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戰爭後遺症

世界上最可怕的災難,就是人類自己製造的戰爭。

而戰爭的傷害,絕不僅僅是交戰時。雙方的死傷,已經交戰時對平民的殺戮。對物資的損壞焚燬。還有持續不斷的影響力。

而周夢臣在大同數年,不可謂不盡心竭力。但是本質上來說,周夢臣依舊沒有將大同的戰爭後遺症治療好。周夢臣雖然加大了對大同的管制,但是單單大同的社會財富遠遠比不上周尚文戰死之前。

同樣的問題。

朔州之敗,給韃子帶來的影響。決計不僅僅是損兵折將。辛愛的威信被動搖。還有別的方面的影響。只是有些影響是顯性的,一目瞭然,但是有些影響卻是隱性的,當時看不出來。但是不知不覺事情已經有了變化。

而今辛愛這裡就是一樣。

朔州一戰,辛愛一方總共折損二到三萬人,雖然大明斬首只有一萬多人。但是還有不少俘獲。還有不少傷員,雖然逃出了邊牆,卻逃不過傷病,在草原上缺醫少藥而死。

白蓮教的骨幹盡去。才讓辛愛收拾起來,是如此得心應手。

而戰爭給蒙古帶來的傷害,才剛剛開始。蒙古人本來就不多,全部人丁加上板升的人丁,不過一百二三十萬,即便沒有精確的統計,也知道這個人數絕對不過超過一百五十萬的。

更重要的是,辛愛本部人馬大概站其中一半稍稍多一點。

從這個數字來看,就知道戰死被俘失蹤的二萬多青壯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即便因為蒙古殘酷的生存狀態,讓他們的人口結構上,青壯數量佔比比較高,婦孺也不少,最多地是孩子。因為沒有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每一個女人都在大量生孩子。但是孩子夭折數量極多。老人的數量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這樣人口結構。蒙古所有成年壯丁,最多四十多萬。這兩萬多人是一個怎麼樣的比例,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不說戰場上的事情,單單是生產領域,一下子少了這麼多生產主力,那也是要出事的。這也是為什麼辛愛有千萬不甘心,也老老實實俯首稱臣,去大汗,稱歸化王的原因。

不得不承認,張惠將板升直接列入辛愛直轄之後。辛愛帶來更多的資源與財富。再加上原本蒙古的家底,這個難關雖然不好過。但未必是過不去的。

只是奈何,屋漏偏逢連夜雨,橋頭又遇打頭風。

嘉靖三十二年的旱

情,又如約而至。

在大明幾乎整個北方大旱,只有輕重的不同。最重的是陝西與山東兩地,大同這邊,不要看周夢臣忙得焦頭爛額的。但是大同地理板塊上與山西在一切的。山西多山,似乎是因為這個原因。雖然也旱得厲害,到底不至於絕收。

而辛愛這裡,就不一樣了。

首先蒙古這邊的糧食生產,特別是靠天吃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也算是民族習性。

很多人印象之中,蒙古人不種地。其實不然的。蒙古人很早就種糧食,以彌補畜牧業的不足。只是,蒙古人種地的方式,在任何一個漢人看來,就覺得,你稱呼這個方式叫種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就是找一出好地,然後就穀子灑進去,限制牛羊過去,等秋天縱馬踐踏過之後,再將穀子收起來。

似乎連脫殼都一併做了。

只是這種做法,不施肥,不灌溉,不除草,指望有什麼好收成?根本不可能。不過,這也體現了蒙古人以 畜牧業為根本的經濟模式。這種不消耗體力的糧食根本就是一種補充而已。

大部分韃子都是這樣做的。甚至在明人記載之中,還有直接吃生谷的記載。卻不知道是不第當時人寫的段子。

但是這種方式太靠天吃飯了。

如今旱情嚴重,很多本來水草豐盛的地方,一下子變得不行了。本來能種出來的穀子也種不出來了。再加上,數萬人的勞動力缺口,幾乎給辛愛雪上加霜的一擊。

在開春的時候,辛愛與大明互市。將當初劫掠來的銀子,幾乎全花出去了。

畢竟,銀子這東西在蒙古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如果沒有互市的話,辛愛手中的銀子不管多少都花不出去。在辛愛看來,最重要的還是鐵,糧食與牛羊戰馬。

這也造成了互市以來,周夢臣幾乎收了十幾萬的賦稅,大大減輕了周夢臣的財政負擔。也就是草原上最少有一百多萬兩的貨物流入大明。當然了,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戰馬牛羊皮毛這些貨物。但是即便如此,辛愛最少將庫存的銀子花出了六七十萬兩之多。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蒙古不產銀,或者說即便蒙古產銀,以蒙古人的生產力水平,也不可能將銀礦發掘出來。他們的所有銀子,都是來自關內。也就是搶的。而現在的形式,想要從關內搶銀子搶物資根本是不可能的。

俺答給辛愛留下最少三四百萬兩銀子。當然

了,這幾百萬兩銀子,不可能僅僅在辛愛手中,可能分佈在各個部落首領手中。但是即便如此,也是非常豐厚遺產了。但是僅僅一年,就去了七八分之一。

而且這還是辛愛感覺不對。大大消減了進口,因為他發現這樣下去,很快他手中就無銀可用了。

但是有些東西,根本沒有辦法杜絕的。辛愛壓著手中一百多萬兩銀子,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其他蒙古貴族可沒有這個想法。或者沒有多想過。他們才不在乎蒙古如何,他們在乎的是他自己的部落。

所以白銀外流還在繼續,不出數年,蒙古人就一分錢都沒有了。

本來這個局面,足夠辛愛頭疼了。他又遇見了旱災。要知道蒙古人可沒有是賑災的想法。他遇見旱災第一個想法,就是南下就食,也就是搶南邊。但是很明顯這個計劃是行不通的。

他敢搶南邊,周夢臣這邊就要試探的出關一戰了。

好容易得來的和平,來之不易,辛愛自己要好好珍惜,除非有一天他有了打敗周夢臣的信心,這個和平他不想撕毀。

但是問題,也是要解決的。

總不能讓下面的牧民都餓死了。這些人都餓死了,將來誰替他打仗啊?

但是辛愛也不能只救自己的牧民。其他各部也紛紛向辛愛求援,有的人請辛愛派糧食,有的蒙古貴族向辛愛借糧食。等等。總之,辛愛必須估計這些蒙古貴族的想法。

因為他也知道。蒙古人遇見這個問題,最常用的解決辦法,就是戰爭。

或許打不了大明,還打不了這個歸化王嗎?

一場大戰之後,多餘的人口都死。剩下的各部自然安穩下來。這個辦法雖然殘酷,但也是草原上千百年不變的辦法。

而且辛愛也知道,他對大明的屈膝投降,讓很多蒙古貴族不滿。再加上種種內憂外患,讓辛愛頭疼。

更可怕的是,而今雖然旱情嚴重。但到底不是夏季。距離秋天還有幾天,各部其實還能維持。但是時間長了,就不好辦。特別是進入冬季之後,今年水草不豐,很多牲口上膘不多,恐怕熬不到開春。更重要的時候,估計到了冬天餵養牲口的草料也未必能備足。旱情之下,草原上並不是寸草不生。無非是植被數量遠遠不及往年。

這些草夠牲口夏天秋天吃,但是絕對不夠冬天吃。

也就是說,今年冬天才是去年兵敗,今年旱情兩者結合的爆發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