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在九月二十七日向福康安諭示道:“福康安不必前往府城,而要直接進攻林爽文家鄉大裡戈,賊人聞之,自必回顧巢穴眷屬,則諸羅之圍,可不攻而自解,而南路田大莊部,亦必聞風驚潰,紛紛解散,此為聲東擊西之計。”

福康安按照乾隆帝的戰略部署,著手渡海赴臺作戰。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福康安,海蘭察率領廣西,四川清兵五千人,乘坐一百多艘戰船,浩浩蕩蕩。在崇武澳啟程,泛海東渡,日夜兼程。於翌日抵達鹿仔港。

時值大海退潮,無法登陸,十一月初一日登岸。

十一月初四日。福安康命令海蘭察帶領巴圖魯,侍衛二十餘人,奪取哨卡。

初四日黎明。海蘭察帥軍在八卦山發起猛攻。清軍奮勇前進,起義軍潰敗,清軍佔領八卦山。

此時,福安康部署救援諸羅。

挑選駐臺清軍,義民七千多人,與帶來的五千名廣西,四川清兵合編,而後分成五隊,迅速進軍。

初八黎明,大軍在侖仔頂與埋伏在那裡的起義軍展開了激戰,起義軍從竹林,蔗田,村莊內衝殺出來。

福康安率軍猛攻,阻擊起義軍。義民為清軍砍燒竹林,蔗田和茅草房。

海蘭察帶領巴圖魯,侍衛殺入起義軍內,林爽文起義軍死傷慘重,潰不成軍。

清軍乘勝進軍,攻佔海豐莊等地。

當清軍抵達牛稠山時,林爽文率軍一萬多人包圍清軍,海蘭察身先士卒,率軍衝鋒,大開大合,殺出一條血路,奪佔山頭,進擊山後竹柵的敵軍。

起義軍見清軍勢不可擋,紛紛逃竄。福康安率領大軍傍晚冒雨進入諸羅城。城中官民出迎,飢羸無人色,見福至,無不唏噓啜泣,喜其來而悲其亡也。

乾隆帝十二月十四日,見到諸羅解圍的捷報,興奮不已,立即下諭褒獎,“此皆福安康等排程有方,振奮士氣,故能克敵制勝,速奏捷音,這應優加寵錫。福康安海蘭察晉封公爵,各省紅寶石帽頂,四團龍補褂,以示優異。”

~~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

宜蘭變化也是最為劇烈。

貿易部發行公債。用於戰爭,建設,扶持村社合體商行,發展公有商行。

先後建立運輸部,成立公有運輸商行,主要剝離海軍在運輸業的位置,讓其進入戰鬥序列。

之後就是保衛團,農夫們除了耕種,每家每戶都要抽出一丁,用於訓練民兵,學習燧發槍,火繩槍的射擊之法。

就連女民兵也不在少數,不管是哪個族都有。雖然也有一部分女子受著女規的影響。但城破之後,遭受的將是更慘絕人寰的災難。

所以,在紅姊的炮轟下,女子哭哭啼啼被拉了出來練民兵,但大部分學習的都是火器射擊。

每到午時,一處荒田上。

就會有成群結隊的百姓,男女各分一塊,練習燧發槍,火繩槍。

幾十根木樁,被打的支離破碎,綿綿的槍聲不絕於耳。而男子則多了幾項,拼刺刀,練長槍。每天都有上百人在此訓練,戶戶家家輪換訓練。

工兵們也挨家挨戶,在爐灶上。

鑿出一個長長的隧道,幾家幾戶相連接在一起。若是有敵人掃蕩之時,方便藏匿。

此時的宜蘭,城牆也被加高了一丈,並增設了幾門艦炮。看起來緊張兮兮,還有許多支架未拆卸,與城牆相連接,上面能看到工人正在忙碌添磚加瓦。

碼頭上,走私人口的船隊幾乎絕跡。

大部分都是運糧食,生絲,茶葉等等,以及在臺灣北部大雞籠城運來的鐵礦石,幾乎是半個月運來一批。

宜蘭的狀態變化,多少也讓貿易區內的紅毛有些警惕。

許多有內部消息的紅毛,在貿易區內的工廠都撤掉了,將所有的裝置材料搬走,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就連人商鋪,旅館,外資的各行各業,都紛紛撤資。

整個貿易區只剩下空殼的建築,大量的海船離開了此地。只有各國公館還在執行著,但他們也在賭。畢竟這裡政權與大清的大不一樣,更加的合作開明,能夠開放市場。

這可以說是外商流失,一千多個工人失業。

可不到三天的時間內,這些工人全部到了農工互助協會旗下,成立了一個技術協會。

宜蘭負責提供資金,場地,材料,但宜蘭佔有六成股份,剩下則是全體工廠股份。

雖然被佔了這麼多股份,不過工人還是非常熱情。他們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畢竟官方出錢又出力,在大清完全不能想象,即便是全股,那又如何。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直接進入,三叔鄭元傑的鋼鐵廠。

“你這臭小子的主意真不錯,三叔還以為你也拍紅毛的馬屁,讓這些人給鴻毛打工,現在看來,倒是我們賺了。”

三叔嘴上叼著菸斗,看著前幾日建造好的工廠,多少有一絲豪情萬丈。

這個鋼鐵廠佔地有八畝,旁邊是兵工廠,佔地有六畝,還有六畝地大小倉庫。幾乎是兩個足球場的面積大小,已經是宜蘭最大的工業廠房。

此刻工人們又在緊張忙碌的測試著坩堝。除了這個坩堝,還有平爐,上百個工人忙碌不停。

鄭軒饒有興趣觀賞廠房,頗有興奮之色。

這越來越像後世的那些,高耗能低產量的鋼鐵廠,不過放在這個時代,卻是最為犀利的工業。

“這些工人都很好使吧?”此刻鄭軒得意洋洋,“如今其他工人打算在這附近開設新的廠房,有玻璃製造,鐘錶製造,還有麵包工坊,我都批准了,並給他們四萬兩資金…

哦,對了,在這裡不遠處還設立一座造幣廠。大清的貨幣太混亂了,除了元寶就是碎銀,還要用斤稱。沒有西班牙大銀元好用,不然以後貿易非常吃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過來看看好東西吧。”

三叔沒有理會鄭軒得意洋洋的樣子,而叼著菸斗走到了小倉庫,只見裡面擺放著幾尊怪異的虎蹲炮,拍了拍手臂,就把炮抬了起來。

“這炮大約四十五斤,按照你的要求,擴大炮口,約三寸,這是用銅造的。”而後拿出了圓柱形的竹炮彈,“炮彈,裡面與手雷差不多,能拋個二百多步吧。”

鄭軒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像是得到什麼天大寶貝似的,並豎起了大拇指,“三叔,你果然很值錢。”

“此話怎講?”

“要是戴梓還活著,我一定會想方設法把他抓回來。他那顆腦袋能抵千軍萬馬,重金都買不到,可惜康熙不識貨。”鄭軒多少有些無奈的說道。

若這傢伙的發明的28連發槍被採納,說不定乾隆時期的大清,火器遙遙領先於西方十幾年,鴉片戰爭也不會被打得如此難受。

接著鄭軒又問道:“三叔,這樣的炮,大概能造多少架?”

“想屁吃,等工坊建好再說吧。”三叔眼睛都不抬一下,果斷拒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