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成長中總是會遇到這些問題。

當有獵頭聯絡你的員工,也說明你的公司開始正式進入和巨頭們人,錢,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競爭關係。

獵頭們總是會知道他們的聯繫方式的,哪怕不是從網上他們投遞過的簡歷裡,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方法,比如冒充外賣小哥,給前臺說你們公司的誰點了份韭菜雞蛋,但他沒留電話號碼,給個聯繫方式我確認下他加不加辣。

聽起來玄幻,但比這更玄幻的都有。

陸啟自認為現在給公司員工們的待遇是符合他們能力的,包括平時裡的各種關懷,工作氛圍,虧待不了他們。

這裡有個度。

不過巨頭挖人就分情況了,如果是出於現在這種惡意破壞創業團隊的目的,給出的一定是超過那個度的標準,甚至也會口頭增加一些並不能夠實現的許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錢這方面四十二現在肯定是沒辦法和天海競爭的,那剩下的就看這些人是否認可公司文化,有沒有在這裡有所實現,獲得了認同,能清晰觸控到自己的未來,找到了歸屬感。

而這些都是陸啟一直在努力的。

這種獵頭和反獵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實經歷多了也就坦然了,而經歷過這些之後,團隊也會越來越凝聚,大家也越來越一條心。

……

羅鑫也接到了獵頭的電話,非常明確地被告知天海非常看重他的工作能力,認為他完全可以進入天海核心工作室發光發熱,並且可以提供兩倍於他目前薪資水平的待遇。

媽耶,兩倍!

那可是天海。

他才剛剛被唐玲找到小會議室談話,對他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表達了擔憂,他聽得懂,也沒有多大不服,都不是傻子,自己對自己還是有點兒認知。

就是懶這個問題,知道又怎麼辦呢,真的難以克服吶。

唐玲對他嚴肅警告這是最後一次談話了,下一次會直接辭退,但請他放心,相應的裁員補貼都會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給。

去年12月唐玲就找他談過一次,那之後他勤勉了一兩周。

但這次他不慌了,一點兒都不。

然後他又去安全通道抽了兩根煙,待了十分鐘,劃了會兒水,和隔壁兩家遊戲公司的員工們吹了會兒牛皮。

回來時已經下午五點半,還有半個小時又可以下班了。

隔壁兩家府南本土小公司的人,知道隔壁的就是最近名聲大噪的四十二,而他羅鑫是裡面的一員後,言語之中對他充滿了崇敬,馬屁一個比一個拍得響。

馬屁技術都不高,但他同樣很享受。

遊戲江湖裡,除了那些大佬,他們這種小員工也有地位階層之分啊。

幾個月前他還是一個不知名小團隊的一員,專案前途未卜,製作人正準備重新定位方向,大改一版。

幾個月後,他的人生進入了一條快車道。

在四十二尚且如此,去天海後又會怎樣呢。

他已經做下決定了。

……

而公司裡的另外大多數人,無論有沒有接到天海邀請的,顯然與他的想法相反。

除了程明外,大家都不是校招新人,也都在其他公司裡待過,大公司小公司都有。

他們有的經歷過專案幾經磨難最後還是被砍掉的遺憾,有的感受過辦公室政治和公司派系鬥爭的頭疼,也有的被壓力巨大的績效指標一直在背後推著步履維艱地前行。

都不是第一次跟獵頭打交道了,對行業的認知也不是被獵頭電話裡隨便扯兩句就改變的。

也正是如此,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四十二的與眾不同。

這種與眾不同是由上而下的,從一個特別的老闆陸總開始。

四十二的企業文化並不只是員工手冊裡寫一寫,開年會的時候講一講,他們感覺得到整個公司真的是朝著那個目標在努力著。

從每一次專案例會,每一次內部討論,每一次工作安排都能感受到。

在這裡工作的體驗,那種輕松自由的氛圍,是可遇不可求的。

當然,大幅度提升的薪水說不心動那是假的,況且還是天海。

但是大公司就沒有做跨的專案了嗎。

無論是國內的大企,還是海外的巨頭,同樣都有入不敷出最終草草停運的產品,同樣有要麼被其他部門內部消化要麼直接解散勸退的團隊。

數量不少的。

做遊戲,最後還是看你跟了什麼樣的製作人。

一個草根起家五個月內就連續做出兩款百萬級銷量產品的製作人,別說華夏國內,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

幾個月的近距離接觸下來,更能感受到陸總的運籌帷幄,指揮若定。

這種信任,包含著個人崇拜。

眼光還是要長遠一些,按照現在四十二的發展勢頭,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領域,隨時都有成神的企業,也隨時有隕落的公司。

世紀初那些叱吒一時的老巨頭們,現在又在何處呢,似乎也就一個擎火還在一線,大多都銷聲匿跡了。

誰能肯定數年之後,四十二就一定比天海要差了呢。

或許壓根兒都要不了數年。

甚至目標都可以更遠大一些,員工的視野也是跟著公司走的,不僅是侷限在國內這一畝三分田裡。

有一天四十二真的能和米國星光軟體,混沌數字娛樂這些世界級遊戲公司扳一扳手腕,也並不是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情吧。

於是他們同樣也做下了自己的決定。

基於四十二內部自由討論的氛圍,有時私下裡還會拿出來相互調侃。

“誒,天海給你開的條件是進哪個項目組?”

“山嵐。”

“嘿嘿,我山海。”

“呸!”

……

2月25號,四十二有六名員工同一天內向他們的直屬領導楊海同和萬康提交了離職申請。

這也是這家公司成立將近半年之後,第一次有員工離開。

楊萬二人已經接到過陸啟的授意,直接同意,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然後轉了唐玲。

反倒讓羅鑫那六人有些措手不及,沒有絲毫挽留,沒有丁點兒抱怨,沒有措手不及的指責,也沒有遭受背叛的憤怒。

甚至沒有半句場面話。

就是啥情緒都沒有,說了句“好”就同意了。

然後給了他們一週時間完成工作交接,流程已經準備好的,提前完成也可以提前走人。

讓人感覺這壓根不是有員工辭職,簡直比公司決定的內部職位調動還流暢。

唐玲看到名單,反而有點兒傻,這是啥,因禍得福?

這六個人裡,原本績效不達標的五個人全都在,一個漏網之魚都沒有,唯一一個例外績效指標也只能算中等。

還真是思維決定行為啊。

他們平時的狀態、想法,眼光,理念都會最終導致了他們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她立刻將這事兒報給了陸啟,不是下屬對上級的彙報,更像是講一個充滿喜劇效果的段子。

陸啟只是微微一笑以示對她講笑話能力的尊重。

唐玲皺眉眯著眼問:“陸總,你別說這事兒是你提前就預想到的。”

陸啟手託著下巴:“不至於,也沒想到天海最終挖人挖得這麼精準,不愧是大公司,真是好手法。”

唐玲撲哧一聲笑出聲來:“確實真該好生感謝下天海哦,他們應該還有後招吧?”

“肯定有啊,不過影響不大。”

四十二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移植和後續DLC兩塊,說實話對新美術資源的需求量並不高,所以這次出走的幾名員工以美術為主,並不會拖延工作進度。

唐玲點頭道:“繼續招人的事我加把勁。”

陸啟擺手:“就按之前定下的走就行,不用那麼急,還是寧缺毋濫,放眼全球,只要精英。”

“明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