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涼亭裡面。

白羽正在給張子凨補課。

一旁還有幾個蹭課的老學生,也就是黃三石與何炯還有彭彭,王加爾四人。

畢竟!

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白羽講課了。

呃……

好像其實也不是很久!!!

算了,不管了。

圓桌上。

白羽輕車熟路的開啟張子凨的語文練試題本,說道:“同樣的,老規矩。”

“先講一篇文言文或者一首古詩。”

“然後再接著講數學……”

“嗯!”

張子凨乖乖的點了點頭。

很快。

白羽就翻到了今天他們要講的內容,一篇名傳千古的古詩:

詩仙李白的《將近酒》!

其實說是一首詩,倒不如說是一篇另類的文言文。

畢竟……

這一首確實是有一點……

挺特麼的長的!!!

也不知道,李白他自己背沒背得他自己的這一首。

好了,話不多說,直接開整。

“來,妹妹,你先背一遍。”

白羽朝著張子凨說道。

“啊?哥,背啊?”

聞言,張子凨面露苦色。

隨後。

她還是乖乖的背了出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與爾同銷萬古愁。”

花了兩三分鍾。

張子凨背完過後。

白羽點了點頭,說道:“還不錯,雖然背的不是很流暢,但也是全部背下來了。”

“接下來又說這首詩。”

“那我就先來說一下這首詩的來歷。”

聽到這裡。

眾人頓時聚精會神的起來。

而直播間裡面,更有甚者直接錄了屏,以防以後丟失。

其中老師和學生為多!

見眾人都表現出一副非常認真的樣子。

白羽心裡面也是暗自點了點頭,要的就是這精神面貌。

很好!!!

老師我很是欣慰!!!

白羽繼續說道:“這首詩的作者我就不用花時間介紹了。”

“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在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

“不久之後,李白因權貴的讒言於744年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

“從此之後,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而這首詩是作於752年。”

“在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勳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

“而這首名流千古的詩,就在他們喝酒的過程中誕生了。”

“換句話來說就是,因為李白在朝廷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洩胸中的鬱積。”

“因為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而李白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所以……”

“李白的這首《將進酒》到底什麼意思呢?”

“這首詩既簡單又複雜,《將進酒》融入了李白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還包括了李白對人生的那些複雜的情感。

說到這裡。

白羽稍微停頓了幾秒鐘,然後繼續朝著張子凨開口說道:“但是你永遠要記住這首詩的主題是什麼。”

“將,是請的意思,所以《將進酒》就是請喝酒的意思!”

“你不要聽李白什麼一會兒‘黃河天上來’,一會兒‘古來聖賢皆寂寞’的。”

“他一首詩扯了這麼一大堆,其實主要的思想就一個:將進酒,杯莫停。”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一杯喝完了,再來一杯行不行?”

“這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李白說,兄弟們啊,光陰一去不復返,過了這個村兒就沒有這個店兒了,所以別管那麼多了,喝吧喝吧!”

“接著下一句: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兄弟們呀,人生短暫,早晨去照鏡子還一頭黑髮,一到傍晚去照鏡子就全變白了,再不喝酒就來不及了,來,喝酒!”

“接下來這一句更是厲害: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今天爺們非常的高興,所以一定要喝個夠,喝個盡興,所有人的杯子都不能空著!”

“在李白三杯酒下肚之後,整個人就開始亢奮了起來。”

“別人這一亢奮,就是鬧。”

“但李白他就不一樣了,他一看分起來就非常愛吹牛!”

“所以就有了下面這句千古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瞧瞧,多麼霸氣,多麼牛逼的一句話!”

“李白說,我有的是才,我有的是錢,他老爸可是一個富豪,在座的各位,你們什麼都不用管,你們只管喝就行了。”

“李白確實是非常的有錢,他父親是當時一個地方的首富。”

“用現在的話來說,那絕對是妥妥的富二代。”

“好了,這個得有一點遠了。”

“迴歸正題!”

“李白他喝到了這裡,他明顯的整個人已經喝高了,所以是這個時候李白是處於非常亢奮的亢奮狀態了。”

“如果前說他前面是有一點小醉,那麼現在到了這裡,他已經是有一點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接下來那句詩的語調要注意。”

“這一句:烹羊宰牛且為樂。”

“這句詩讀起來,不可以用平緩的語速來讀,因為這會兒,李白已經喝的非常高了。”

“那這句詩該用什麼語調讀呢?”

“應該是一字一頓,鏗鏘有力,比如人們喝酒划拳的說什麼五魁首、六個六啊之類的語調。”

“所以真的是,只要一讀李白的詩,人們就能知道什麼是盛唐。”

“李白是初中唐時期的人。”

“這一時期是盛唐,九成九的詩人寫的詩都是盛唐。”

“我舉個例子啊!”

“比如,你看看晚唐的時候李商隱的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這時候已經到了晚唐了。”

“四處兵荒馬亂的,讀起來就兩個字。”

“傷感!”

“好了,繼續說詩:會須一飲三百杯。”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大家要麼不喝,要喝就至少喝三百杯。”

“不然就是不給他面子。”

“而且還不男人。”

“但這可是三百杯啊,這是什麼概念呢?”

“要是杯子小還好一點,如果杯子大的話,簡直不敢想象。”

“喝完過後,估計可以直接吃席了。”

“所以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我不想喝,我會怎麼做呢?”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