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許多鄉親父老,其他街角的老百姓,聽到此地發生的事情,紛紛圍了過來。

好奇地打量著劉家府邸。

劉家府邸被圍得水洩不通,不少百姓想要入門而不得。

便好奇地詢問旁邊的人。

“這裡所謂何事?難道劉姥爺真被抄家了?”

其他人也小聲地議論。

“抄不抄家我們還不清楚,但聽說劉老爺可是殺了不少人,這些人全都埋在了後院一個井裡,現在官府的人進去裡面搜查。”

“這劉老爺遭報應了?”

“那當然,好幾人進去之後都說裡面太悽慘了,那口井可是挖出了十幾具白骨,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年。”

“竟然如此可怕?”

“要不然為什麼新來的官府,會抄他們的家不是沒道理的,得不義之財,就他娘的該死。”

“那抄得好,真是大快人心,這個劉老爺壞事做盡,就該有人來收拾他。”

百姓越討論到後面,越拍手叫好。

他們原本就討厭這個劉老爺,仗著自己有點財,官場有點人,外面有幾畝地,於是為非作歹。

鄉親鄰里無不是受他的氣。

許多人都盼望著他們趕快招災,但官官相衛,加上他又買通了官府的人,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就在他們七嘴八舌,想要進一步瞭解裡面發生的事情。

這時候有不少人走了出來。

“這劉老爺終於有天收了!”

“他們就該殺!這樣的人有何臉面存在世上?”

那些出來的人個個都義憤填膺,不斷罵這個劉府,甚至有人拍手叫好,只是沒有看到劉老爺當場被殺,表示遺憾。

而外面的人則一臉茫然。

“快說說裡面到底發生了啥事?”

一人忍不住地問道。

其他從裡面出來的人,這才將事情大概說了出來:“這個劉老爺殺了好多人,他家的水井,庭院滿是屍體,就連一鏟子鏟下去,周圍的空地都是屍體,這天殺的傢伙。”

甚至有人把裡面描繪成地獄。

劉姥爺一家人都是窮兇極惡之輩,作奸犯科,虐待奴僕,壞事做盡。

聽得外面的百姓不由得氣憤。

個個都在喊打喊殺。

當席明達走了出來,便見到了憤怒的群眾,個個都恨不得上前絞死劉老爺一家。

那場面可是相當地壯觀。

畢竟百姓被地主壓榨了許久,他們從心底裡就痛恨地主官員。

席明達壓壓手,接著才鄭重地說道:“他們證據確鑿,死刑是在所難免的,請大家放心,咱們中聯邦可會還大家一個公道!”

許多人聽聞立刻拍掌叫好。

之後劉姥爺一家就被押走了,他們全都由囚車拉走。

街道兩旁的百姓個個怒目圓睜,眾人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你這天殺的狗賊,現在天來收拾你!”

“下地獄去了!”

不少人直接在街邊撿到一些泥巴,向他扔了過去。

各種爛菜葉,狗屎,石頭,幾乎能扔的都扔了。

囚車剛剛運沒多久,整輛車就沾滿了髒兮兮的東西,看起來惡臭無比,而劉姥爺一家也個個頭破血流。

押送他們的士兵也同樣無故遭了災。

只能苦笑不已,之後阻止老百姓的瘋狂行為,要不然人還沒送到衙門,就已經死翹翹了。

隨後衙門大堂上。

已是人山人海,早就把這裡裡外外圍了個水洩不通。

隨後席明達直接做出了裁決,“殺人者填命!家產充公且用於撫卹死難者家屬。”

然後便是詳細公佈處罰細則。

基本上槍斃優先,所有殺人者都要償命,就連他的家眷相同,他們的府邸將會充公,改造成大善堂。

至於錢財,用於安撫死亡者家屬,還有一部分流入給嶽州府市政,用於城市道路的修建,民房的修繕。

原本百姓只是單純地拍手叫好。

看著劉家不得好死。

但現在聽到裡面的內容,更是歡欣鼓舞,因為這些人殺人償命,而且被殺之人家屬還能得到補償。

這事情要是擱在大清。

根本不可能。

即便是官老爺給你判案,殺人者償命,頂多只是讓人賠一條命而已,賠錢?那幾乎不可能。

那些錢基本上充公成了官員的錢袋子。

“青天大老爺!”

“感謝大人,感謝大人,這是小人前世修來的福分呀!”

許多人感恩戴德,特別是有人,裡面的死難者之一有自己的親人。

不由地跪在地上痛哭,跪謝。

隨後事情也就好辦多了,將屍體逐一認領,原本死難者家屬悲傷,但拿到撫卹之後又悲又喜。

此時嶽州城內,這種事情時常發生。

大大小小的官員府邸被抄了家,就連來不及逃跑的官員也都被大審判,殺人者償命,不義之財者充公。

整個嶽州城頓時財政富裕。

就開始的新一輪大基建,除了打造軍事重要的補給點,又在民生方面也作出了巨大努力。

比如修路架橋,修建大量的公廁,水利設施的新建,還開辦醫館,用錢聘請大夫給百姓治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是拿錢,聘請大量人手,整理城市的衛生情況,疏通渠道,處理汙水,減少城市因汙染而患病的機率。

一條條措施深得人心。

失業率也不斷地下降。

關文星在十日之後,瞧瞧整個嶽州城,早已經脫胎換骨,煥然一新,沒有了清朝的那般腐朽。

特別是理髮行業的興盛。

許多百姓在這幾日的治理下,早已經心繫中聯邦。

政務廳幾乎不用頒佈政令剪辮子,百姓們都會主動自己剪,全部都打理成與東海軍一樣的髮型。

以此為榮。

就連那一些打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書生世子。

也都被百姓批評成大清餘孽,甚至露出了嘲諷鄙夷,迫使他們無奈剪起頭髮。

幾日裡,剪辮子的人數佔全城百姓多達七八成。

“看來只有咱們的效率是最高的,這才是一座城該有的樣子。”

他非常滿意現在的狀況。

看到乾淨整潔的百姓,看到一塵不染的街道,看到大量的工人為城市建設而付出。

滿滿的自豪。

可就在他欣賞著整座城池的變化時,一個水兵急急忙忙都跑了過來,“報告,城陵磯有人劫船!”

關文星不由地愣了一下。

“什麼情況?詳細說說。”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