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這是擬邀請嘉賓名單,2333那邊兒給過來的,要看下嘛?”李敏拿著一份名單,雖然陸總直說了這事兒全部就交給李敏她們全權負責不過問,不過一些重點內容的還是要溝通到位比較好。

雖然眾所周知陸總也不關心娛樂圈,應該沒啥瓜葛,不過要是弄來些什麼陸總很反感的藝人就說不過去了。

比起很多其他公司老闆只看中是否能帶來效益,陸總不說做事兒全憑個人喜好,但相對還是比較情緒化的。

“這東西你還親自送過來給我看吶,李總你也得開始有點兒作為一家幾百億市值公司副總的覺悟才行吶。”

“我是想如果您有啥想換人的念頭,跟我說也免得別人再來跟我轉述一遍了嘛。”

“瞅瞅。”陸啟接過資料夾:“《探案全明星》……”

“這名字有點兒土是吧,其實我們也有點兒覺得,不過2333那邊兒其實也想吸引很多原本的電視綜藝觀眾,這種簡潔也比較有記憶點還能突出明星和破案兩大賣點的名字,更加老少皆宜,淺顯易懂一些。”

“我都沒說啥,你也不用直接就解釋這麼一大堆啊……”陸啟笑道。

“我察言觀色嘛,這麼久了您的表情還是能讀懂一些。”

“土說不上,我之前還以為2333他們會用點兒更ACG二次元一些的名字而已,先入為主了,嚯,他們這次可真算得上下了血本啊。”

第一季計劃十二期,標準的季播綜藝規格,名單裡一共9人備選,會從中選出6名常駐嘉賓,只是這名單連陸啟這種遠離娛樂圈的人都能認出其中兩個來,想來應該都是一些具備一定認知度的有線的明星。

陸啟的理解中這種新興的ACG文化社群和傳統娛樂行業還是有壁的,所以顯得有些意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氣吧?尹妮他們這次是真想把這事兒做好,請來的很多都是正當紅的年輕偶像,畢竟無論平臺本身還是劇本殺的玩法型別,瞄準的都是年輕群體,希望能讓他們平臺開始邁入主流視野中,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兒。”

“挺好,不過你得意過頭了,九個人裡我就認識兩個……”

“那你還說‘嚯,下血本’……”

“就是因為連我都認識啊,算是有挺高國名度的嘉賓了吧,除了這兩位,其他幾個人都是幹嘛的啊?”

李敏拿起檔案,挨個兒指著向陸啟介紹:“這兩個都是男女團的組合成員,現在人氣都挺高的,微博上粉絲都是千萬級別,恰飯微博下邊兒留言評論都是七八萬。”

“那確實有點兒厲害,不刷的話……”

“水分算比較少的,我們也會驗證資料,就很多都是正常的粉絲一個人刷幾十上百條給做資料,雖然是團隊組織的,但應該也不能說是純粹的水軍。”

“還……真有毅力。”

“那可不,人出新專輯一個粉絲最多的就能買三萬多張,雖說一張也就三塊錢,這也是十萬塊了呀。”

“要是遊戲玩家也能一個人買三萬多份來支援我們多好。”

“陸總,您困了要不就先回去休息吧……”

“那這位又是幹嘛的?”陸啟又指著一個。

“電視劇演員,算是新生代裡演技比較拔尖的了,也已經有了代表作,上半年熱播的《家有父母》您看了吧……好吧,我猜沒有。”

“李總真厲害,猜對了呢。”

“他在裡邊兒的演技頗受好評,已經算踏進實力派門檻了,人氣和口碑都還行。”

李敏繼續介紹,這幾人裡偶像,演員,歌手,專業綜藝藝人都有了,團隊組成上型別齊全,各有側重。

陸啟想了一下,道:“我有一點兒不成熟的小建議,我也不是很懂綜藝,只是從一個觀眾的角度出發隨便說說,你可以跟2333那邊兒討論著來。”

“陸總您說。”

“我是覺得不用以職業來劃分嘉賓型別,又不是文藝晚會,唱歌跳舞,相聲小品夾雜著來避免觀眾疲勞。職業什麼無所謂,哪怕你們請六個演員來呢,更重要的不是嘉賓之間的化學反應嗎。”

“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這麼說吧,我覺得在這樣一個團隊裡,既需要體現出尋找線索,分析兇手破案過程的有趣,又能帶給觀眾歡樂,至少需要這幾種分工。首先是一個組織者,能夠有效擔當起流程推進的作用,最好能是專業的主持人,具備良好的控場功底,同時還能幫助其他嘉賓發揮出各自的閃光點,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能撫慰大夥兒,是將整個團隊凝聚起來的核心。這種節目的核心是講究一個沉浸式體驗,成片固然可以剪輯,但是如果錄製的時候就太鬆散,你再剪輯也找不到節奏,相信我,這是我剪了那麼多《善見城》片子的經驗之談。”

李敏很聰明,立刻便領悟核心,點頭道:“確實,而且是需要具備極強綜藝感,資歷也足夠帶得動其他嘉賓的老江湖。”

“沒錯,綜藝感也很重要,這也是對其他大多數嘉賓的要求。”

“大多數?”

“當然,一個節目裡全是聰明人固然可以,但適當地有幾個‘傻子’也同樣會帶來有趣的效果,傻白甜擔當一定要有,長得好看,天真單純,容易被人帶著走搞節目效果,也能適當充當攪局者的角色。真正好笑的笑話表演者都是一本正經地講述,而綜藝效果也是,嘉賓不自知地搞笑,還自以為自己的推理完全正確毫無漏洞,實際上與真相背道而馳,這是非常容易出效果的。”

“娛樂圈……天真單純怕是要有點兒難找哦。”

“你關心的點也有點兒歪呢。”

“這不跟陸總您學的麼……”

“有沒有無所謂,觀眾們相信其人設就行,找立得比較穩不容易翻車的那種。”

“好,我記下了。”

“其次,破案類節目,智商擔當至少要兩人,無論他的推理是否與真相相符,至少闡述起來要讓觀眾們覺得真是那麼回事兒,最好是表述能力清晰,提煉案情關鍵點,讓觀眾們相信他們邏輯也被他們帶著走。對了,而且他們本身的背景也可以增加觀眾的信任感。”

“本身背景?”

“是啊,比如高學歷,普羅大眾天然對高學歷的人就更容易相信一些。”

“好的,娛樂圈裡高學歷的不太好找但也不是沒有。”

“還得有氣氛擔當也得有,腦袋裡好梗爛梗一大堆的,時不時能冒點兒金句出來也可以是名場面。反正一個綜藝節目想要出圈兒,想要向外部傳播,一定要有讓粉絲津津樂道,外人看起來也有意思的名場面,其中一些我們可以自己設計,一些還是得靠嘉賓們臨場發揮,只能妙手偶得。”

“陸總,您這還真是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議呢’。”

“我就那麼隨口一說,反正思路你懂了吧?”

“完全明白,不僅要找這些所謂的擔當,我們還應該將他們的這種形象放大,成為他們在節目中乃至整個娛樂圈裡的標籤。”配合了這麼久了,李敏已經和陸啟很有默契了。

“說得很好,就是標籤,這是一種最經濟的做法,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哪怕時不時提那麼一句就能立刻產生節目效果,觀眾們也喜聞樂見。比如高學歷的智商擔當,完全可以經常把自己的畢業院校掛在嘴邊嘛,刻意又不刻意地,比如說‘其實我們那啥啥大學也就還行’之類的。”

“行,您看,所以我得自個兒把檔案送過來給您看唄,我這就找尹妮他們溝通,這份名單裡的人差不多得換一大半的樣子……”

“這事兒我們有這麼大許可權嗎?節目製作上的事兒是應該還是他們做主吧?”

“是的,不過做綜藝節目大夥兒都沒啥經驗,跟我們也是商量著來的,對了陸總,您之前去江戶前說要給我幾個劇本來著?”

“現在劇本不好收是吧?”

“對我們四十二來說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兒,主要找的出版商多,幾乎全國上下幫我們寫劇本,也難不倒哪裡去,不過這是兩回事兒啊,您之前承諾要給我的劇本呢,我還以為這次從江戶回來應該就已經寫好了呢,如果按照您以前的工作風格的話。”

“在寫了,在寫了……全部都要6人本是吧?”

“別,要請飛行嘉賓的,應該除了第一期團隊熟悉一下之外,每期都會請一兩個,7人本和8人本都行。”

“那我到時候寫完了直接發你郵箱吧。”

“說到飛行嘉賓,陸總您要不要過去飛一飛?”

“你讓我從江戶專門飛回來錄節目啊,累……”

“您之前不是想明白了要體驗人生嗎,錄個綜藝不也是很好的人生經驗?這節目便錄邊播的,不是那種錄完一整季再播的,還可以根據觀眾反饋即時做出相應調整。”

“這麼靈活?挺好,那我到時候再說吧……”

……

……

六十三實驗室。

陸啟回國這一趟,明明就沒兩天時間,要看的東西可真是一大堆。

雖然立項其實也沒多長時間,但《第二人生》的捏臉系統是已經大體完成了,Diva引擎製作捏臉系統的鴻圖模組簡直不要太便捷,只需要開發商自己在3D建模軟體裡製作出各自的變形庫,便可以直接匯入引擎中呼叫,變成可實機操作的系統。

六十三在這方面需要幫忙透過深度學習來生成具有形象標籤的隨機NPC外形。

所謂形象標籤,通俗來講就是壯碩的,魅惑的,清純的,中規中矩的,粗枝大葉,歪瓜裂棗的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的主觀判斷,而六十三實驗室所做的,便是讓AI透過演算法初步具備這種主觀判斷的能力。

從專案開展至今,這個名為阿三的AI不知道已經閱片多少了,它現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二十四小時持續不斷地自己透過搜索引擎搜尋比如“清純少女”這樣的關鍵詞來翻閱照片,然後進行分析,獲取演算法中所需的每一項引數。

鼻間距,眼間距,瞳孔大小,嘴唇厚度,顴骨高度這一系列資料,來形成自己的顏值觀。

這樣之後,《第二人生》項目組的策劃們只需要填寫一個世界中各種形象NPC比例的範圍,再模擬創造出一個虛擬的小型社會。

不然你想象一下,純隨機生成了一個肥頭大耳,大腹便便,職業還是偶像明星的NPC,會不會還是有些突兀。

陸啟坐在演示電腦前,輸入了一個關鍵詞:性感的。

隱隱聽見背後傳來輕微的歡呼聲,扭頭一問:“咋啦?”

一堆員工們眼觀鼻鼻觀心,如老僧入定無人答話。

陸啟看了眼陳守仁教授:“拿我開盤了吧?”他大概也想得到,這是屬於四十二裡莫名其妙的一種文化,萬事皆可開盤。

不過也就是賭一杯奶茶,一頓午飯什麼的,怡情而已。

或許是他這個老闆一直以來各種算無遺策的影響,四十二公司裡有一種奇怪的價值觀,對於判斷能力的崇拜,就是透過一系列已知資訊,加上自己的權衡,判斷事物的執行方向,能不能解決問題另說。

說起來和人工智慧也是差不多的邏輯,判斷失誤要麼說明自己的資訊條件獲取不夠充分,要麼就是“演算法”還有待改進,這種潛意識的磨練滲透進四十二員工工作和生活之中,甚至細微到拿老闆輸入的第一個關鍵詞來進行一場博弈。

“我不是自己想看,是想看系統怎麼看……算了,你們隨意吧。”陸啟也懶得解釋了。

很快在《第二人生》的捏人系統介面中各項引數開始被人工智慧系統改變,最終生成了一個金髮碧眼大波浪,前凸後翹高跟鞋的女士形象。

晚禮服,流蘇裙,煙燻妝,烈焰紅唇。

因為目前美術資源量完成得還不夠,陸啟也不苛求多樣性,只是想看一看機器的審美有沒有出現重大偏差而已。

“emmm……”陸啟仔細觀察了一下道:“其實還是有些對性感的刻板印象,也不是所有性感都非得是這個標準。”

“透過搜索引擎鍛鍊的嘛,肯定是更加偏向大眾審美的。”陳教授解釋道。

“有沒有可能形成屬於它個性化的,獨特的情趣呢?”

“陸總,您現在是突然之間又提了個新需求麼。”陳教授吞了口口水。

“不是,別怕,當我沒說。”

要求人工智慧開始有自己的X癖,這個確實科幻了點兒。

陸啟又重新生成了幾次,隨著次數的增多,同樣的關鍵詞也開始有了差異,有的還很明顯。

但好消息是,基本上都是可以歸納到大眾對性感一詞的認知中,而且整體來說都很好看,屬於美女範疇,有的比自己在江戶時候嘗試捏臉捏出來的形象還漂亮些。

他又連續輸入了其他幾個關鍵詞,也得到了相當不錯的反饋。

繼續強化學習,保持每天高強度看片兒的話,其準確度還能提升,而江戶的策劃們也可以設定和細化更多的關鍵詞,乃至關鍵片語,便是好些個詞搭配著來。

“好東西啊。”陸啟點頭讚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