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二年(1787)。

乾隆帝鑑於常青延誤戰機,在六月二十日就決定由協辦大學士,陝甘總督福康安前往臺灣,替代常青,督辦軍務。

七月二十七日,乾隆帝諭令海蘭察為參贊大臣,護軍統領舒亮,普爾普為領隊大臣,各帶侍衛,章京等二十名前往臺灣,征討林爽文起義軍。

八月初二,乾隆帝又降旨,授福康安為將軍,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綠營兵各兩千名,以及四川士兵兩千名,增援臺灣。

八月二十四日。

福康安上奏摺寫道:“臣尊旨在途拆閱常青等奏摺,知南北兩路官兵尚未得手,所稱兵力不足,似屬實在情形…

現雖有添調的浙澳官兵陸續配渡前往,但該兵丁等尚未出征,恐不能十分得力…

至於柴大紀,力捍孤城,坐困已及兩月,常青雖派蔡攀龍帶兵往援,而兵力不多,亦難即時進剿…

如於府城各營中,撥兵前往救援,而賊人狡計百出,見官兵全集諸羅,又恐乘虛滋攪府城。臣通盤籌劃,所有前奉喻旨徵調的各省官兵八千名,懇請皇上嚴飭各督撫速撥赴閩,聽候呼叫。”

此刻,福康安已在漳泉等地,勒令本地官府,調出林爽文族譜,追查事情原因,等待官兵出發。

~~

到了九月初。

陸續有許多信件發往福州,轉由梅花所,到達東沙島,接而發往宜蘭。

此時大量的訊息彙集在一起,局勢也非常明了。大清正在集結兵力,雖然諭旨增調為八千士兵,但實際來的只有五千人。

不過其他省府雖缺兵,可派了一些錢糧,讓福康安在本地招兵買馬,未登臺之前,就已招募到兩三千勇兵。

泉州漳州等地,水師戰船多達一百多艘,幾乎呼叫三省水師,幾乎以全國之力。

此時,福建等地也開始戒嚴,特別是漳州泉州兩地,大量的民工加緊修建船隻,大量的各種糧食運往此處,彙集在一起,任福康安調動。

福康安在本地監察百官的行為,也讓兩地雞飛狗跳。特別是官老爺,生怕將這位郡王爺得罪。就連福建總督,巡撫也要看其臉色行事,順帶將本省的貿易收緊一些,瓷器布匹食鹽走私之類,也變得有些困難。

東沙島的來往船隻,也少了許多。

原來的三天貿易路線,逐漸向六天貿易路線轉變。而且不時會遭遇水師的盤查,還能碰到好幾艘運糧的沙船,大福船。

鄭軒也直接召集所有人,來一次大型的軍委會議。

參加的也不再是首長幾人,二是包括各個部門,共同商討,軍部騎樓的大房間裡,可是坐滿了好幾些人。

“現在情況怎麼樣?”鄭軒瞧著剛剛坐下的唐藏問道。

唐藏緩了好一會,搖晃著腦袋,“不容樂觀,福建總督巡撫,害怕福康安上摺子參他們一腳,把路抓得嚴。特別是過往船只,生怕是林爽文的起義軍,交的稅也多。”

“他娘的,如今還未成氣候,咱們為什麼不滅了他?”孫無良急性子又上來了。

“不可,你可別看林爽文。他們雖然與南邊的田大莊不是一路人,但能把清軍打得節節敗退,還是有些手段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是我們把這一批清軍打掉了,到時候面對的可就是林爽文,田大莊。一山不容三虎,他們可是想著當皇帝。”

鄭軒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來彭韜寄過來的《軍令》與《委札》,讓大家傳閱一番。

並分析道:“他們已經開始有組織,有規矩,這已經形成了氣候,基本與清兵同等實力,只要沒有人拖後腿,基本就穩勝。”

在場的所有人都瞄了幾眼,裡面就是一大堆軍令,還有軍中禮儀,就連軍隊的職位也與大清相同。

鄭軒又瞧著唐藏問道:“東沙島那邊還剩多少錢銀了?”

“還有一百一十萬兩。”

“全部都用於收購糧食,其他的茶葉瓷器絲綢暫停收購,百姓也是如此,此刻再帶過來就是負擔了。”

唐藏額首,不過還是微微皺著眉頭道:“這糧食不好採購,現整個福建省糧食緊張。雖然到已是豐收之後,但大部分都被清軍徵走了。如今所有的糧都在江浙一帶,連廣東也不多。”

隨後他又敲了一下桌子,思考了片刻道:“其實也是有解決之道,整個福建糧食最多的不在於市集。而在於地主家中,或是糧商手上,他們等大軍赴臺,就高價出售米糧,大撈一筆…

唐某如今有些許眉目,既然要打進大清內部,他們是很好的物件…

如今福建兵力空虛,水師都調了兩輪。水陸提督就三千人,三鎮總兵官,援剿總兵,中路總兵,共六千人,加上福州漳州,建寧,三協副將三千清兵,一萬兩千兵馬都到臺灣…

此刻福建只剩巡撫,七縣七協副將,福寧副協將七千人鎮守,兵力空虛,已是強弩之末…

鄭兄,得給我一個營的兵力,打入福建內部。獨立為戰,依山脈地形建立山寨,佔領一畝三分地,生根發芽,並打通幾個港口,方便運輸。”

唐藏將計劃解釋的詳盡。

並在堪輿圖上將每個經營的位置標記出來,整個福建的兵力部署盡在掌握。

“嗯,可以,儘可能的發展自己的根據地,發動群眾力量,將整個福建道路打通。”

鄭軒敲著桌子說道,接著轉向一邊,問道了一句,“趙會長,能否弄點報社的人進去,做一做宣傳工作。”

“可以,只是鉛字印刷機不夠,只能執筆書寫。”趙會長一本正經的說道,讓人感覺有些書呆子,或者說剛正不阿。

“直接用雕版印刷術吧,方便攜帶,只要帶幾個拓本就行了,報社應該有吧?”鄭軒狐疑的問道。

“我去找找。”趙會長淡淡的回答。

“我也派幾個人去吧,打地主的事情我們老在行,手下那幫人肯定手癢了。”農會的糟老頭哈哈道,是人都喜歡幹抄家的事情。

“婦人呢?”紅姊也開口說道。

“這不是鬧著玩的,要選好藏身地點,要防止被清兵圍剿,弄不好會全軍覆沒。其他暫時先別動,他們的目的先是打通走私口線,我們如今最大的目標,就是先吃下整個臺灣,再緩緩圖之。”鄭軒再一次明確目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