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清軍團練對戰起義的武昌軍,雙方戰鬥得你死我活,大炮互擂,火器對射。

殺得倒是有模有樣。

而旁邊,納吉與卓文漢300餘人,饒有興趣地觀看起來,猶如隔岸觀火。

時不時地搖頭晃腦。

特別是大炮的命中率,雙方都差得驚人,簡直就是對著空氣亂轟,而雙方還打得不亦樂乎,看著就覺得有些詭異。

卓文漢雙手交叉,不由地吐槽起來:“也不知道打到猴年馬月,打五天保守估計。”

納吉也在一旁點頭,“看來也無需咱們幫忙。”

不到半個時辰。

清軍的第一波攻勢被擊退了。

他們大概陣亡了兩三百人,便匆忙撤退,而姜晟在漢陽府城牆上望著這一幕,氣急敗壞。

曾武也同樣無奈。

這場戰鬥即便他屬於守城一方,也傷亡七八十號人。

雖然之前湖北巡撫花了大價錢訓練武昌軍,但訓練出來的水平,還是盡不如人意,只能說敵我雙方在同等水平較量。

畢竟想要高效率地訓練。

得花錢,而巡撫像是有錢的人嗎?

此時不少守城的士兵身上都掛了彩。

他們一副疲憊的模樣。

曾武看到那三百人不來幫忙,頓時有些氣不打一處來,“你們到底是援軍,還是來看戲的。”

他可是鬱悶壞了。

自己拼死拼活在守住城牆,而這些人居然袖手旁觀,看得到是津津有味。

不由地讓他內心窩火。

卓文漢為了給面子,假裝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們再觀摩你們的戰鬥,總結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跟你們鑲嵌在一起,這就不會越幫越忙了。”

“那你觀摩出什麼東西嗎?”

曾武依舊鬱悶,語氣中帶有一絲慍怒。

卓文漢尷尬起來,總不能說你們打仗太菜了,這就太傷友軍的心,只好謹慎地說道:

“有可圈可點之處,比清軍厲害多了。”

“哼!”曾武依舊柴米不進,“下次你們來守一守,看看你們到底有多厲害。”

說完他便轉身離開。

再也不想理會這些援軍。

卓文漢只能尷尬地笑了一下,“不過也好,讓他們見識真正的戰鬥。”

雖然他只帶了三百人過來,但這一身輕裝備,也有許多厲害的東西,比如輕型的虎蹲炮,炸藥包,線膛步槍都有五十多支,手雷更不用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在中聯邦的觀念中。

輕武裝便是這些易於攜帶的武器,重裝備則屬於野戰炮,艦炮,臼炮,劈山炮,十八連發機炮。

此時的武昌軍。

也有不少是士兵開始吐槽起來,“這些援軍真的是吃屁,咱們打得辛辛苦苦,他們居然躲在一旁隔岸觀火,太氣死人了。”

“難道是想將咱們給打光,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

“看著他們那副樣子,想想就覺得來氣。”

“嘿嘿,將軍說了,下一場戰鬥讓他們來守城。”

“就該如此,咱們拼死拼活,還死了好幾位弟兄,他們卻像無事人那般。”

武昌軍士兵議論紛紛。

個個啃著饅頭,臉上有掛彩的,有沾滿灰的。

而見到光復軍三百人,卻在一旁悠閒地觀看,氣不打一處來,覺得這些友軍真的是欺人太甚。

又過了一日之後。

城牆上又敲響了銅鐘,“對面清軍攻城啦!”

鐺鐺鐺……

一直響個不停,許多武昌軍士兵聽完之後,下意識的拿起燧發槍,火銃,砍刀弓箭。

準備上城牆防守的時候。

曾武直接就攔住他們,“不用去了,讓那群人守著,瞧一瞧他們是怎麼個打法。”

於是武昌軍便停了腳步。

只在一邊隔岸觀火。

倒是卓文漢看著他們的模樣,“他們真的不幫咱們?”

納吉則在一旁無奈地搖頭,“你把人家得罪了,怎麼可能會來幫你,還是省點心,想想怎麼省彈藥,並將他們打退。”

隨後他抬頭望向城外。

江面上此刻大大小小的船隻。

四艘八十噸的沙船,張開了巨大的硬船帆,每一艘船首部還放著一門紅衣大炮。

這已經是清軍最大的船隻了。

其他船隻都是十幾噸級別的漕運船,大量的團練船尾處划著船槳,而清兵們,則在前方拿著火銃,燧發槍。

看起來像是百萬雄師過大江。

實際上,不過是小船的數量多,看起來氣勢如虹而已。

這時候,納吉指著前方那幾艘炮船說道:“優先將這幾艘船給轟掉,其他的小船其次,你們將這一場戰鬥當成實兵演練就可以了。”

隨後三百人,光復軍有秩序地散開。

拿著輕型虎蹲炮的炮手,不斷調節著虎蹲炮的高低,並伸出大拇指,望著遠處的炮船。

估摸他們的距離。

其他人除了拿著火帽槍,還有線膛步槍,專門擊殺高價值的目標。

“實心彈準備!”

一名指揮員大聲地喊道。

接著虎蹲炮就裝上了實心彈。

隨後一聲令下就先開火了,隨後指揮員又大聲地喊道:“檢視實心彈落地的位置!”

隨後眾人便抬頭看著江面上。

此時實心彈大約飛了一百五十多步,有的落入江面上,有的掉進了船上。

有一些清兵被砸死了,身上還冒出了巨大的血口。

一些清兵將領見狀,立刻大聲喊道:“快給老子回擊!”

隨後清兵們忙亂地裝填紅衣大炮。

不過當他們發射的時候,發現命中率極低,畢竟江面上並非風平浪靜。

船在行駛的過程中還搖搖晃晃。

導致紅衣大炮小幅度的搖擺,根本沒有陸地上射得精準。

而且江面潮溼,火藥容易受潮,導致裡面燃燒並不充分。

加上大清王朝對於火藥的配比沒有個統一標準,不像英軍,透過大量的試驗和研究已經找到了黑火藥最大效能的配比。

而大清是依靠熟練工人,透過自己的感覺來配比黑火藥,所以爆炸的效能遠遠低於英軍。

只有兩門大炮實心球砸到了牆根。

而在對面的城牆上。

光復軍臨危不懼,指揮員大聲地喊道:“高爆彈準備……!放!”

咚咚咚……

好幾枚錐形彈體的高爆彈,划著完美的拋物線落入到船上,接著炸裂開來,內建大量的鋼珠也被火藥拋射。

周圍的清兵倒下一片。

就連紅衣大炮的清兵炮手,直接攤在了大炮前,死透了。

其中有一艘船,高爆彈剛好落入到火藥桶邊上,高溫的鋼珠點燃的火藥桶。

接著整艘船發生了劇烈爆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