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張惠之謀

趙全根本不敢說這個。

無他,大明與蒙古之間的貿易,其實也給蒙古帶來巨大的好處。是的。

整體上來說,蒙古出現大量貿易逆差。但細細分析,大明採購的牛羊皮毛給整個蒙古帶來極大的好處。別的不說,而今青城的倉庫之中囤積了幾十萬石糧食,天見可憐,蒙古人哪裡有這麼多糧食,這兩年冬天,即便是有天災人禍。餓死凍死的人也減少了很多。

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與大明的貿易,帶來很多生產工具。

讓蒙古國力有所增長。

否則辛愛那有那麼容易重整旗鼓的。

趙全要說與大明中斷貿易,就會有無數蒙古貴族要殺了趙全。

連這個最下下策。趙全都不敢說。至於更高明的策略,趙全根本沒有這個智商。他如果真能完美的給辛愛解決這個問題。趙全就有宰相之能。這樣的人何至於到這個境地?

趙全想了半日,最後說道:“請殿下恕罪,臣無能。”

辛愛深吸一口氣,面目有幾分猙獰,說道:“太師,你有什麼辦法嗎?”

張惠說道:“大汗,而今局勢,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臣以為而今我們的局面其實是周夢臣的陽謀。”

辛愛聽了,悚然而驚。他對周夢臣這三個字,已經有了心理陰影。說道:“這是真的嗎?”

張惠沉重的點點頭,說道:“殿下應當知道,周夢臣對我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這兩年來,周夢臣又是怎麼對我們的。周夢臣為夏言黨徒。一心一意只想復套。當初在北京城頭之上,不求救駕之功,只求給曾銑平反。到了大同之後,更是每戰必與,以區區文官之身,親接弩矢。其心可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此此等人傑,定有百折不撓之志。而今嘉靖皇帝殆政,朝野之上,因循守舊,無振作之心。這才讓周夢臣出外。而周夢臣一心一意在大同,甚至不惜惡了大明皇帝。為得是什麼?”

“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而今卻知道了。”

“等到某一日,我們這邊山窮水盡,不得不起兵的時候。他正好出擊。想來此刻,周夢臣在大同定然是在厲兵秣馬。等待時機。”

辛愛聽了,臉色更加沉重了。說道:“太師,該如何是好?”

張惠之所以說這些話,

就是為了下面的話做鋪墊。想要騙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九真一假。張惠的話中,就九成是真,唯一是假的地方,就是周夢臣可沒有耐心一直在大同等著。而且周夢臣也覺得他快要在大同藏不住了。

所以,不可能等到辛愛這邊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

而是要張惠創造一場政治危機。

張惠此刻內心之中也很是激動,他在辛愛身邊做了這麼多事情,為得就是今日這一件事情,成與不成,關乎大明與蒙古之間的社稷之爭,雖然他未必能顯明於史冊之上。但是能完成這樣的奇謀。有一種雖死猶榮的感覺。

張惠說道:“臣之前說過,大勢如此,不進則退。”

“中斷大明貿易是 絕對不行的。畢竟對大明的貿易要一分為二的看,其中固然有周夢臣陽謀,但也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好處,而今王爺兵精糧足,足以一戰。向南而徵,是絕對不行。但是統一蒙古,讓所有蒙古人都在一面旗幟之下,重振黃金家族卻正當其時。大汗請想想,當漠南漠北遼東天山南北都在大汗旗幟之下,空弦百萬之眾,到時候有更多的金銀,還在乎這區區一兩百萬。即便到時候這還是一個問題,與大明決裂也不遲。”

辛愛聽了,先是激動了一下。隨即搖搖頭說道:“大同重兵在南,我豈能妄動。”

張惠說道:“臣也知道,周夢臣一日不去大同。大汗一日不可妄動刀兵。但是不對外,卻可以對內。大汗本部不過豐州灘與陰山南北。其他各部分佈漠南,雖然說奉殿下之號令。但是各懷私心。如果將這些人納入大汗直轄,大汗最少能增十萬騎兵。而且各部也有金銀,聚少成多,足夠應付而今的危局。而且等一統漠南之後,也可以派我們的商隊深入漠北西域,引其他各地人賣中國貨物,以他們的金銀來填補缺口。先漢絲綢之路。天下聞名。大汗據而有之,何懼今日之事。”

張惠舊事重提,核心就是一條,剷除舊貴族,將蒙古所有部眾都納入大汗的管理之下中央集權。

在多少年來張惠潛移默化之下,辛愛早就深深認可這一條道路,他覺得唯有如此,才能重振蒙古,唯有如此,才能復興大元。之前他不做,一直是覺得時機不成熟,而今辛愛也發覺形式有了變化。

首先,辛愛恢復元氣。並且利用壟斷貿易的利益,對其他部落進行剝削。雖然不能說這些部落這一兩年來沒有發展,但是總體上來說發展不大。甚至有幾個部落還不能從朔州之敗中走出來。

其次,蒙古人的生產方式有了一些

變化。

因為大明對牛羊簡直是無底洞一般的需要。蒙古人對自己飼養牲口的比例進行了調整,馬與牛越來越少,羊越來越多。甚至因為有大量收購,有些牧民都有定居養羊打算了。

這種生產方式,其實對辛愛中央集權政策一種利好。

當然了,礙於眼界,辛愛對這種情況缺乏差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第一點,那就大明朝廷壓力之下,辛愛迫切的想有一條強大的道路。而這個辦法,正好符合辛愛的預期。

唯一有問題的地方,那就是時機到了嗎?還有就是到底該怎麼執行,才能將這一件事情平穩的進行下去。

只是他不明白。這個政策本身就不可能平穩的推行下去,改風易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砸人飯碗的事情,怎麼可能平穩推行下去。沒有反抗啊。更不要說蒙古的經濟基礎不適合這樣的政策。退一萬步說,張惠的終極使命就在這一件事情上。他為辛愛編戶齊民,為辛愛出謀劃策,為辛愛做這麼多事情,就是為了今天。

他怎麼可能讓辛愛順順利利完成這一件事情。否則他就是真是來給辛愛當蕭何來了?

辛愛終於做出他的死亡決策,只是他此刻還不知道,他說道:“太師這一件事情該如何推行。”

這一句話,敲定推行中央集權的決策,要敲響了辛愛的喪鐘。

要知道,辛愛的根基是什麼?是蒙古貴族。即便是而今張惠帶來不少板升的支援。但是蒙古貴族的支援依然是辛愛的根本,雖然辛愛麾下可以分為自己的本部人馬,與外系人馬。但是本質上,這些人都是蒙古貴族。

彼此之間聯絡緊密。辛愛對外系蒙古貴族動手,也同樣是傷自己根基的大事。

當然了,有些時候變法就是這樣的,摧毀舊的利益集團,產生新的利益集團。奈何,在變法的時候,也是蒙古最脆弱的時候了。

張惠說道:“分幾步走,軟硬兼施。”

“西京城中修建了不少府邸。就是為了今天,大汗可以過年為由請各部落首領到京,宴請他們,然後請他們在西京城中共享富貴。讓他們的子嗣留在部落主事便是了。”

辛愛聽了,思忖了一會兒說道:“這一步,他們應該能夠接受的。”

畢竟這樣做,部落大權依舊在各部落首領手中,不過是兒子掌管而已。對蒙古貴族的權力侵犯不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