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琉球群島過了半個月。

宜蘭軍用碼頭,每日都能見到碼頭上排著隊的士兵登上船隻。

船隊也在兩地之間來來回回,但似乎他們攜帶量有限,又是武器彈藥,又是士兵,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輜重。

當然,碼頭上堆滿水泥粉,各式各樣的建築材料,連大量的鋼材都有。

眾人都覺得,軍隊不僅是去打仗,也是去運送建築材料,建設琉球。

宜蘭的街道上,各類茶樓酒肆,都有不少的人拿著興華報社出版的報紙,瞧著前方戰爭的情況。

“這他娘的倭寇真是該死。”

他們見到倭寇在琉球群島的黑色統治,給當地百姓造成了嚴重的災難,甚至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不免的破口大罵起來。

其他人點了點頭,“天殺的倭寇,沒想到居然如此慘絕人寰,把人放去油炸,這真是作孽。”

“在下覺得倭寇所在的島國也該滅掉!”

所有人議論紛紛。

接著又說到了前方的戰況,“看來這東海軍一邊打一邊建設琉球島,穩紮穩打,不過倒是慢了點。”

“那當然慢,這些島嶼可是隔著上百里遠,走船的話也要兩三天時間。”

眾人又開始七嘴八舌,還是覺得東海軍的家底不夠厚,如今他們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物資堆在軍用碼頭上。

每次運輸的量卻十分有限。

畢竟從宜蘭前往琉球群島,一次往返少說也要有四五天時間,而這半個月的時間也不過是來回三四次。

確實算不上多。

而且如今東海軍佔領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座島嶼,有八重山列島,琉球大島,奄美大島。

這些地方往返所消耗的時間都不一樣,特別是奄美大島,一次往返至少需要六天時間。

此時在酒肆旁邊一桌。

一個名叫吳大海的漢子正靜靜地聽著他們說話,並喝著酒。

他屬於疍家人的一員,當年的疍家人日子過得十分悽慘,他們身份十分地卑賤,甚至比農工階級都要卑賤許多。

他們每次上岸,都會被陸地上的人嫌棄或者謾罵毆打,幾乎疍家人永世不得上岸已經成為了一條鐵律。

就連生活做飯,娶妻生娃,也都是在船上進行的。

特別是大清的時候,還弄什麼海禁政策,使得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加難受,甚至有時候被人家當成了海盜,喊打喊殺。

而疍家人只懂得打魚,不會種菜耕地,所需要的糧食都需要從陸地上購買,所以那日子簡直是沒法過了。

吳大海一直抱怨自己投錯了胎。

為什麼會投到疍家人身上?

可很快他們迎來了曙光。

當年光復軍打福建的時候,直接就廢除了大清歧視疍家人的政策,允許他們上岸建房子,成家立業。

甚至還有大量的政策進行扶持,比如官方出資建造大量的房屋群,供給疍家人居住。

或是劃分一部分土地,讓疍家人嘗試適應大陸的生活。

以及疍家人可以向銀行進行貸款,購買新的船隻出海打魚,用賺來的錢慢慢還貸。

種種的優惠政策下,疍家人很快翻身做主人,吳大海也遷移到宜蘭居住,成為了本地人。

幾乎所有疍家人都對光復軍感恩戴德。

吳大海喝著小酒。

他旁邊的船員微微皺起眉頭說道:“這仗恐怕難打了,東海軍的船雖然大個,但實際上運的東西不多,

琉球那邊我也是去過的,經常看到倭寇的船隻,在那邊晃盪,當年老子幸好跑得快,不然被他們洗劫一空。”

這名船員手上可是有一個大大的刀痕,那是當年出海打魚,被倭寇砍傷。

幸運的是他跑得快,雖然受了傷,但逃過了一劫。

其他的船員也是相同表情。

接著這名手上有刀疤的船員又繼續道:“那片海域出了名的危險,東海軍起碼有一半的船要應付這些倭寇,

我還買了十兩銀子的債券,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分紅,家裡正等著錢用啊。”

吳大海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爛仔,你不是娶妻生娃了嗎?還需要這麼多錢幹嘛?”

那名叫爛仔的船員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弟尚未結婚,我這做大哥的還不是要幫他分擔一二,不然老母又得責怪了。”

吳大海又喝了一口小酒。

他確實覺得東海軍面對的壓力不小,不僅要運輸大量物資,而且要提防倭寇的偷襲。

而且這些軍隊可是幫過自己,甚至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而如今自己這些人卻坐在這裡好吃好喝,拿著報紙瞧著前線戰鬥,悠哉悠哉,覺得很不是滋味。

於是吳大海開口說道:“索性咱們去幫他們,看著就讓人內心不好受,老是糾結著無用。”

他話音剛落。

爛仔直接拍著桌子,大聲地說道:“佬大,就差你這一句話,要不是我有妻兒老小,我早就去當兵了。”

眾人也都是點頭同意。

說句老實話,軍隊就是所有疍家人的恩人。

所以他們不介意沒有工錢,只為幫軍隊運輸貨物。

如今宜蘭像吳大海一樣的遠洋捕魚船有很多,他們之前都是一家一戶一個小漁船,後面光復軍來了之後。

他們將家人全都安置在岸上,自己就找幾個親朋好友,合錢租借了一隻大型的漁船,去更遠處的海域捕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賺到的錢大夥兒一塊分。

吳大海只是佔大頭,而且年紀也比眾人都要大,所以他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遠洋捕魚船的船長。

也被人稱之為船佬大。

翌日,他們二話不說就準備到碼頭上,幫助軍隊運送物資。

卻沒想到帶有同樣心思的人,可不僅僅只有他們,大量的漁民也都同樣在碼頭上聚集起來,揚言要幫軍隊運送物資,讓他們早日打贏這場仗。

一時間軍隊的人,被他們的熱情感到一絲錯愕。

一名士兵長站在他們面前柔聲說道:“你們的情誼我們記住了,但前方危險,前線經常有倭寇船襲擊,

你們手無寸鐵,容易成為他們屠戮的物件,萬分危險,所以你們的心意我們就收下了,但如此危險的事情,還是莫要做。”

眾人聽聞內心有一絲感動。

但許多大漢依舊不願離開,幾個人大聲的說道:“你這就是看不起我們了,我們人多力量大,還會怕這些倭寇?

大不了我們這些漁船組織起來,能夠成立一個漁幫,要是哪裡遇到了倭寇,咱們蜂擁而上,老子就不信他們敢挑我們眾人!”

那大漢喊得是聲嘶力竭,面紅耳赤。

其他人也被鼓動得熱血澎湃,熱氣上湧,旁邊不斷叫囂著:“就是!我們與倭寇打交道這麼多年,可沒有怕過他們,

當年老子的叔父就死在他們手中,要不是家中有妻兒,老子現在就當兵報仇!”

“對呀!哪有軍隊在前方拼死拼搏,我們這些人在後方安逸生活的道理。”

眾人依舊不肯離開,不斷叫囂著要與倭寇開戰,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

要是軍隊不答應他們,他們索性就賴在了此地。

頓時軍事碼頭上的官兵一陣無奈,一陣感動,最後在本地組成了營級以上的委員會,商量之後便同意了這樣的做法。

而這些帶頭的漁民船佬大。

也紛紛地組織起了漁幫,他們不僅掛著中蘭國旗,也掛著漁民專用的三角旗。

不少漁民船上放著幾把大刀,並帶著煙花,要是出海遇到倭寇的時候,用煙花傳遞訊息,而刀具則用於防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