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道士來了。”

有內侍進來傳話。

孫權和周瑜、魯肅一起起身,“他怎麼來了?”

孫權率先發問。

他現在很想見到李漁,甚至天天夢裡都能見到李漁。

不是他多想念李漁,而是李漁在,他就有機會要回不死藥來。

擁有過長生,然後再失去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尤其是對於孫權這種人來說,他當初就為了長生,而信任妖僧,差點把東吳搞沒。

他大哥孫策則不一樣,力斬於吉,實在是有些太剛了。

可能是孫策太勐,長期有這種勐男大哥在身邊,孫權身上多少缺了點霸氣。

“不管怎樣,還是先請他進來吧。”魯肅在一旁提醒道。

“子敬說得對。”周瑜也附和道。

不一會,內侍帶著李漁進來。

“陛下,大都督,子敬。”李漁一一打招呼。

“來人,為道長上座。”

內侍搬來一張椅子,李漁坐下之後,說道:“陛下,冒昧前來,還請恕罪。”

“道長無須客氣,有何事情,盡情開口。朕與公瑾、子敬都在,東吳大事皆可決斷。”

李漁心中暗想,這話說得倒是沒錯,這三個人確實能決定很多事。

在周瑜、魯肅這些人還在的時候,江東士族的力量,不足以干預朝政,但是民間確實是他們的天下。

“貧道特為大唐長安之事而來。”

既然大唐有渠道知會大明,那麼東吳應該也知道了。

果然,孫權點頭道:“朕已經得知長安之變,道長意下如何?”

李漁說道:“貧道來建業之前,正在金陵,為明皇帝朱標遇襲一事奔走。聞聽訊息,朱標提議六朝帝王齊聚長安,來應對這次天庭的通牒。”

孫權呵呵笑道:“既然明皇帝有如此想法,朕豈肯落後於人。朕有意點齊東吳精銳兵馬,前去長安赴會,公瑾以為如何?”

周瑜沒有立刻回答,他沉思了片刻,凝聲道:“陛下英明。”

孫權側身去看魯肅,後者也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這兩個人就是孫權的智囊,他十分器重兩人,既然兩人同時贊成,加之自己也有此意,孫權便說道:“東吳赴會。”

這有點出乎李漁的預料,他雖然自己不承認,但很明顯一直以來,李漁都有些輕視東吳和孫權了。

李漁抱拳拱手道:“陛下如此勇武,真乃人間之福。”

“道長莫不是還要去知會其他列國?”

李漁很想說一聲自己不去了,光來你這裡就夠了,但是他肯定不能這麼說。

不然的話,不是擺明了就是看不起東吳麼。

“正是,貧道順路而來,下一站便是益州。”

他從大明啟程,確實是和東吳接壤,這麼說也沒有什麼問題。

孫權說道:“既然如此,朕便不久留道長了,咱們長安再會。”

周瑜和魯肅也拱手道:“長安再會!”

李漁點了點頭,轉身離開。

等他御空而走之後,孫權冷笑道:“這廝八成是直奔我們建業來的。”

周瑜和魯肅都笑了起來。

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但是絕對不會放到明面上說。

東吳和李漁的恩怨,他們都是親歷人,當然比誰都清楚。

東吳的地頭蛇是江東士族,但是如今掌權的,確是孫策帶來的淮泗集團。

雖然孫策的父親孫堅是江東吳郡人,但是,孫策從袁術那裡討回的父親舊部以及招募的兵卒卻大多來自淮河、泗水一帶。

東吳政權的建立是以孫策率淮泗兵進入江東,橫掃諸侯為起點的,但真正完成建國則要等到東吳政權從淮泗化到江東化的轉變完成。在這期間,在孫策、孫權兄弟非常倚重淮泗集團,對待江東士族的態度由輕視轉向重視。淮泗集團與江東士族之間的鬥爭,也從敵對關係轉向緩和關係。

淮泗集團的代表人物有周瑜、張昭、魯肅、程普、周泰、諸葛瑾等。

他們大多都是從袁術那裡來投奔孫策的,作為著名的‘冢中枯骨’,袁術無能的形象,是大多數人的共識。

所以稍微有點識人之明的,都不願意跟著他混,袁家哥倆都是天胡開局,可是結果卻是三國亂世中很早就退場的經驗包。

袁術曾任命周瑜和魯肅分別為居巢長和東城長,周瑜和魯肅認為袁術不能成就大事,都辭去官職渡江跟隨孫策,孫策任命周瑜為建威中郎將,魯肅把全家都搬到了曲阿。

如今孫權的國策,就是重用周瑜、魯肅等人,對江東士族,則打壓為主。

尤其是在赤壁之戰以後,當初的江東士族,都是清一色的投降派,天天在孫權耳朵邊說曹操多麼無敵,趕緊投降還能活命。

戰後孫權能看得起他們才怪...

周瑜和魯肅還有孫權,他們三個,就是如今東吳的三人決策小組。

周瑜說道:“子敬留下,我陪陛下去長安!”

孫權點頭道:“如此甚好!”

---

李漁升空之後,左思右想,還是去一趟益州為好。

不然傳出去,實在不好聽,反正也不用太多時間。

就當是去敘舊也是好的。

抱著這樣的心情,李漁飛的不是很快,走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了一股熟悉的靈力波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釋放自己神識以後,李漁驚訝地發現,蜀國的元符仙舟已經出發了。

他馬上靠了上去,舟中人也發現了他,艙門開啟李漁飛了進去。

“道長,這是要去哪?”

看著笑吟吟的趙雲,李漁說道:“本想去益州,這下省事了。”

從後面傳來劉備的聲音:“長安被圍,朕有意率兵前去增援,道長莫非也是為此事而來?”

“正是。”

“此番大家同心同德,相信可以用一場大勝,開啟伐天之旅了。”諸葛亮晃著羽扇,慢慢說道。

在他看來,伐天其實比以前北伐中原的構想要簡單。

中原那幾個強國立在那裡,比天還嚇人,即使是諸葛亮,也曾不止一次感到絕望。

真要是北伐中原,其中第一步就是魏國,魏國可不好打。

即使打贏了,還有大唐...

以西蜀之國力,又該如何與大唐打呢?

至於說伐天,那麼六朝合力,是一股諸葛亮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力量。

在這個井噴式爆發豪傑的年代,六朝聚合起來,是何等的壯觀。

諸葛亮知道,只要開戰,自己將會是決策的製造者之一。

他很難想象,自己手中有這樣的力量可以使用的時候,是何等美妙的感覺。

而且即使是無法北伐中原,在伐天勝利之後,西牛賀洲廣闊的領土上,也是大有作為。

他的目光,看的比常人要遠一些,在其他人還對伐天心有疑慮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佈局伐天之後的事了。

畢竟相對於人間複雜的鬥爭,伐天相對是簡單的,不需要花費太多腦筋,只有兩個陣營,而且彼此敵對,沒有妥協的空間,打就完事了。

人間爭鬥,要講究的事太多,遠交近攻,隱藏實力,在六朝都知道你想一統中願的前提下,還要讓自己免於被六朝圍攻。

諸葛亮看著李漁,就忍不住心情大好,這個道士出現的恰是時候,從一定意義說,他挽救了陷入必死僵局的蜀漢。

“正經道長,長安這次被圍,可有什麼先兆?”

李漁想了一會,說道:“除了地脈覺醒之外,並無其他事端。”

諸葛亮低著頭,沉默了片刻,然後抬起頭說道:“或許事情就出在地脈覺醒上。如今我們六朝各自為戰,彼此並不知道別家的心思,這地脈之靈究竟是如何覺醒的,我們不知道,天庭也不知道...”

李漁也不傻,他馬上意識到了諸葛亮話裡的意思,皺眉問道:“丞相是說,天庭懷疑有人在幕後操縱,覺醒地脈之後,還會對天庭不利。”

“沒錯,只能是這樣,才解釋得通。”諸葛亮來到窗戶處,看向外面說道:“依我所知,天庭並不想急著開戰,他們還有些內部的事沒有處理完。倉促開戰,只能是對我們有利。”

“要是這個幕後操縱的人,是我們這邊的就好了,他站出來便是英雄,躲在陰暗處不敢承認的話,就怕真有什麼陰謀。”李漁憂心地說道。

“無妨!”諸葛亮看出李漁的顧慮,笑著說道:“伐天是大事,我們只看事,不用看人。”

李漁卻做不到他這麼瀟灑,依舊是滿腹心事,不知道這個能覺醒地脈的狠人究竟是誰,他有什麼目的。

李漁甚至一度懷疑是賈寶玉在搗鬼,畢竟很多大事,都是他整出來的。

這奸賊什麼事都做,就是不做好事,真要是他幹的,肯定還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想起來真夠嚇人的...

劉備是個樂觀的人,他經歷的波折太多,早就千錘百煉,什麼都不怕。

“道長莫要擔心了,許都你也不用去,曹孟德估計已經到長安了。”

李漁點了點頭,坐在元符仙舟內,開始打坐休息。

去長安可不是遊玩去了,說不定去到那邊的時候,長安已經成為戰場了。

----

雪山上寒風刺骨,萬里銀裝素裹。

太陽即將西沉,最後的餘暉讓天地之間彷彿都鍍上了一層鎏金,橙黃的流光如夢如幻。

雪山頂的宮殿,制比皇宮,巍峨的宮殿輪廓在飄渺的白雪之間,恍若仙宮;湖光水影,蕩起綾羅綢緞一般的波光,奢華至極。

王熙鳳跪在地上,正在接天庭的聖旨。

備受天庭扶持的完顏阿骨打死了,草原霸主鐵木真死了,東瀛天照大御神一家死了,西牛賀洲佛門滅了...

如今還能與中原六朝有一戰之力的,只有她的西方人馬。

不過天庭也不傻,他們知道若是不大力扶持,西方的勢力就是些炮灰。

甚至都不配做炮灰。

於是一場史上最強的天庭對下界的恩賜開始了。

說來好笑,無數人跪地膜拜,求不來天庭任何的施捨。

如今王熙鳳先是弒師殺神,背刺黎山聖母,然後和九般災裡的妖魔鬼怪搞在一起,最後收攏了一大群西方蠻夷,竟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神賜。

先是有大羅金仙,為她洗經伐脈,助她快速渡劫,然後無數的靈丹妙藥,悉數賜下。

王熙鳳哪裡想到會有這種意外之喜,她馬上就投入到天庭的懷抱,出賣了老情人六耳猴,讓他被天庭派來的哪吒擒獲。

然後開始用手裡無盡的資源,開始收伏西方蠻人,讓他們心甘情願為自己賣命。

結果王熙鳳意外地發現,這些蠻人收伏起來格外容易,他們實在是太有奴性了。

只要稍微顯示一下神蹟仙法,他們就會心甘情願為你驅使,即使王熙鳳殺了他們的父母親人,他們也會以為這是神的恩賜,或者會反思是不是自己一家有罪,神在懲罰他們。

這要是在中原,即使是久負盛名的老神仙,下界來作惡,也會被迅速視為邪魔。

再加上王熙鳳賣相太好了,她外貌美豔,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出場時打扮彩繡輝煌,笑語先至,宛若神妃仙子。

王熙鳳是很精明的,她馬上發現了原因。

西方人已經被洗腦了,他們先天認為自己有罪,來到人間是贖罪的。

但是中原人不一樣,所以難以洗腦。

“仙子,陛下御賜你為玉清聖祖紫元仙君。”

“謝陛下恩典,我必肝腦塗地,以報聖恩。”

王熙鳳起身之後,笑著說道:“有勞仙使傳旨了。”

“仙子不必客氣,這是本座分內之事。”

前來傳旨的,是勾陳大帝,可見天庭對此事的重視。

勾陳大帝,是玉帝身邊四輔之一,是鬥姆元君的長子,紫微大帝的胞兄。

王熙鳳此時當然是大表忠心,一定會攔住六朝的兵馬,不讓他們染指西方。

勾陳大帝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轉身離開。

大殿內神仙都已經消失,王熙鳳看著眼前的聖旨,神色不定。

她穿著一身華麗的宮裝,雖然在雪山,但是卻很清涼,慢束羅裙半露胸,肌膚在輕紗綾羅之下隱隱顯露。珠玉裝飾的雲鬢,華貴的長裙,讓她顯得雍容高貴。

她可不是傻子,鐵木真、阿骨打、努爾哈赤的下場她不是不知道。

主動進攻中原,想也別想了,最好是他們開戰之後,都無暇他顧,自己先把實力發展起來再說。

真到了勝負可分的那一天,自己該何去何從,還要兩說呢。

想到這裡,她眯起那雙撩人的丹鳳眼,大聲道:“來人吶,把那一百三十個國王宣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