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大同精騎

三日時間,一瞬間就過去了。

周夢臣之所以留下這三日時間,出於兩個考慮。第一個考慮,其實就是給這三千甲騎休息的時間。從河朔一路到江南,可謂旅途勞累。或許有人要說,大部分是坐船。有什麼勞累的。

但是這個時代的船隻,與後世的船隻並不一樣,都不說船艙狹小,還要與戰馬在一起,能不能休息好。單單說,即便人不需要休息,戰馬也需要休息的。常年在北方的戰馬,能不能適應江南的氣候,也是很不好說的。

甚至周夢臣有些慶幸,而今已經是秋冬之交了。

而不是盛夏。

如果是盛夏的話,估計將士們更不適應南方的天氣。

好在,周夢臣從河朔抽調的是精銳之中的精銳,這種精銳不僅僅體現在戰術與經驗上,還體現在身體上,雖然長途跋涉,但是只有少數一部分,有一些頭疼腦熱,拉稀串肚,並不影響整體戰鬥力。

另外一個考慮,那就是想打草驚蛇看看。

不僅僅是看看麾下江南官軍各方的反應。去揣測每一個人的心思。比如盧鏜能拉過來,俞大猷公心重,只要對大明好,很多事情他是不大計較的。比如,戚繼光奪了俞大猷的總兵官。俞大猷的生氣也只是生氣一會兒。更多的心思放在此戰成敗上了。對於那些中立,不做聲的,到底是何等心思,周夢臣要細細琢磨。

另外周夢臣也想看看倭寇那邊有什麼反應,也想看看,兩軍對峙之下,又有多少暗流。畢竟,倭寇在江南來去自由,周夢臣不相信,倭寇在江南沒有情報網。

不過,這幾日,周夢臣發現倭寇那邊居然一點也沒有動。似乎什麼也不知道。這讓周夢臣有些失算。他沒有想到,雖然他放棄了胡宗憲的離間之計,奈何人與人的信任,從來是破壞容易,重建比較難的。

一點點懷疑,就足以讓徐海與陳東之間,十幾年的交情付之東流了。

而今陳東與徐海雙方,一邊忌憚官軍的進攻,一邊又彼此忌憚。看似兩方對峙,其實已經暗地裡不知道是幾方了。

周夢臣在中軍聚集眾將,終於將三千甲騎拉出來亮相了。但分散隱藏的騎兵,忽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銳騎兵的時候,俞大猷都驚呆了。以至於周夢臣在上面到底說了什麼,他都沒有在意了。

大猷自然看得出來,這些騎兵都是精銳,一個個都是戰場上的老手,比起他麾下一千多人的步卒強弱如何,也只有打了才知道,畢竟俞大猷也是練兵大家。對自己麾下的將士,從來是下足了功夫,很多低階軍官,都是俞大猷一手交道出來的。與其說是下屬,不如說是弟子。

這也是為什麼俞大猷只有一千多人,卻就名列總兵官,成為江南明軍的重將之一。

從數字上來看,每一次明軍都是聚集了優勢兵力攻打倭寇,但是實際上與事實相反,因為優勢兵力大多是紙面上的,實際上根本沒有那麼多人。俞大猷等幾位將軍,更多的時候,都是在以少敵多,以弱勝強。

俞大猷對自己麾下是有十足的信心。只是讓他最無奈的,不是這些士卒的精氣神。而是這些人的裝備。

一匹高頭大馬,在塞上也要十幾兩。而在江南更是五六十兩,甚至五六十兩也是有價無市,如果不是因為河朔省的建立,大明擁有了牧馬地,從而讓整個大明的馬匹價格都在下降趨勢,放在幾年之前,一百兩都拿不下來。

不過,這些戰馬都是軍中配發的。是從蒙古人哪裡搶來的,並沒有算過錢。

然後再加上盔甲。

這些盔甲,都是朔州軍器監出品的,以皮革與甲片鑲嵌在一起。比起一些扎甲,防禦力要弱一點,比後世胸甲騎兵要好上一點。但是整體上來,卻也是不錯的,畢竟這些甲片都是用蒸汽錘砸出來的,質量還是能夠保證的。

在加上長刀,手銃。已經其他大大小小零件。有些是朝廷配的,但是大部分都是這些士卒自己裝備的。

畢竟,這些大同老卒,有三年從軍經歷,不敢說,一場不拉的打了所有對土默特的戰役,但是最多缺席一兩場而已,要知道,白登之戰,玉林之戰,朔州之戰,青城之戰,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事,周夢臣發下去的賞銀,少說也有一百多萬兩銀子,再加上分田等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要從一系列戰役活下來了,不敢說多富裕,最少攢了幾十兩銀子的傢俬,家中也有百餘畝的土地。在他們看來,打仗就是他們的營生。再加上大同書院與朔州監的聯合之下,搞出一些大大小小的火器。

這些老卒們,從不吝嗇在女人與武器上面花錢。

再加上,很多武器在原產地是一個價格,以朔州監與大同軍方的關係,士卒賣武器,自然是走內部價,但是這個價格要在江南賣到的話,非翻上幾翻不可。

於是,俞大猷判斷,這每一個人身上武器馬匹加起來,二百兩下不來。

如何,不讓俞大猷內心之中酸溜溜的。

一人二百兩,三千騎就是六十萬兩。給俞大猷六十萬兩,他能練出十萬大軍。什麼倭寇何足掛齒。

其實任何時候都錢的問題,戰爭也是一樣。倭寇的武士刀雖然厲害,但是最容易對付的辦法,不是鴛鴦陣,也不是讓創什麼武技破倭刀,而是給士卒一人配一身甲冑,任他什麼武士刀,都無濟於事。

但是為什麼沒有用?

甚至大多數江南明軍甲冑數量都是不多,否則也不會有倭刀兇殘的名聲,甚至瓦氏夫人的狼兵,名聲在江南很壞,就是趙文華他們昧了狼兵的賞錢,狼兵千里迢迢來江南,說是為了朝廷效力,但其實也就是為了賺賞錢。甚至狼兵的僱傭兵性質,不是國家經制之兵,連撫卹都不多。甚至於沒有,軍餉也沒有,只有賞錢,一個倭寇人頭多少錢,結果這還打折扣。狼兵豈能不亂。既然上面不給,他們自己去江南百姓哪裡搶了。

以至於,百姓畏懼狼兵,甚於倭寇。

俞大猷其實一開始也看見護衛周夢臣的騎兵。但是並沒有太在意,畢竟太精貴了,俞大猷只覺得周夢臣這樣的大官,有一兩百這樣的護衛,也是應當的。當俞大猷發現,這樣的騎兵有三千人之後。

俞大猷忽然對勝利有了信心。

不為別的,就因為砸錢。可以說,眼前所有的江南明軍,一年的花銷也未必有六十萬兩銀子。砸錢就是戰鬥力,再加上這些騎兵,看上去血氣未消。一看就是打過仗,見過血的。

不至於發揮不出身上武器的威力。

而倭寇那邊也是這樣,雖然上面的大佬們也是很有錢的,比如汪直,汪直壟斷海上貿易,身家有個上千萬,也不出奇,但是海盜就是海盜,他們決計不捨得給下面人裝備如此精良。否則,他們為什麼要招募日本浪人。不就是日本浪人,拿來就能用,戰鬥力還不錯,而且便宜,真要將自己人訓練成為精銳的士卒,這個花費決計不少。

所以,大部分海盜其實也就是一身單衣,甲冑什麼的也沒有。有個竹甲。也就是好像竹子做得涼蓆一樣的甲冑,已經不錯了。而且在船上行動,也不能穿重甲。

單單從花錢這一項上,彼此之間勝負之數,已經非常顯明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