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瞧著鄭軒那樣,嘆了口氣,無奈地晃了晃腦袋。

“你建如此巨大,小心整個溪水給你染沒了,又要洗礦洗煤,還要清爐渣。還不如重建,建到溪水下口位置,就不會汙染宜蘭溪水。”

他一邊說,一邊扣著菸斗裡的煙灰渣,繼續從菸袋裡拿出菸絲。

“這樣不是不能在用上游的水車嗎?”鄭軒疑惑問道。

“我們都有蒸汽機了,用什麼水車,這不是閒的慌嗎?”三叔鬱悶敲了敲他的腦袋。

“你不早說。”

“你不早問。”

“看你對付那些紅毛藩如此認真,早把工坊的東西忘了一乾二淨,起來瞧瞧吧,別到時候什麼都不知。”三叔又把煙點燃,而後起身,示意了一下,就開始觀光整個工坊。

鄭軒也及跟了過去。

此時,工坊似乎雜物比以前多了許多。一個小小的走道,堆滿了各類繳來的燧發槍,手槍也不在少數。

如今準備拿來冶煉,鄭軒多少都覺得有些可惜。

不過和蘭的燧發槍,質量真不怎麼好。與英吉利棕貝絲,或是法蘭西的查爾維爾差距有些遠。總讓感覺有這麼一絲偷工減料的成分。

不過畢竟人家小國,沒什麼礦產,幾乎都靠進口。

鄭軒路過一個小倉庫,又發現了好幾門銅炮,也是從紅毛那繳來的。

上面滿是花紋,還有被人摸得光滑的露艿紅毛女雕像。鄭軒估計這些銅炮,也是和蘭從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那購買來的。

路過兵工廠時。

三叔叫來一個工人,拿來好幾條橙黃色的紙帶。

“著就是按照你方法製造的,小紙條,在糊上那些粉,上油晾乾,就是這樣了。”

他叼著菸斗,拿出錘子,直接敲擊一下。紙條上立刻冒出火花和白煙,等拿開鐵錘,一塊黑黃色的印就留在那裡,還有淡淡煙味。

這就是火帽燧發槍使用的發條。

著讓鄭軒想起前世,那些熊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左輪槍,裡面就有發條帶,扣動扳機就會砰一聲,還會冒煙。

鄭軒點頭,這種技術非常簡單,只在知道雷酸汞製作原理就可以了。

三叔拿出一個四不像的槍,幾乎就是在燧發槍上的基礎改在的,只是現在還是一個半成品。

拿來火藥和子彈,出了工坊。

隨便找一個目標,中規中矩的裝填子彈,然後直接扣動扳機。

一塊石頭敲擊在發條上,立刻冒出火花,順帶點燃旁邊的火藥,立刻冒出大量白煙,“嘭!”一聲脆響,不遠處的樹枝被打了下來。

“這是一個好東西,能省下藥池的部分,但一個皮條最多只有二十多次,過後就要更換。”三叔把槍收了起來,交給傍邊的工人。

“如今可生產多少支?”鄭軒好奇問道。

有了這東西,射速上幾乎比普通的燧發槍,快上一發到兩發。

往往多出一發,能在戰場上起著決定性作用,隨著時代的前進,戰爭開始走向高效的殺戮模式,所以武器必須發展。

但這並非是撞擊式火帽,不能長時間應用,算是簡單火帽運用的早期產物。如果想要達到成熟的撞擊火帽,就要想辦法弄出銅盂火帽,讓雷酸汞與金屬融合在一起,就能實現長時間的敲擊點火。

不過也可以跳過這一步驟,直接發明帶火帽的子彈。不過這需要大量的機床,還有極多更尖端的技術。

“你還想現在有?你當我是神嗎?就連紅毛的上帝或許也我沒快吧……過了這月再說吧。”三叔罵罵咧咧的轉身離開。

鄭軒也無奈的攤了攤手,要是在後世,自己就是甲方爸爸。可在這裡,沒有其他工坊競爭,三叔就是甲方爸爸。

你要也沒用,不要也沒用,工匠就這麼多,技術就是這樣,各種礦料也更是如此。

隨後,鄭軒也心滿意足的看到了蒸汽機。

第一臺基本就是高仿,一模一樣。

第二臺增加了幾個門閥,離心節速器,節氣室,還有儲能氣缸,只是體積大了一半。但節省燃料是沒有什麼問題,至少能提升三成了動力,這與萬能蒸汽機很接近。

到了第三臺,體積又縮小到原來的大小,但節氣室,門閥,離心節速器一點也沒少,並進行了大量修改。

這幾個月的時間就搞了三臺。

幾乎是一代代改造出來,一步一個腳印,流程基本結構閱讀記錄在案,之後想要大批量生產也是十分簡單。

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難,無非就是動動腦子。

“你想把這裡改造成什麼?”

三叔重新打量了一下整個工坊。這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戰佔地也就七八畝,其實也沒多大。

整個工坊也就三四百人左右。

裡面還劃分鍛造坊,冶煉坊,兵工坊,倉庫,如此算來確實有些擁擠。

但這樣卻勉勉強強,使用了三四年時間,看著宜蘭逐漸變大。

三叔並沒有覺得有多不捨,畢竟能用更大的工坊,內心其實多少喜悅。只是這裡如果荒廢,就覺得有些可惜,裡面可是有許多好東西。

水力車,還有人力和畜力驅動的轉動臂架型起重機,龍門掛吊,搬走就有些費力氣,只能留在這裡使用。

鄭軒露出了滲人的微笑,慢悠悠的說道:“打響反清的第一槍,首先我們的經濟要過得去,然後再入侵他們的經濟體系,逐步瓦解大清的根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如今大清最大的根基,就在於這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其實也不完全。打擊的不僅在於小農經濟,還有手工坊,民營資本,官僚資本。讓他們沒法再向大清輸送資金,繳納稅賦,我們要讓大清變得跟明末一樣貧窮…

只有混亂才能讓新興政權活下來,才能讓這片大地佈滿乾柴,才能讓我們這顆星火點燃世界,這就是革命…

所以我打算,將這裡建成全島,乃至於全亞洲最大的紡織工廠,開啟我們的工業時代,也將是我們手中最有力的武器。”

這是鄭軒思考很久的策略。

如今的大清可是乾隆盛世,即便一百年後八國聯軍,放到現在,也不一定打得贏大清,最多也就平手。

而洋人可是有大後方,能夠源源不斷的輸出。

但宜蘭沒有戰略縱深,稍微陷入持久戰,將會萬劫不復。連翻盤的機會都不可能,只能逃到南亞小國,或許結局會更糟。

先哲曾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19世紀,外國列強入侵大清之時,並非一步而就。

而是依靠海戰,簽訂停戰條約麻痺對方。而後發動金融戰爭,貿易商品傾銷,文化入侵,最終才形成半殖民地的狀態。

若是放到其他地方,像印度,像美洲,基本就已經是殖民地了。根本只需要武力輸出即可,無需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這就能證明,大清依舊擁有頑強的戰鬥力,不能小覷。

三叔看著有些狂熱的鄭軒,最後搖頭晃腦說了一句,“老鄭家近生一堆瘋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