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路海口,一個名叫非禿哈的部落,此刻停靠著不少東北野戰軍的戰船。

當村民和村長都知道了這訊息,不由得大吃一驚,“這說的是真的嗎?這些沙俄居然打了過來。”

“那我們該怎麼辦?這毛子都是一些殺人不眨眼的傢伙,他們見到人能夠打架的絕不說話。”

“要不我們帶著部落逃吧。”

部落村民議論紛紛,七嘴八舌。

他們原本就是弱勢的一方,根本幹不過帶著燧發槍的沙俄入侵軍。

逃命是最好的辦法,至少能躲過此劫,等到事態平靜了,再回來部落。

赫哲巴樂只是義憤填膺,“難道你們不想反抗嗎?不想將他們擊退嗎?”

非禿哈的部落首領烏拉姆。

滿臉苦澀道:“我們也想,但咱們無論如何都幹不過對面的毛子,他們不僅長得就壯實,而且還有那種噴火的管子,咱們怎麼可能打得贏他們?”

赫哲巴樂立刻反駁:“我們不是還有東北野戰軍,難道你忘了他們的存在?”

“可人數太過於稀少了,這感覺非常玄。”

“那你想想,他們給你這麼多援助,教你們耕種,讓你們有大船捕魚,現在就想拍拍屁股走人,

等到這些毛子過來,你們的好寶貝全都沒了,可能土地也沒了。”

赫哲巴樂越說越氣。

覺得這些人就是慫。

不過說實際一些,他其實也不太怕,畢竟哈拉就在庫頁島,隔著一條海峽底氣就大了。

可烏拉姆部落是在黑龍江入海口,毛子一下子就能打過來。

烏拉姆愁眉苦臉,“那咱們該怎麼辦?咱們的部落人又不多,打光了整個部落就沒了。”

這時候金大河給他們分析:

“其實你們不用如此害怕,這些沙俄入侵者他們不得人心,沒有人會跟他們站在一起,

雖然你們人少,但你們卻熟悉地形,咱們聯絡其他的部落,一同抗擊,

如今天氣轉暖,土地泥濘,他們行軍十分困難,而且不熟悉地形,咱們只要不間斷偷襲他們,優勢在我

到時候將他們消滅了,眾人便能分一杯羹,難道你不想得到他們的一身兵器盔甲嗎?”

金大河一邊分析一邊利誘。

烏拉姆一聽到分贓,頓時眼睛就亮了,思索了片刻之後點了點頭,“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若是咱們失敗了,我的部族會怎麼樣?”

金大河給他安心的眼神。

“你這可放心,咱們東北野戰軍不會丟下一人,如果失敗了,咱們就將你們的部族載到對岸,在大島上面生活。”

烏拉姆聽完之後也稍稍地松了一口氣。

部落有了著落,那他們也就不怕了,“那咱們就拼一把,把這些毛子打退!以及幫助毛子的清軍,也一同滅掉!”

烏拉姆揚眉吐氣道。

部落成員也都同意。

很快,這支隊伍越來越大,周圍的部落也都同意了他們的做法。

更多的人加入到東北野戰軍中,成為遊擊隊員之一,並接受東北野戰軍正規軍的訓練。

畢竟這些部落全都受過中蘭的恩惠。

東北的漢子向來都是講究有恩報恩,有仇報仇,誰對他們好心裡明白著呢。

大清統治他們的時候,就只有剝削與壓榨,根本沒有把他們當人看,要是不順心的直接就派兵鎮壓,要不然就丟到一邊不管理。

只有交稅的時候,這些清軍才會過來證明一下自己的存在。

而中蘭卻不一樣。

不僅讓他們學習先進的耕種技術,還帶來了大量的高產糧食,這還不算完。

許多非常實用的工具也都被帶過了,比如木鋸,能夠高效地鋸木,以及十分實用的榫卯建築技術。

他們受的恩惠太多了。

所以如今東北野戰軍一呼百應。

當弁長壽來到的時候,就發現偌大的校場,滿是土著在學習如何使用燧發槍,拼刺刀。

但更多的土著,使用的是從倭寇那裡收繳過來的長弓。

這種長弓非常適合他們,首先這些突出力氣大,而且經常狩獵,對於弓箭的使用十分地熟練。

不到四五日,就能夠掌握這種日本長弓。

“怪不得孫副師長說,這些土著都是一等一的好兵。”弁長壽感嘆了好一會。

要是訓練的話,這些土著身體機能以及力量都不輸於沙俄入侵軍。

……

三姓副都統區。

副都統蘇和泰此時坐在城內,漫無目的地看著外面泥濘的道路。

不多時,一名八旗滿兵跑了過來,“回稟大人,這支俄國人已經進入到了莫宏庫(黑龍江進入吉林的交界地帶),如今正朝北進軍。”

蘇和泰點了點頭。

“這下咱們就可以安寧了,讓這些俄國人跟賊人鬥。”

他一邊說著,一邊喝了一口熱茶。

即便生活在靠近南邊的三姓府,也能感覺到天氣的寒冷。

此時,這名八旗兵猶豫了一下。

蘇和泰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開口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能讓你說不出來。”

“這……大人,聽說這些俄國人一路上劫掠了許多村莊,弄得雞飛狗跳,如果繼續這樣,恐怕底層百姓怨聲載道。”

八旗兵提醒道。

最近的世道並不太平。

特別是俄國人進入了之後,他們為了糧食不斷地洗劫村莊,所過之地,基本上村子都成了一片火海。

蘇和泰卻沒有皺一下眉頭。

只是輕描淡寫,“他們殺他們的,與我們何關,如果他們不洗劫,那麼咱們可就要負責他們的軍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有錢有糧嗎?反正我就沒有,更不可能給他們送去,沒看到璦琿城如今成了一片焦土。”

蘇和泰對於這邊民沒有什麼好感。

死了就死了,對於他們來說事情不大,甚至少一些人口,能夠方便統治,何樂而不為。

“是……”

這名八旗兵臉上抽搐了一下。

蘇和泰並沒有在意,如今吉林省許多八旗滿兵也都是邊民出身。

特別是許多人祖輩都是包衣,大清成立之後他們就轉為了八旗滿兵,不過也是八旗滿兵中最沒有地位的。

專門守邊境。

蘇和泰最後又叮囑了一下:“派些人去這些俄國人的陣營裡,監督一下他們的戰況,順便送點禮物與他們較好,記住千萬不要把他們給惹惱了,

要不然咱們承擔不起,他們愛幹嘛就順著他們。”

蘇和泰說完之後就喝了一口熱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