,女子則須打坐守心口。】,這樣吧,你可會什麼步法?在我面前走上一圈看看。”

常思豪點頭,起身將胯憑空一坐,就在洞中行走起來。吳道只瞧了兩步,即刻喚住道:“咦?這不是我那寶福師侄的天機步麼?你是從何處學來?”常思豪也是一怔,聽他的口氣,豈不是寶福老人的長輩?當下將如何在黃河邊學藝之事說了一遍。吳道將他叫到近前,伸手往他屁股後一探,摸到一條筋觸手即滑,如同泥鰍【嫻墨:哎呀呀,老人家你究竟在摸什麼地方……】,不由得哈哈大笑:“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又微笑點頭道:“原來小寶還在世上,連孫女兒也有了,好啊,好啊。”

妙豐道:“師父,這寶福老人莫非是大師伯一脈的弟子?”

吳道點頭:“俗事妨道,因此許多舊事我也沒和你們說。你瞿三師叔認為藝無止境,自己始終是個學生,所以終生學藝不授藝,一輩子也沒留下個徒弟。我呢,是覺得投緣對性的便教,因此先後收了你們八個。你大師伯龍上弦可就不同嘍,他號稱‘扭轉乾坤真妙手,古往今來第一人’,教下的徒弟沒一千也有八百,可是學生都是慕名來沾光的多,踏實下心真學真練的,也就有限那幾個,小寶是其中之一。可他剛練出點本領,卻又遭那些不長進的同門排擠,因此迫不得已灑淚離開了師門,後來遇上天正老人一脈的傳人,也算一場奇緣,然而對方卻又瘋瘋癲癲,只教了他半套天機步,便不知所蹤了。”

常思豪道:“半套?”

吳道回答:“是啊,說是半套,其實是小半套而已,古傳天機步有雨行、雲隱、天機、神變、淨衣、歸塵、蹈虛、聆箴八境,合稱‘八步登天’【嫻墨:非真有此八步,因文生勢,賣梨誇樹而已,信實則呆】。只是練成的人少之又少,想來那傳人並非真正瘋癲,也許只是看小寶資質不夠,便中途放棄了。”

常思豪得知自己所習練的只是殘缺不全的片斷【嫻墨:有斷,方顯殘缺,用段,則顯完整。作者為合文意,而擅改詞組成法,不知又有幾人要罵。】,心下一片黯然。然而想到學海無涯,此生有限,實也沒必要太過執著,也就不再多遺憾。

這一切神態變化都悉數落在吳道眼裡,他微笑著點了點頭:“天正,乃一大一止之意,道門守一歸一,一為至大,得一可止【嫻墨:道乃虛無,故無為最大,守一是為求無,得一而止不是究竟。吳道是千載道門第一人,何以反不究竟?對照徐老劍客言就能理解了。有一則是有我,虛無則是無我。得一可止,就是到有我即止,追求無我,便是追求玄虛,於人無益,這是佛道二家區別,也是道家被罵守屍鬼之根因】。人性尚貪【嫻墨:非止言武功話。】,你這孩子倒也有點慧根【嫻墨:不貪則能慧,慧是何也?第一便是棄心,故徐老劍客張嘴就是講“放下”。大夫不治親,原因就是放不下,放不下,脈就不準,藥也不搭,病就治不好。如今教育制度,樣樣都要學生拿,就是放不下。日本高中畢業三方會面,升學就業兩條路,選擇了一樣就是要放下一樣。打工精英過勞死,地攤烤串奔小康,放不下的,有一天世界會逼你放下。】。來來來,你再把這天機步的姿勢擺好。”

常思豪點頭,兩足一前一後重新站好,吳道讓他將前腳尖內扣,脊椎垂直繼續下坐,直至大腿與地面平齊,後膝蓋頂藏在前膝窩後一寸。常思豪依言而做,姿勢擺對之後,只覺一股酸火從腳心底下騰起來,經膝過腿,順背後、兩肋裹著筋螺旋鑽上指尖,頓時手心裡有了心跳。以此姿勢在洞中行走一圈,背上熱汗直淌,彷彿全身骨頭都在火裡煮著一般。

吳道瞧他額上汗珠微微一笑:“這就對了。兩手是心門,兩腳是腎根,勞宮內縮火自降,湧泉提起水蒸雲。你依此法練去,便是心腎相交,可將多餘的腎陰之水化作元陽正氣,扭轉體內陰盛陽衰的局面。平衡之後若能再深入勤習,更可體會到內勁水火爭變之態,屆時風雷起處,自能盡了生命妙蒂初源。”

常思豪大喜拜謝,問道:“師叔祖,不知您傳徒孫這功法叫什麼?”姚、左二人各自皺眉,想師尊幾日水米不沾,本來就已經夠虛弱的了,你這小子好不懂事,治完了病還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如今還認成徒孫了!然看師尊心情尚好,又不便多言,只好忍著【嫻墨:吳道不食是為寫詩,寫詩正為思考生死大事,生死事以詩寄之,是知生命如詩。與隆慶當初在小年宴上發言遙遙相對。二人都是在各自的山頂,兩山遙峙,高度相近,所思不遠,飄雲便是標杆、便是資訊,小常不僅是雲中猴,更是觀山猴。】。

只見吳道笑著反問:“你瞧這步子像什麼?”

常思豪想了一想,覺得自己剛才的姿勢極其怪異,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說實在的,這步子要邁得開,必須扣趾提膝,倒有點像公雞走路的樣子。”

吳道大笑:“雞走路?你倒很會形容,其實這步子本為你調整身心而適時編改,哪有什麼名字?不過雞者司晨之物,逢陽必起,既然姿勢相像,功效亦一,用它命個名也恰如其分,那就叫‘雞腿步’吧。【嫻墨:吳老亦懂行人,因事生文、因文生事,小說常態。】”

常思豪一咧嘴,心想“天機步”名字蘊意深遠,“鬼步跌”頗有氣勢,這“雞腿步”卻是要多土便有多土,但是知道名稱原本無用,一切重在內涵【嫻墨:賊文騙人,故意扯開去,是作者又小耍一寶。試思何為內涵?第一部《秦府風雲》寫天機步,天步艱難,風雲變幻處暗埋天機,故事天馬行空,寫意豪邁,二部《東廠天下》寫鬼步,鬼步飄忽,陰風驟起,官場江湖之間,人鬼莫分。三部《豪聚江南》寫雞腿步,三步正是三部。雞腿之意,第三部始,從唐門到燕臨淵,再到長孫、吳道,一路寫來皆有共性,聰明人一點就透。】,當下忍著笑意準備再拜謝恩。就在剛剛跪倒之際,忽覺腦後風聲驟起!

沒等他反應過來,那一道風已從頭頂掠過,瞬間飄落在雲床之畔,定睛看時,來人滿頭墨汁,神色慌張,正是“東海碧雲僧”陳歡。

只見他一伏身躲在吳道背後,喘著氣道:“老吳救我!”

洞外傳來雪山尼的喊聲:“陳歡!你個殺千刀的!還不給我出來!”

碧雲僧喊道:“出去我這老胳膊老腿還不得被你打折?”

雪山尼罵道:“打折了算什麼?砍下來不也有人給你接嗎?”【嫻墨:有資訊。】【嫻墨二評:雪山碧雲,恰如小雨孤石。以青襯老,起始、過程、結局都可互參,此筆當是意在展示如何用一對人物,表現出人生的兩種可能,形成作者後文所言的“回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