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天助我也!”鄂輝早已經樂開了花,似乎聽到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下面的清兵不知其所以然。

呆頭呆腦。

鄂輝並沒有理會他,自顧自地說道:“只要瑤人起義苗頭做大,把他們推向東邊,這對我們十分有利,比起廣西巡撫張百齡這無用的東西,

瑤人起義還是對我們大有益處,亂民與賊人相鬥,總要兩敗俱傷,如此一來咱們便安全了。”

“那大人咱們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當然是讓起義做大,要不然咱們還怎麼活?”

鄂輝隨手捏起了一些魚食,在自家衙門花園內,將魚食捏碎,撒落到湖面之中,大量的錦鯉緩緩地游過來,不斷在水面撲哧撲哧地吃著魚餌。

鄂輝一邊餵魚一邊說道:

“咱們軍庫有許多陳舊的兵器,讓一些人將這些東西送過去,給這些瑤人起義軍,告訴他們,

如果他們往東打去,咱們就給更多的兵器,錢糧也不是問題。”

那名清兵聽完之後不由得愣了一下。

這簡直就是在滋賊,朝廷非常痛恨起義,如今自己的雲貴總督,居然去資助起義,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大人,確定如此?”

“我的話你還質疑?”

“大人不敢,只是……”

面對他的疑問,鄂輝也沒有生氣,依舊是一邊餵魚,一邊說道:“兩害相權取其輕,驅虎吞狼之計罷了。”

鄂輝一點也沒有將朝廷放在眼裡。

如今的大清王朝名存實亡。

特別是之前京城淪陷,嘉慶皇帝南逃,這一個不好的兆頭開了以後。

所有人都知道,整個大清遲早是要滅亡,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

所以軍權在握的官員,基本上最為吃香,而且他們還假借操練清軍名義,私自募兵。

即便嘉慶皇帝發現了。

朝中的官員還是能壓下來。

而且如今賊人勢大,嘉慶也不會做出臨陣砍將的行為。

清兵準備離開的時候。

鄂輝又叫住了他,“去查查如今廣西巡撫的下落,派兵將他押入大牢,記住我要活人,不要死人。”

他語氣嚴肅地說道。

張百齡對他十分有用,首先他手中掌握著英式操練步兵的法典,而且還擁有龐大的財富。

逃難到貴州省古州廳的張百齡。

此刻正在一個院子內,大口大口地吃著點心,他一路上風塵僕僕。

整個人也消瘦了許多,路上還餓了好幾日,真是作孽,他打算選一塊好的地方,解衣還鄉,隱於世俗。

不久之後一名家丁模樣的人走了過來。

“老爺,馬車已經備好了。”

“收拾一番,就出發吧。”

張百齡隨口說道。

接著他們就乘坐著馬車,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古州廳。

但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在關卡上就被人攔住了,大量的清兵圍住他,“車上何人?”

張百齡滿是疑惑。

便從車內探出了頭,沉聲問道:“你們攔我作甚,可知道我是誰?”

清兵們一臉茫然。

然後派了一人恭恭敬敬地走了過來:“請問大人何人?”

張百齡瞪了他一眼,“撫臺!”

他感覺自己丟臉丟到家了,居然還被這小小的清兵盤問,當年自己是巡撫的時候,這些人無不磕頭跪地。

想想心中一股無名火怒起。

那人微微點頭。

接著朝身後的清兵們喊道:“是他,抓人!”

接著許多清兵便圍了上來,一副真刀真槍的架勢,還有不少人舉起了燧發槍。

張百齡不由得大吃一驚。

“你們這是在做甚?!”

“大人,可要委屈你幾日,咱們總督指名道姓要抓你。”那名清兵恭敬地說道。

但還是讓人直接把張百齡給帶走。

就連他帶過來的貨物,金錢珠寶,全都被充了公,而帶過來的家丁,此刻都跪在了地上。

……

而在另一邊。

鄭軒此刻在平樂府坐鎮。

陳南從外邊走了進來,“思恩府此刻情況不太妙,那裡的官員不斷地貪汙,聽說連瑤人都不放過,

如今那已經出現了起義,府城都已經被攻佔了,而官員們早就卷錢跑路,恐怕城內十分的淒涼。”

鄭軒不由得眉頭緊鎖。

無奈地嘆息一聲。

“看來如今的局勢越來越混亂,這些官員沒有上頭,恐怕是什麼事情都敢做出來,現在惹得一地雞毛,

就拍拍屁股走了,真的該殺。”

原本廣西巡撫還在的時候,這些人還會有所收斂,沒想到桂林府被攻佔之後,局面失控得更加快速。

現在不說別的。

饑民的數量不斷增加,廣西省將近一千幾百萬人口,快要超越兩千萬。

如果全都被官員們搞破產了,他能夠相信,爆發出來的饑荒,絕對會拖垮周圍的省份。

“咱們現在需要派兵嗎?”陳南開口說道,“瑤族人義事情不小,聽說他們可殺瘋了,還搶了許多人的糧。”

鄭軒沉默了一下瑤的搖頭。

站起身來,一邊捶著自己的背,一邊說道:“我們守住這自己一畝三分地,先派人與他們接觸談判,

剩下的是如何考慮將饑民轉移到外面,如今整個廣西,雖然已經進行了下一輪耕種,但土地絕對不夠,

而且人口眾多,單單依靠廣東省的輸送,難以養活這麼多,移民是最好的辦法。”

陳南點頭思索著。

如今的局勢確實如鄭軒所說的那種。

大量的饑民不斷湧入到廣東省,而廣西原本耕地稀少,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口,現在官員又大肆斂財,導致許多人紛紛破產。

這些人流離失所,便開始湧向了梧州府平樂府。

城外面到處都是饑民。

國民軍不斷把他們安排在難民營中,但人數不斷地增加,這速度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畢竟三成的土地種植上了鴉片,導致整個廣西缺糧問題越來越嚴重。

隨後國民軍就著手於遷移計劃。

鄭軒到處巡查,身邊也跟隨著大量的軍官,此時周圍的饑民不斷地湧過來。

“大人,我家小妮子長得俊俏,十鬥大米就可以換的……”

“當然我家孩子,只要九鬥……”

這些饑民一個個地哭天喊地,甚至將自己餓得骨瘦如柴的孩子,都拿出來販賣,只為了換取更多的糧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軒此刻皺起了眉頭。

扭頭問自己的軍官:“你們沒有開設粥廠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