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太元年間,武陵有一人以捕魚為主業,也就是以捕魚為生。”

“然後有一天。”

“這個漁夫他沿著溪水划船而行,划著划著就忘記走了多遠?”

“來到了從前沒有來到的地方。”

“也就是迷路了。”

張子凨翻譯完過後。

白羽點了點頭,表示說的沒錯。

但眾人還是想不通。

為什麼這段很普通的開場白。

有什麼黑暗的?

坐在白羽左邊的楊蜜好奇心很重,不由得輕輕的碰了一下白羽的手臂,示意他趕快說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狀!

白羽也不再賣關子, 直接進入了主題,說道:“大家試想一下……”

“一個祖祖輩輩都在武陵打魚為生的漁夫,竟然在自己熟悉的水域裡迷了路,這一點難道不蹊蹺嗎?”

“要知道!”

“這只是溪河,不是大海。”

“所以。”

“一個經驗老道的漁民,怎麼可能會在河面上迷了路。”

這……

好像也對呀!

一旁的眾人聽到白羽的話。

陷入了思考。

因為和白羽所說的一樣。

一個漁民。

你說如果是去大海裡面打魚,那麼迷路的話還情有可原。

可是溪河?

就這麼大一點的範圍, 還是從小生活的地方,迷路著實是不應該呀。

所以……

還真的有一點蹊蹺!

畢竟。

古人不像現在,能夠輕易去很遠的地方,他們通常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很少離開,因為故土難離。

所以。

一個世代生活在武陵,祖祖輩輩以打魚為生的漁夫居然能迷路。

的確是有一點不可思議。

“或許……”

楊蜜猜測的說道:“是那天風大,漁夫一時不查,來到了一個自己從來沒有來過的地方呢?”

“沒錯,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

“好!”

面對眾人的說法,白羽也不反駁,繼續面帶微笑的說道:“那我們暫且就先假設是你們說的這樣。”

“這個漁夫是不小心迷路的。”

“只是接下來的原文。”

“才是正菜!”

“這第一段的後面內容是:”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以上兩句。”

“是桃花源記接下來的原文。”

“這兩句。”

“我用白話來給大家翻譯一下。”

“意思大致就是:”

“漁夫忽然看到一片桃花林, 在小溪兩岸的幾百步之內, 中間沒有其它的樹木, 花草鮮嫩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交雜,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

“他繼續往前走。”

“想要走到這片桃花林的盡頭。”

說到這裡。

白羽停了下來,給眾人一些時間來消化,同時等待眾人的提問。

果不其然。

何炯十分捧跟的問道:“弟,這一段只是關於景色的描寫,完全沒有一點黑暗的畫風啊。”

“這描寫的場景多美呀!”

“哪來驚悚和恐怖?”

“你說的不錯。”對於何炯的提問,白羽點頭,開口說道:

“這的確是景色的描寫!”

“但我問你們。”

“陶淵明最喜歡的是什麼花?”

“這個我知道。”

聽到白羽的提問,彭彭第一個開心的舉手說道:“是菊花!”

其他人也都點頭附和。

“沒有錯!”

白羽點頭,繼續說道:“大家都知道,陶淵明這個大詩人。”

“最為喜愛菊花。”

“而他對於桃花的描寫極其的稀少,就只有這一篇桃花源記。”

“而且桃花樹和桃花林。”

“在古代可不是什麼好的意思代表,因為它們,可代表著……”

“凶煞!”

“像是道士們的桃木劍,神話故事中夸父死後屍體也是化作桃林。”

“桃樹有鎮宅,納福。”

“辟邪的意義。”

“它自古以來。”

“便是含有深層的寓意。”

最後這句話。

白羽的語氣有一些意味深長,這讓眾人都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明明沒有風。

卻感覺有一股冷風吹過一樣。

直播間裡面。

瞬間刷起了無數彈幕。

“為什麼?我會突然感覺有一點冷呢, 這也沒有風啊?”

“我也有這種感覺。”

“太邪門了!”

“臥槽!我聽老一輩的人說, 好像桃樹的確是有這麼一個寓意。”

“沒有錯, 我也聽我爺爺那一輩談起過,他小時候還做過道童呢!”

“嘶!!聽你們這麼一說,我忽然就感覺到恐怖了,蓋緊被窩。”

“突然不敢獨自上廁所了。”

“我立馬就開燈了。”

“如來附體!諸邪退散!!!”

“法海附體!!!!!”

“彈幕附體!”

“………”

………………………………………………

院子裡面。

一股冷風突然吹來,何炯他們每一個人都下意識的瞄了遠處一眼。

那個位置。

剛好種有幾顆桃花樹。

此刻!

它們正在迎風搖盪,看到這一幕,突然有一種很邪門的感覺。

眾人下意識的收了收脖子。

“師傅!”

彭彭收緊雙腿說道:“就算桃樹和桃花林代表了不詳和凶煞。”

“但你就這麼套用在這個地方。”

“也不能說明些什麼吧?”

“彭彭說的沒錯,應該是巧合吧。”其他人也都點頭附和。

見到眾人的質疑。

“巧合?”

白羽繼續微笑著開口道:“將桃樹和桃樹林單獨拿出來。”

“自然沒有說服證據。”

“但接下來結合上下文,一會兒你們估計就不會這麼想了。”

“讓我們繼續來看看。”

“下文的原文吧!”

“原文是: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沒有背錯吧?”

白羽問道。

眾人皆是搖了搖頭,表示沒錯,然後繼續期待著他的下文。

白羽繼續說道:“老規矩,我先翻譯一下,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

“然後漁人發現了一座小山。”

“山上有個小洞口。”

“而洞子裡面彷佛隱隱約約透著一點光亮,所以漁人便下了船。”

“從洞口走了進去。”

“最開始非常狹窄。”

“只能夠容得下一個人透過。”

“又行走了幾十步。”

“然後突然變得明亮開闊了。”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