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依託“幽靈天淵”生存的妖族,與神域之間的關係,其實頗為微妙。

看似風平浪靜之下,未必沒有暗潮洶湧。

但地級及以下的“幽靈天淵”所蘊養之二、三流妖族,向來規矩得很,不敢造次。

因為古今道術對比,真一境之於元嬰境,冥心境之於化神返虛之境,修為戰力遠遠勝過。若是不奉號令,諸如方國國主、對應等級的觀察使出手,輕易就能將其滅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說微妙之處,不過是在繳足供奉、唯命是從的基礎上,有一些吞噬凡國生靈血食的擦邊行為。

古今數萬載,七大神域,數十次妖亂,無不是天級“幽靈天淵”所滋養的上古大族,天妖之身,鋌而走險發動。

從實力上看。

到了天妖層次,雖然道術距離人元境大能依舊遠遠不及;但是這一步上,妖族卻是多出了吞噬上古先祖遺骸、滋潤本身的手段。

或許戰力依舊較人元大能略遜一籌,但是已經有了博弈的本錢。

至於更高層次的天元境存在,此等人物,青冥大世界中不過寥寥數人。若非事涉一界興衰、成道大業,不會輕易出手。

否則,對其證道之路大有關礙。

另一方面,此等天妖也是有著充分的行事動機。

天妖層次再往上,便是經過九道天劫,成就妖祖之身,駐世千餘載後,飛昇天外。

若是透過自身修煉,成就這一步,神域並不會干涉,絕沒有出於忌憚,提前打壓的說法。甚至,那些自身底蘊極厚,突破希望甚大的天妖,竟能得到和神域大能平輩論交、朋友相稱的緣分。

但是另外一種情形——

那就是這一大天妖,後天戰力乃是透過祖先遺澤補足;單論本人根性,未必能稱上佳。

此等天妖,若是按部就班的修煉,那麼九劫成道、成就妖祖的機緣,就十分渺茫了。

只有另出奇兵險著。

考其情形,大約三種:

其一,大血祭之法。所血祭者不是尋常生靈,而是修道者;尤其是功行精純的人修。血祭規模,往往以整座城池,整座宗門為限。

其二,吞噬合併隸屬別族的幽靈天淵,令本族天淵進一步充盈極盛。

其三,尋找實力足夠強勁的對手鬥法比拼,以力證道。

毋庸諱言,這三種方法,都是對現行秩序的極大破壞。

古今載籍所記錄的三十餘次天妖之亂,其中有十七八次,以為亂天妖被斬殺而告終;另有八九次,妖亂很快被控制平復,但是並沒有誅殺首惡的記載;又有六七次,妖亂拓展到相當規模,迫得所屬神域之中,數位人元境大能聯手,封鎖控制。

局面向何處演化,首先取決於作亂天妖和鎮守天級幽靈天淵的人元境大能,第一次試探性交手時,高下如何。

弱者,斬之無疑。

若那天妖的實力有可能對人元境大能造成威脅,那是否強勢鎮壓,就要取決於當時神域中人元境大能的道念、心性、利弊抉擇。

因為到了這一層次,若是一對一不能拿下,那麼就算是聯手對敵,也難以阻其遁走。

漫漫道途,成就至臨門一腳的程度,頗為不易。

不願冒些微風險,也是人之常情。

值得一提的是,古今以降,有三位天妖,勢大難制,天賦異稟,又或者是先祖遺澤過於豐厚。與人元境大能一對一交手,竟能不落下風。

對於冥心境以上的修者而言,這三大天妖,聲名如雷貫耳。

三人結局,也截然不同。

其中一位,以鬥戰為主,劫掠吞併幽靈天淵為輔,積累了足夠資糧。但是他個人努力雖已做到極致,可惜先天資質卻略遜了一些,並未扛過第九道天劫,終於身死道消。

另外一位,所行之路與前者相同,只是主次顛倒。他也是八萬年來唯一一個“成功”先例——循規蹈矩修煉機會渺茫,透過挑戰神域權威充實底蘊,最後經歷妖劫,成為妖祖,逍遙而去。

最後一位,其底蘊戰力較前二人尤其勝過,屢得奇緣,族中底蘊亦無比豐厚。雖然悟道之資質平平,但是在鬥戰上卻有著匪夷所思的天賦,行事霸道絕倫。更是古往今來僅有的一位和人元境大能交手,隱隱然能取得上風的天妖,堪稱不可思議的奇蹟。

若他走上和前兩位相似的道路,說不定當時人元境大能,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他去了。

但是此人行事過於悍厲激進,竟欲血祭三十四方國一千八百宗門,荼毒半洲。

最終,北玄神域的一位天元境大能,冒著承受青冥大世界業力干擾、有礙證道的風險,出手將其滅殺。

可謂亢龍有悔,過剛必折。

此時,斷峰山谷之中。

澹臺洵思索良久,道:“本人忝任一洲洲牧,手持‘洲界印’。若是洲陸結界被打破,必然能夠生出感應。若是結界完好無損,有天妖越界而來,神域中的諸位大能,必能在第一時間知曉,趕到這裡。”

七大神域,對於天妖脫離所主天淵,跨洲陸而行,都有著極為精密的把控。想要隔洲作亂,幾乎不可能。

古往今來三十餘次天妖之亂,無一不是在幽靈天淵所屬的原始洲陸發動。

眼下整個正元洲陸,沒有一處“天級”幽靈天淵。

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倘若真是天妖作亂,這就是開天闢地以來頭一回。

澹臺洵略一思忖,以為還是要謹慎為上。

將不遠處馮紫英等人喚來,吩咐道:“門中諸位妙諦境長老,各自護佑弟子,安定人心。令各自返歸洞府,封閉門戶。”

馮紫英、任清平、黃永圖等幾位副掌門、長老,望及天上異象之變,面色凝重之餘,倒也把持得住。

他們念頭十分簡單。

若果真是天妖之亂,那麼這傳說中與人元大能等量齊觀的存在,不至於來攻打一個小小的鑄劍門。

若天妖親自出手,選擇的目標,多半是部洲許道大會,地級觀察點,至少也是規模較大的方國。

這裡有三位冥心真人護持,必然十分安全。

馮紫英連聲領命,略一猶豫,言道:“眼下本門雲掌門深居閉關,或許未必知曉外間變故。由他來主持局面,門中弟子勢必更為服膺。”

澹臺洵望了明長青一眼,面無表情道:“可。”

馮紫英、任清平等人,領命而去。

同時,黃竹風往自己右臂,自上而下第三枚“鐵錘”圖形處,用力一捺。

一道細微光華閃爍,一根甚是粗大、六尺長短的竹棍,被他持在手中。

然後黃竹風左手持“棍”,一抹一推。

楚寧定睛一望。

這才辨明,這其實並非“竹棍”,而是一柄竹傘。只是此傘的傘身,是一面完全透明的白膜,傘骨更是細若髮絲,幾部可見。

竹傘推起,然後傘面奇蹟般的漲大,將他自己、澹臺洵、明長青、楚寧,青霞先生,以及尚未離去的楚楚、秦秦等人,一同覆蓋在內。

楚寧立刻生出一道感應。

這柄傘,彷彿是一道單面玻璃。自己依舊可以仰望天中雲象變化;但是自上而下,無論目力觀察,還是神識感應,都只能見到一片碧水青山而已。

這是先為不敗,以靜制動的策略。

又過了一刻鍾,西南方向,果然有六七個人影,不緊不慢飄蕩過來。

甚而隱約能夠聽見人物對話聲。

這聲音,原本十分細微;但是經由這竹傘法寶收納,竟十分清晰,宛在身前。

“不知鑄劍門所藏,較之白星宗,孰多孰少?”

“孰多孰少,早已定下分兵,又能如何?”

“若是將此地洗劫一空,四弟晉升元嬰境界,也就指日可待了。”

又有一道沉厚老練的聲音響起:

“在六叔祖解決觀察使沈周之前,你等不可輕舉妄動。”

楚寧十分詫異。

空中飄蕩的諸位,有一位正是十餘日有過一面之緣的五色蜥蜴一族,蚩長生。其餘數人,顯然是其同族。

五色蜥蜴一族作亂?

青霞先生顯然是十分詫異,轉身道:“是屬下的疏失。”

黃竹風搖頭道:“不幹你事。”

並非天妖境界的中下妖部作亂……這就像有人故意要用頭顱往石頭上撞,就是他自己,也絕不可能猜到;更別說有所防備。

看來是虛驚一場。

黃竹風縱起遁光,向上一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