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聲四起。

這枚金珠,有打通上下、有教無類的妙意。

雖然楚寧眼下道行極低,但是卻自然明白,這是一篇千字長短的道術密文。

一百多雙目光,牢牢盯住楚寧掌心。

不過,作為近乎道境的萬古巨擘,定力過人不說,行事也講體面。

既然靈體狀態下,註定無法強爭;數息之後,此起彼伏的贊譽聲、道賀聲便接踵而至。

楚寧打起精神,一一對答。

忽然,有一人上前一步,大聲道:“道友可是得了《至尊行述》殘篇?”

楚寧不知《至尊行述》為何物,含糊應道:“確然得了六七頁前古遺篇,從中受到啟發。”

登時,周圍之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六七頁?”

另有一人,高聲嘆息道:“早就有所耳聞。四百謎題之中,《陣門》、《圖形》兩關,過於艱深不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偈語》、《聲律》兩關,並非直抒道意。而是孔陸道尊遊歷世間之時的所見所聞,其暗合玄機者,適逢其會,採擷成文。”

附和之聲四起。

不一會,楚寧聽明白了。

記載孔陸大道尊一言一行的《至尊行述》,乃是孔陸大道尊大弟子明虛道尊侍師之時,隨時紀錄,當時便有流傳。

只是後來傳說此卷暗合天機,孔陸大道尊下令銷燬,僅有極少數殘卷存世。

八萬年來所破解的十三道偈語,便有九道疑似是從《至尊行述》殘篇中得到的線索。

一人上前,對楚寧道:“不知道友所得殘卷之上,關於這一道偈語的因果是如何記載?道友可方便說出,讓我等一飽耳福?”

楚寧微一沉吟,道:“自無不可。”

“這是當年孔陸大道尊遊歷凡塵俗世,不知哪一洲哪一域,豪強並起,戰作一團。有一位年輕的首領,名為孫笨。承先父之遺志,又得到一位極有韜略的摯友——周瑜襄助,義結金蘭,最終立下一國基業。”

“這十六個字,正是這位孫笨興兵誓師之時豪興之言,適逢其會,卻為大道尊雲中聽聞。”

環繞楚寧的各位人元境大能,都是一副大開眼界的神色。

忽有一人介面道:“孔陸大道尊以此事為偈語,必然大有深意。以吾觀之,此人之姓名‘孫笨’,當真有玄機妙理。仔細品察,味道無窮。”

立刻有人贊同:“道友之言極是。”

“二萬餘載之前,上明洲陸有一位同道破境之時,起道號五拙子;七千年前,玄淵洲陸有一位同道,起道號大愚先生。其中意蘊,與‘孫笨’二字相同。”

“只是五拙也好,大愚也罷,雖有守拙復樸的妙意,到底還藏了一份妙境自得的機心。”

“不若這活脫脫一個‘笨’字,返璞歸真,打通上下,打通雅俗,打通名相分別,何其痛快!凡人中有如此慧心者,當真可敬可怖。”

眾人盡皆稱善。

一人踏出一步,讚道:

“名勝愚拙更解空。”

又一人連連頷首,笑道:

“破妄去執性相同。”

楚寧身畔,一位大能連連拊掌,笑呵呵道:

“山河大地知多少。”

他話音一落,立刻就有人介面道:

“盡歸明月與清風。”

四句盡,眾人歡喜稱讚。

起頭一句的那人,道:“立下此偈,當有一名。”

數人聞言,一齊低頭思索。

結句的那位卻輕笑一聲,道:“苦心思慮,豈不是違了此偈本意?因其緣由,名為《笨說》便可。”

他身畔一人,搖頭道:“《笨說》尤有些端著;不若《說笨》,更親切通透。”

一眾大能,盡皆稱善。

楚寧徹底繃不住了,笑的前仰後合。

這就是人元大能的“通明慧心”嗎?

當真是恐怖如斯!

但無心插柳,這大笑,卻更令在場諸位大能心折。

他們都聽得出來,楚寧的笑,並非破解了偈語,得到一篇《道經》的歡喜。

這是純出天然,聽聞諸位關於“孫笨”之名的解空論之後,發自內心的痛快笑意。

眾大能捫心自問:若易地而處,自己做不到如此地步——

將天大機緣拋在一旁,道心之中,一任自然!

難怪此人有此福分。

靈光一閃,楚寧忽然有了主意。

他朝著四下一陣拱手,朗聲道:“某計較已定。這一卷真經,當與諸位分享。”

一語落下,石破天驚。

方才還是言笑晏晏的太閣之上,瞬間變作深谷般寂靜。

楚寧悠悠道:“孔陸大道尊立下太閣逍遙會,豈不是為了吾等這般屹立於一界巔峰的人物,能夠打破現實中的利益關聯,向道而行?”

“再者說《道經》本是道術大宗,並非具體的神通絕學。各自觀之,隨悟性機緣不同,所得想來也大有分別。”

楚寧心理素質極佳,又兩世為人。潛在心理優勢,並不比這些當世大能為小。此刻心中的緊張徹底散去,發揮所長侃侃而談,果然是如假包換的高人風采。

“道友高義。”

“道友境界高遠。”

“道友念頭通達純明,吾不及也。”

一眾人元大能,齊對楚寧,深深一拜!

饒是楚寧心性再佳,也感到十分愜意,一種走向人生巔峰的感覺油然而生。

穩住心神,楚寧微微一笑,道:“且慢言謝。某尚有一事,勞煩就近方便的道友,助上一臂之力。”

立刻有人言道:“道友直言無妨。”

楚寧悠悠道:“半月之前,某偶然經過正元洲陸龍武方國鑄劍門,見此宗正經歷一場入門試。當中有一年輕弟子,姓楚名寧,資質欠佳,落選於試。”

“但某卻以為此子頭角崢嶸,前途遠大;氣運幽遠高妙,兼與本人性相極為相合,便有援引入門之意。”

“只是本人身處密修法門之中,二百年內,不宜與之相見。所以,要勞煩哪一位就近的道友,加以照料。”

話音一落,只聽一人道:“正元洲陸龍武方國麼……好說。如我並未記錯,龍武方國治下諸宗,入門試並未結束。五日後便是‘特選會’,叫他去報名便是。”

他身畔之人笑呵呵道:“單留下姓名,只恐巧合。道友雖不宜與之見面,但以‘攝夢法’傳下一句口信,方才妥當。”

楚寧抿嘴笑道:“道友所慮甚是。我傳他一句口令:‘林黛玉倒拔垂楊柳;薛寶釵拳打鎮關西。’道友遣使問出上句,若有人對出下句,又姓名相同,便是某所寄託之人了。”

那人唸誦兩遍,詫道:“這兩個力士的姓名,倒也……別緻。不過生僻些也好,不虞被人冒認了。”

他身後一人道:“這有何奇。許是孕婦妊娠之時,庸醫誤斷男女,提前登名入譜。誕下孩兒後,男子女名,女子男名,便雌雄莫辨。”

一番周折,終於大功告成,楚寧十分滿意,笑逐顏開。

心意一動,“逍遙令”浮現掌心。

他原本還擔心自己的逍遙令形狀標新立異,會引起不必要的關注。但是此物浮現出來,卻已然化作和眾人一般的玉笏之形。

太閣之上,所有人皆是靈體,無論是物物傳遞,還是道術傳承,皆透過這枚逍遙令為媒介完成。

楚寧心中早有確切感應,他境界雖低,卻無礙於此寶之發動。

心中字跡凝形,傳渡於這玉笏之上。

所有人依次上前,取自家玉笏與楚寧之符作一觸碰,自然得法而去。

傳法已訖,一眾大能再三致謝。

一人言道:“道友所得《至尊行述》有七八頁之多,想來所得啟發之偈語,絕非這一句。一月之後,吾等拭目以待。”

太閣之上這道“四百謎”玉璧,每月激發一道之後,所有影象文字便立刻暗淡,唯有下次赴會,方能復原。

楚寧微笑不語。

隨後,他沿著玉璧走過,將四部之謎從頭到尾觀覽一遍。

已經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縱然心中波瀾無限,但楚寧神情淡定。

所謂偈語類,除了這兩大類遊戲臺詞佔了大多數,剩下的都是耳熟能詳的名言集句。

所謂“陣門”類……

令人意想不到。

竟是中國象棋的殘局殺法。

第一局便是大名鼎鼎的“馬躍檀溪”,曾經因路邊棋攤騙了重慶大學生一萬元學費而名噪一時。

青冥大世界,只存在圍棋,稱之為“弈”,並無象棋。

否則,以人元境大能的推算能力,破解易如反掌。

可是,在不知道運子規則的前提下,前後至少數十步的精妙殘局,卻是決計不可能碰巧走對的。

再看,所謂“圖形”類……

盡是古今經典戰役的行軍出陣圖。

從長平之戰。鉅鹿之戰。漠北之戰;

到四渡赤水,淮海戰役。

亞歷山大東征,斯大林格勒戰役……

古今百戰經典,莫不囊括。

只是圖中只標示了一方的行軍路線,另外一半,卻隱去了以待後人補足。

這就是所謂“圖形”的考驗了。

作為資深軍迷的楚寧,對其如數家珍。

至於最後的“聲律”類,顧名思義,乃是為辭譜曲,填補宮商律呂譜。

撲面而來,開宗明義第一首,其摯愛親切,猶在那“偈語”一門的臺詞之上——

因為,這是楚寧每天早上六點的起床鈴聲,聽了何止千遍。

恍如隔世,兩界回眸的時空距離,被瞬間拉近。

情難自禁,楚寧心中默默詠唱:

“……

我等的船還不來

我等的人還不明白

寂寞默默沉沒沉入海

未來不在我還在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