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挖出一個大坑,把老虎的屍體給埋了。

她不缺吃的,也不想嚐嚐百獸之王是什麼味道,只想趕緊把這具正在腐爛的巨大屍體埋掉,再不埋到地下去,全秦淮區的蒼蠅都會聚過來開嗡嗡大會。

夏天什麼最討厭?

第一是蚊子,第二是蒼蠅。

白楊這樣的現代人肯定無法想象什麼叫夏蚊成雷,這場面只在中學語文課上沈復寫的《童趣》中見過。

而半夏一個經常鑽草窠的人,有時迎面看到黑壓壓一片蚊子,把衣服矇住頭臉轉身就跑。

當她把最後一鍬泥土壓實壓平,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半夏給那頭孟加拉虎堆了一個小小的墳塋,距離11號樓不遠,幹掉這頭老虎,秦淮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再出現第二頭孟加拉虎,因為孟加拉虎領地範圍極大,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另一頭虎至少也該在浦口區,甚至在滁州市都說不定。

做完這一切,她兩條胳膊痠痛得抬都抬不起來了。

“手好酸,我今天一整天都在挖坑,只靠一把工兵鏟太費勁了。”半夏嘆了口氣,“BG4MXH,你什麼時候能給我送一臺挖掘機過來呀?”

“挖掘機要怎麼送?”白楊白眼一翻,“時間膠囊又不是萬能的,我到哪兒去找能塞得下挖掘機的膠囊?市面上能買到規格最大的時間膠囊也就幾十釐米長度,再大那就不叫時間膠囊,是保險箱啦,OVER.”

“那就搞一個超——大的保險箱,把挖掘機裝進去!我相信你,你可以辦到的!”

“那麼大的保險箱買不到,得找廠商訂製。”白楊說,“要花好多錢,我們沒那麼多錢,OVER.”

“你可是在拯救世界誒少年!你可以找那個那個……銀……”

“銀行,OVER.”

“對,銀行,找銀行要錢!”半夏說,“要一百萬,夠不夠?不夠的話,就要一千萬。”

“你是讓我去搶銀行嗎?大小姐,我只是個窮困潦倒的高中生,直接走進銀行打劫,我會被營業員嘲笑的。”白楊說,“拯救世界又怎麼樣?再說,造一個能把挖掘機開進去的保險箱,那玩意起碼得有幾十噸重,需要重型直升機來吊運,把它埋進地下,你一個人也挖不出來,所以你得需要一架重型直升機,那我們得再造一個保險箱把直升機也放進去,然後吊運這個保險箱我們需要更重型的直升機,沒完沒了,OVER.”

“哦……”

女孩蹲在椅子上,撅起嘴巴。

時間膠囊的極限究竟在哪兒,白楊目前沒有摸到,但無論是他還是老爹他們都清楚這東西肯定不是萬能的,大過濾器不是傻子,你一艘小舢板可以嘗試偷渡,但一艘郵輪也想偷渡就是當人家瞎。

在白楊看來,第一個侷限時間膠囊的因素肯定是大小。

時間膠囊可以適當放大,但不能無限放大。

當它大到什麼地步的時候,就一定會被大過濾器發現呢?

時光慢遞三定律為他框定了條件,趙博文曾經說,只要符合三定律就能避開大過濾器,你無論想做什麼,都得在它們限定的範圍內輾轉騰挪。

“BG4MSR,我們今天討論了很長時間,決定給你升級一下聯絡手段,OVER.”

那邊怔了一下。

“誒?就是那個那個……影象傳輸?”

“那是另一套系統,這兩套計劃是互相獨立且同時推進的,搭建影象傳輸鏈路可以讓電臺傳輸更多更大的資料,搭建遠端控制系統則是讓你可以在外面的時候保持聯絡。”白楊解釋,“王叔擔任遠端控制系統工程小組組長,我爹擔任影象傳輸系統工程小組組長,OVER.”

“哇。”女孩有些驚歎,“陣仗好大呀,遠端控制系統工程小組有哪些人?影象傳輸系統工程小組又有哪些人?”

“遠端控制系統工程小組一共有兩個人。”白楊回答,“組長是王叔,組員是我。”

“影象傳輸系統工程小組呢?”

“也是兩個人,OVER.”

“組長是你爸,那組員呢?”

“還是我,OVER.”

三個人湊出兩支小組出來,不得不說逆轉未來拯救世界業餘無線電緊急通聯指揮部名字長人手短,充分體現了基層組織一人幹活兩人看的特性。

“這豈不是說我能看到你那邊的世界了?”半夏興奮起來,“太棒了,2019年的南京市!2019年的!你能拍給我看麼?”

“當然可以,同樣我們也需要你把2040年的南京市拍給我們看,OVER.”白楊回答。

“沒問題!”女孩拍案而起,“你想看什麼我就給你拍什麼……不過搭建這兩個系統會不會很難?”

她的聲音忽然又低了下去。

“我能辦到嗎?”

“具體方案我們還在研究,我們會遵循三個基本宗旨,第一個是簡單,必須要簡單到你能上手操作,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復雜程度太高的方案一律排除,第二個是穩定,所使用的元件必須要在二十年後仍然能正常工作,第三個是安全,不能干擾725電臺自身的正常執行。”白楊詳細地向她說明,“會有專家為你全程提供技術支持,大小姐你儘管放心,能包辦的我們全部都為你搞定,OVER.”

·

·

·

翌日。

10月27日,是週日。

當白楊起床時王寧和老爹已經在客廳裡吵上了,他懶洋洋地拎著牙刷毛巾走進衛生間,聽到外面在激烈地爭論。

“你究竟用過沒?”

“用過啊,我點名時還特麼是主控呢,頻率439.675,下差9,亞音88.5,我記得清清楚楚。”

“它是純模還是數模?”

“這不對,這百分之百不對,你有圖紙麼?找個圖紙來看看!”

“媽的這老古董現在到哪兒去找圖紙?”

“上群裡問問。”

“誰有這東西?”

“TZM有沒有?要不問問STD……那屌人不是向來啥都有嗎……”

白楊洗漱完畢,出來吃早飯,和兩人打了個招呼。

老王和老爹朝他點了點頭,道了聲中午好,轉頭接著爭論。

“喏喏,我找到一張,你看看是不是……”

“這東西就是鬼扯。”

桌上擺著豆漿和燒麥,老媽已經外出買菜去了,白楊坐下來摸摸杯子,豆漿有些涼了,他喝了一口,視線往沙發那邊一瞥,注意到王寧腳邊擺著一隻泡沫箱子,箱子上放著一臺熟悉的黑色業餘無線電短波臺。

I725。

他脫口而出:“725?你們又搞來一臺725?”

“從同行手裡收的二手貨。”王寧點點頭,“用來做模擬用的實驗機。”

就像是在航天工程中,地面上向來得必備一臺和任務機一模一樣的備份機,萬一天上的任務機出了毛病,人們可以立即在備份機上模擬解決方案,王寧抱的是同樣的心思,有什麼辦法先在這臺無關緊要的725電臺上實驗,確認安全可行,再搬到BG4MSR的電臺上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注意,此時的王寧和白震都尚未意識到白楊和BG4MSR使用的是同一臺725,這個關鍵點要等趙博文回來才會被發現,雖然老王老白都知道BG4MSR用的也是I725電臺,型號與白楊相同,但作為老HAM的豐富經驗反而造成了誤判,在他們眼中,I725委實是太經典的業餘電臺,光南京市裡保有的拐兩五存量就兩隻手數不過來了,這東西就像是諾基亞1100,你手裡有一部諾基亞,和你打電話的人手裡也有一部諾基亞,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白楊捏起一隻燒麥塞進嘴裡,嘴裡嚼著涼燒麥,含糊不清地問:“接下來該做什麼?”

“接下來要搞一臺中繼。”王寧說。

“要讓BG4MSR先搞到一臺模擬中繼。”白震點點頭,“我們才能根據她找到的型號,去買一臺一模一樣的。”

“中繼能透過時間膠囊送過去嗎?”白楊問。

“恐怕很難,純模擬的中繼臺體積有點大,你見過那東西麼?”王寧用雙手比劃著,“它有桌上型電腦的電腦主機那麼大,鐵殼子,重量相當沉,沒有時間膠囊能放下。”

“試試定做一個?”

“你想找人用鋼管做一個時間膠囊?”王寧忖度了一下,“首先就很難找到這麼粗的鋼管,市面上好找的無縫鋼管直徑基本上是幾釐米十幾釐米,想要把中繼臺塞進去,直徑起碼要超過三十釐米,這差不多跟輸油管道一樣粗……這麼粗得用焊管焊一個膠囊出來,你知道有多重嗎?”

“多重?”

“少說四十公斤。”王寧回答,“四十多公斤重的膠囊,光溜溜的碩大一個圓筒子,你怎麼搬運?搬都搬不動,更遑論什麼遵循雙盲原則,不為所人知地埋藏起來了。”

白楊窒住了。

他也難免犯些忽略實際操作性的低階錯誤。

“太複雜的計劃我們作為Plan B,備選方案。”老爹說,“其實中繼臺這個東西,她在那邊找比我們送過去更方便,因為中繼不容易壞,而且沒人要。”

“南京的中繼在哪兒?”白楊問。

老爹和老王同時往窗外一指,視線越過層層疊疊的居民樓。

“不遠,就在紫金山上。”

·

·

·

“哎?紫金山上?”

半夏有點驚訝。

“對,它在紫金山上。”白楊說,“中繼臺一般都設在高處,比如說山上,南京的430M中繼就設在紫金山上,OVER.”

“二十年過去了,它還沒壞嗎?”

“根據王叔和我爹的說法,他們說中繼這東西相當耐操,本來的工作環境就是沒人管的,而且還沒有蓄電池,所以不容易壞。”白楊撓撓頭,“而且這東西也沒啥價值,不引人注目,你大機率能找到,OVER.”

他在面前展開一張潦草的地圖。

地圖是王寧給他畫的,上面是中繼臺的具體位置。

白楊把它轉過來轉過去,最後開啟手機上的高德地圖,王寧這地圖比高德地圖還缺德。

他一邊看地圖一邊向BG4MSR交代,叮囑她要找到一根棒子——不是韓國人,是天線,準確地說是中繼的天線。

半夏在那頭“嗯嗯嗯嗯嗯嗯”。

逆轉未來拯救世界業餘無線電緊急通聯指揮部決定用接下來一週的時間給半夏的通訊手段完成升級,把一臺固定的業餘電臺變成具有拍照功能的行動電話,一旦升級完成,半夏就能往這頭傳輸大量影象資料,白楊等人將可以直面那個毀滅的世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