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守節盡臣忠,仁德兼施造大工。民力不教胼胝碎,役錢常賜錦纏紅。西岐社稷如盤石,紂王江山若浪從。謾道孟津天意合,飛熊入夢已先通。”

陳洛在春秋新頁上落筆,繼續更新。

最近隨著《封神演義》不斷書寫,他也持續煉化著從太玄平育天得來的源材,源材之力被春秋新頁吸收,然後轉化成《封神演義》的內容注入天道,再由天道反哺到陳洛的大道,完成了一個閉環的提升。

不同於其他乾坤境的小乾坤修行,氣運大煉世的道路,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往“世界之主”的方向前進。

小乾坤之路,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修行者,先掌握一個道理,然後用這個道理去馴化一片虛空,使得虛空有理可尋,形成體內小天地。隨著道理不斷完整,層次不斷增加,小天地也在逐漸完善。這片小天地就猶如一個增幅器,會無限提升修行者的道理,最終成為修行者掌握的無窮偉力。

道理無對錯,立意有高低。雖然相差甚遠,但這個過程,有點像重定地火風水,再開天地陰陽一般。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小乾坤的演化,歸根結底,道理的根基都在那四九中的一條,唯有遁去的一不可追求。因此,這個階段的小乾坤,無法造就生靈,也就不得完整。

所以,在乾坤境之上,才有了造化境。

何為造化?

日月相替是造化,天地交泰是造化,陰陽和合是造化。

生靈,方為造化!

因此,小乾坤修行之路的下一步,尋找那遁一,衝擊造化。

萬里之前,見自我。

乾坤境時,見天地。

至造化境,見眾生。

這就是陳洛瞭解的小乾坤修行之道。

而陳洛的“氣運大煉世”,卻和它不同。

從一開始,陳洛就不定虛空,而是要將祖庭納為自己的小乾坤。

某種意義上說,陳洛也是從無到有,卻不是世界的從無到有,而是自己這個存在的從無到有。

舉個例子,小乾坤修行,就是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到家財萬貫,甚至富可敵國。

而氣運大煉世,就像是你當了一輩子的普通人,突然有一個國外的二舅姥爺給你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集團,讓你去接手。

這很輕鬆嗎?

不,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瞭解集團的人事、業務、財務等各個方面,重用提拔那些有能力且忠心於你的人,踢出那些使絆子心懷異心的人;要不斷增強自己在這個集團裡的存在感,提升自己的權威,讓自己在這個集團中成為被人追隨,不被忽視的存在,最終徹底掌握這個集團。

這就是陳洛讓自己在這個集團中掌控力的從無到有。

從沒人知道,到不可或缺,萬眾追隨。

那要怎麼做呢?

說起來也簡單,努力發展集團,帶著大家一起掙錢,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比如第一步,就是要梳理集團內部情況,達到掌控集團的戰略目標。

在陳洛看來,西域偽佛、蠻天蠻族,這些都是屬於要剔除的集團毒瘤;儒門、道門,是需要重用且有能力的老員工;而紅塵大道,就是自己應該重點提拔的嫡系干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幽冥是屬於要收回公司總部的一個戰略分公司,而天道,就是這個集團公司的董事會。

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天道。

像陳洛現在書寫《封神演義》,其實就是給董事會畫餅……不是,是做企業戰略,這其中源材的不斷消耗,透過《封神演義》具現出各種傳承與異象,就是戰略初期各種利潤表現。

就目前來看,董事會對自己這個新任總裁還是很滿意的,不斷地給自己釋放預算。

這也就是陳洛修行不斷提升的原因。

因此,陳洛並不能簡單用道理來和小乾坤修行對標,說自己達到了什麼層次。嚴格來說,陳洛目前就是乾坤境大圓滿的位格。

但是力量上卻遠遠不足。

就好像一架馬克沁機槍,你現在只有兩三發子彈,根本無法表現出他的壓制力。

正是這樣,陳洛才在西域斬殺了四尊一品大菩薩後,用戰績定下了一個“斬四”的層次。

不過之前陳洛主動和蘇子由交了一次手,對自己的實力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

目前的他,弱於蘇子由這個層次的頂尖二問,應對尋常二問半聖應該沒有問題。

當然,這只是切磋的結果,如果生死相搏,那結果就不好說了,畢竟武道多一條命。

值得一提的是,氣運大煉世這種法子,唯有開道之主才能修行,比如之前的孔夫子。至於方聖,其實是取了巧,以方禮大道借用了儒道的權柄,這也是“存天理”“我為天”的道理由來。

未來的紅塵弟子,也要走小乾坤之道,不過鑑於紅塵大道中有心學、地仙、禪佛、武道等各大分支,所以這其中小階段的境界劃分,陳洛打算留給後來人去定。大道留痕,也算是給第一個到達相應境界的獎勵。

才不是懶得起名字呢!

至於自己的命名,估計會成為另一種榮譽吧。

……

陳洛繼續落筆,寫著全新一章的更新。

話說為求吉兆,周文王在西岐鑄造靈臺,這一日靈臺鑄成,周文王攜百官前往,祭祀完畢,遂飲宴同樂。期間周文王不勝酒力,醉睡過去,“忽見東南一隻白額勐虎,脅生雙翼,望帳中撲來。文王急叫左右,只聽臺後一聲響喨,火光沖霄,文王驚醒,嚇了一身香汗;聽臺下已打三更。”

沒錯,所謂飛熊,不是熊,其實是一隻虎。

這一睡,睡出了姜尚直鉤釣文王;這一夢,夢來了西岐得賢滅殷商。

正所謂:

文王治國造靈臺,文武鏘鏘保駕來。忽見沼池枯骨現,命將高阜速藏埋。

君臣共樂傳杯盞,夜夢飛熊撲帳開。龍虎風雲從此遇,西岐方得棟樑才。

故事繼續往下,周文王解夢,得知將得賢臣,卻不知賢在何處。返回時,恰好有一樵夫,名為武吉,因為避讓文王車隊,換肩挑擔,不小心扎死了城門守衛。文王得知,畫地為牢,讓武吉等候發落。武吉擔心家中老母,大哭不止,大夫散宜生心軟,便放武吉回家,讓他安排好母親的生活再來受刑。

武吉回去之後,將事情告訴了母親,母親痛哭流涕,又從武吉口中得知,原來事發之前,就有個叫做姜尚的釣叟預言了他的這一劫。母親讓武吉去找姜尚求救……

斷章!

開玩笑,陳洛是這種人嗎?

這一回寫完,立刻繼續書寫下一回——

“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

又名:Boss直聘,找工作,直接和老闆談!

話說姜尚見到武吉之後,教了對方一個假死之法,果然周文王卜算不到,誤以為武吉已經畏罪自盡,便結了武吉的桉子。

這對周文王來說,不過是件小事。

一晃眼,又是數月時間過去。

周文王與百官春遊踏青,聽到了一首蘊意深厚的歌曲,頓時以為那唱歌的樵夫就是自己朝思夢想的賢臣。

對此,有著同樣經歷的孫悟空和劉皇叔都表示很贊。

得樵夫指點,周文王才知道這歌曲是一位釣魚叟教他的。

於是周文王開始尋找那神秘的釣魚叟,卻再次撞見了武吉。

武吉將自己假死之事說出,讓周文王更加確定了姜尚的不凡,當下就命武吉帶他尋找姜尚,只要找到,功過相抵。

終於,姜子牙這個釣魚老,在兢兢業業擺了七年的pose後,終於釣到了周文王這條從朝歌洄游的巨型三文魚!

在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西周上大夫散宜生的心理陰影。

想當初,姬昌剛剛回到西周的時候。

散宜生:“大王,打朝歌啊,我賊6!”

姬昌:“滾,你個混子!”

散宜生:“大王,給大公子報仇啊!”

姬昌:“都喊撤退了,他還去carry,死了白死。”

如今。

姬昌貼著散宜生的額頭,語氣低沉:“散宜生,告訴老薑,孤想吃魚了。”

於是,姜子牙直接被拜為靈臺右丞相,總理西岐。

只是大家還沒忘記吧,姜子牙在朝歌,那是頂撞了紂王之後跳水逃命,被認為已經死了的人。

“汜水關守將韓榮具疏往朝歌,言姜尚相周。不知子牙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陳洛寫下最後一句,心滿意足地點點頭。

……

只是剛剛寫下最後一筆,陳洛突然一愣,臉色微微變化。

“怎麼回事?”陳洛心中低呼了一聲。

他感覺到之前煉化進春秋新頁的源材之力耗盡了!

“不對啊!”陳洛微微皺眉。

這兩章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按道理完全消耗不了那麼多源材之力的。

說起來,從平育天返回,不算大帝級源材,陳洛手中源材還有三十四份,七位師兄師姐一人一份,給了風南止兩份,這就還剩下二十五份。前幾日小紀登臨乾坤境,給了小紀一份,還有二十四份。

陳洛在紅塵殿中存放了十份備用,剩下十四份,返回祖地後書寫的八回中主要是紂王暴虐之事,前文都有鋪墊,因此消耗降低,只是其中夾雜了雷震子,因此消耗了四份。因此在寫這一章之前,他又煉化了一份源材。

那他現在手中的半聖級源材還剩下九份。

按照陳洛的估計,像這樣的章回,只要不出現什麼大能和法寶,一份源材完全可以寫完四回。

怎麼這兩回就用完了?

陳洛放下筆,望著那春秋新頁上的字跡漸漸澹去,隨即春秋新頁上散發出氤氳的七彩之光,在這七彩光芒之中,又有一道白色光芒生成。

“氣運?”陳洛微微一愣,隨即就看到那氣運白光化作了一座高臺的模樣。

這高臺:臺高兩寸,勢按三才。上分八卦合陰陽,下屬九宮定龍虎。四角有四時之形,左右立乾坤之象。前後配君臣之義,周圍有風雲之氣。此臺上合天心應四時,下合地戶屬五行,中合人意風調雨順。

“靈臺?”陳洛望著面前的虛影,這分明是書中周文王打造的靈臺的微縮版嘛。

這玩意兒有啥用?

下一刻,這靈臺虛影化作一道氣運光芒,勐然射入空中。

……

中京。

一道聖文石碑從天而降,落在聖道碑林之中。

對此,中京百姓表示習以為常。

“喲,文恥又更新了?”

“明天又可以聽說書了。”

“嗯?那是什麼?”

終於有人發現了異樣,只見在聖道碑林的空中,浮現出一座巨大的白玉高臺,那高臺莊嚴肅穆,讓人望之不由憧憬。

幾乎同時,皇城之內,一道道金屬激盪的聲音傳出。

不是洪鐘大呂的聲音,倒像是古樂中才有的“鼎聲”。

御書房中,大玄皇帝葉恆一路跑出御書房,順著聲音跑向長明宮後的九鼎殿。

他勐然推開九鼎殿的大門,就將那國運壁上,九尊氣運大鼎彼此碰撞,激起了道道鼎聲。此時九尊氣運大鼎已經滿了八隻。

“要與那白玉臺相合嗎?”此時葉恆心中一動,福至心靈,似乎聽懂了氣運大鼎的呼聲。

按理說,這氣運大鼎乃是國之重器,就應該待在國運壁中,一旦出來,沒了國運壁的庇護,那氣運就會消散。這也是無數年人族王朝的規矩,但是這一刻,葉恆還是取出了他的傳國玉璽,心念微動,勾連玉璽。

“以朕皇權,放九鼎出壁!”

不為別的,那白玉臺是陳洛寫出來的,就值得信任。

下一刻,玉璽上射出一道氣運光芒,打入國運壁之內,緊接著,那九尊氣運大鼎便衝出了國運壁,同時飛向了那白玉靈臺的方向。

這九鼎飛出,頓時一道道氣運四散,落在中京百姓身上。中京官員紛紛抬頭,有人不解問道:“陛下在做什麼?”

“這一瞬間,幾乎耗去了一位三品大員的官運!”

只是這話音剛落,就看到那九鼎落在了白玉靈臺之上,下一刻,氣運之光大放,臺上的九鼎中氣運不再散溢,反而看上去更加凝固。

“鎮壓氣運!”政相韓青竹頓時眼中精光大放。

“那白玉靈臺,是一件鎮壓氣運之寶!”

他身邊的官員不解地看向韓青竹,韓青竹輕聲說道:“氣運凝聚不易,消散卻快。國運壁乃是封鎖氣運外洩,而這白玉靈臺,卻可以鎮壓氣運。”

“簡單來說,以前耗費十分氣運的事情,如今只會花費五分。”

“以前官術的威力有三分,現在同樣的消耗施展出來,卻能有八九分!”

“氣運穩固,族運雄渾,則我人族更受天道青睞,人族天驕也會更多。”

“眼前看平平無奇,但若是長遠來看,對一個王朝,對一個種族,都是至寶!”

“氣運至寶!”

而另一邊,中京高天之上,韓昌黎望著那白玉靈臺和臺上九鼎,嘴角浮現出一絲笑容。

“老韓,這莫非是……”韓昌黎身邊,觀聖司馬烈驚異問道,“是那東西?”

“氣運大煉世……”韓昌黎輕聲道了一句,“催生出的氣運至寶!”

司馬烈張了張嘴,喃喃道:“還真是氣運大煉世的催生之物。”

“史書記載,當年孔夫子氣運大煉世,催生出官術體系;方聖氣運大煉世,也催生了氣運之寶,可惜隨著方聖聖隕而消散。”

“但是這些都是乾坤境大圓滿時才能凝聚的啊,難道他已經……”

“不……”韓昌黎搖了搖頭,“他走紅塵大道,無關境界。”

韓昌黎先是笑了笑,隨即又嘆了一口氣:“蘭心提晉級三菩提,我人族又得鎮壓氣運之靈臺,看來巔峰聖戰,就在這幾日了。”

說到這,韓昌黎看向司馬烈:“司馬,西域與東蒼,戰局一起,便在前後,你打算親觀何處?”

司馬烈露出糾結之相,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說道:“本聖還是繼續記載《武祖本紀》吧……”

“該死,早晚煉化出史道分身!”

……

東蒼。

大致瞭解了靈臺的作用後,陳洛又看著面前那釣竿虛影,有些無奈。

“東西是個好東西,就是對我來說沒什麼用啊!”

“關鍵是,怎麼傳給陛下呢?”

姜太公釣竿:帝王權術。

消耗一定氣運,讓一地出現安邦賢才的機率大增!

“我寫出這玩意兒,陛下不會誤會我吧?”

陳洛揉了揉腦袋,長嘆了一聲。

……

稍晚時候,蠻天。

金光閃耀的金帳宮中,蠻天皇站在王宮最高層的露臺上,抬頭望著天空,此時天空之中雷聲轟鳴,連綿不絕。

“天父生氣了。”蠻天皇亞山凝重說道。

站在亞山身邊的塔骨也是面色嚴肅,輕聲道:“剛剛收到情報,武祖陳洛為大玄凝聚出一道氣運至寶。”

“陳洛……”蠻天皇喃喃著這個名字,幽幽嘆氣道,“人族,真是好運啊。”

“每每到了將要崩潰之時,總能出現扶大廈將傾之棟樑。”

“一次又一次,我們都以為人族要完了,可他們總是能再一次堅強地站起來。”

“即便天生為敵,本皇卻很敬佩這樣的種族!”

“在下與您一樣,很敬佩他們。”塔骨附和道。

“不過,人族氣運越強,天道受到的反哺也就越多。不怪天父震怒。”蠻天皇側過頭,又看向大玄的方向,準確來說,是看向東蒼城的方向,“催一催西域那邊。”

“他們若是不肯動手,本皇不介意落井下石,也攻打西域!”

“反正最後損的是佛門大道!”

塔骨點點頭:“我立刻去辦。”

蠻天皇擺擺手:“這件事交給他人去做就好。”

“現在,你與本皇議一議,該請出哪兩位三陽大蠻神,去屠了那座威武的東蒼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