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爭鬥一觸即發。

足輕大將此刻看著對面的楯車後方不斷冒著白煙,幾柄槍管朝著他們這些足輕射擊,攻擊的距離都已經超過了80米。

於此同時,沙灘上可還有十幾臺楯車,正在緩緩地向前移動。

槍聲也接連不斷。

足輕大將帶領的足輕不斷中彈倒下,而他們的攻擊都被對方的楯車擋了下來。

一時間讓他氣急敗壞。

接觸短短半盞茶功夫,足輕大將就已經死傷十幾人。

他臉色鐵青,“城引き揚げる!”

足輕如臨大赦,拿起自己的武器,頭也不回地撤回到今歸仁城。足輕大將也是同樣,矮小腿短,跑得那是不亦樂乎。

方文看到機會來。

立刻朝自己的隊員大聲喊道:“散開進攻!”

話音剛落。

隊員們立刻從楯車後跳了出來,朝著撤退的日本足輕射擊,頓時槍聲大作,足輕又倒下了十幾人,才逃回到今歸仁城。

而他們東海軍先遣登陸部隊,追擊到距城池次兩百米的時候,就被城上的大筒逼得退了回去。

日本的大筒,是一種半槍半炮的東西,可以由人扛著,也可以使用炮架固定起來,充當輕型的大炮。

這種大筒在日本市場可是具有廣泛的作用,畢竟日本島國什麼都小,大筒是三磅左右的炮,攻城略地無往不利。

而且操作方便,易於攜帶。

可不像6磅以上的野戰炮,需要大量的馬匹運輸,而且消耗的銅鐵巨大。

對於島國人民非常不實用。

島國歷來缺乏礦物資源,就像這類大炮對於他們都屬於重灌武器,而且造價不菲。

加上島國的馬匹可是矮種馬,且都是山地地形,根本無法像蒙古馬那般,搬運更加沉重的東西。

這種小炮註定它的射程不可能像大炮那般,甚至連大清的紅衣大炮都無法超越,威力也小上許多。

只是大清的炮。

都是幾十上百年的老貨,能轟出兩百米遠都是祖宗保佑了,日本的大筒時常維修,要比大清爛在庫房裡好很多。

“停止進攻!”

方文見到這樣的情況,揮手致意。

隊員們熟練地回到了楯車的後方,而楯車也及時地止住了腳步,對方的大筒全夠不著。

即便捱到了楯車,動力減少了許多,只能撞出一個巨大的凹痕。

方文立刻叫了一名隊員,“快把黃色的煙花放上去。”

他隨手將一個小火箭筒交給了隊員。

那名隊員接過之後,立刻跑到了沙灘遠處,然後點燃了火箭筒,刷了一聲在高空中綻放出黃色的煙霧。

此時原來的沙灘上。

後方部隊也源源不斷地過來,東海軍士兵乘坐著普通小船,用船槳劃到岸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並非先遣登陸部隊。

先遣登陸部隊的職責是撕開口子,給登陸作戰搶得先機。

而他們後方部隊只是將大量的重裝備,源源不斷地投放到沙灘上。

這時在遠處的天空傳來的響聲。

“迫擊炮三四五小隊上!”

一名指揮員大聲喊道。

上岸的東海軍士兵,立刻背上了虎蹲炮,以及虎改1型的迫擊炮,扛著彈藥木箱,朝著信號彈的地方跑去。

每一個小隊至少配備了六門迫擊炮。

過了半炷香時間,他們穿著出去跑到了今歸仁城下,全都躲在了楯車後方。

畢竟今歸仁城城下空曠地帶,不是灌木就是石頭作為掩護。

方文看著支援來了,朝他說道:“先遣登陸部隊第三小隊隊長方文,我目測距離對面有200米。”

小隊的隊長躬著背走了過來,“迫擊炮第五小隊隊長文濤。”

他簡單介紹一下,接著遙望遠處的今歸仁城,只見城牆上面插滿了旗幟,還有不少是足輕背上的旗幟。

他們似乎在嚴防死守。

不斷將大筒推到了女牆前面。

文濤看著遠處的城牆皺起了眉頭,最後無奈地搖搖頭道:“這距離不行,太遠了,我們的炮完全夠不著。”

一時間眾人無語。

只能幹等著,或者將楯車推向前方,不過面臨的風險巨大。

眼前倭寇使用的大筒接近三磅炮的大小,對於楯車還是有很大的殺傷力,如果推前了,他們的大筒是能夠擊穿楯車。

方文可不敢冒這個險。

楯車後面可是藏著這麼多人,要是對方一炮下去擊穿了鋼板,就能擊殺楯車後方大量的人員,簡直是給對方送菜。

一時間雙方就這樣遙遙相望。

倭寇不敢發動襲擊,而方文也未再進攻。

但這樣的狀態很快就被打破了。

隨著後方登陸部隊,源源不斷地上岸,4門6磅華制三型野戰炮從船上搬運下來,不久之後就投放到戰場上。

這種野戰炮不再是之前的銅金屬野戰炮,而是使用最新技術,鍛鋼進行建造的。

隨著蒸汽機以及鋼材質量的發展,大馬力的蒸汽機也就上線了,於是大型的鍛鋼機床被研發出來,專門進行鍛壓碳鋼。

雖然與後世的那種鍛鋼機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此刻已經超越同時代的產品。

剛剛經過這種大馬力的鍛鋼機進行熱軋,鋼材的質量,硬度,韌性都得到了小幅度地提升,運用在鐵炮上,還是有很大的進步。

與同等質量的火炮相比,射程更遠。

與同等射程的火炮相比,質量更輕。

四門火炮噴吐火焰,實心球遠遠地飛向今歸仁城,擊穿城牆,木屑橫飛。

城牆也因為劇烈的撞擊,發生了震動,足輕大將此刻臉色蒼白,對面的野戰炮攻擊城牆,而且實心球的威力即便擊穿城牆之後依舊有動能。

反觀他們一方的大筒。

短小無力,完全攻擊不了對面的陣地,即便加大火藥的當量,那也會怕這種大筒撐不過而炸膛。

可是他一定要守住今歸仁城。

不然無臉回到薩摩藩,即便回去了那也是剖腹自殺。

“城內に戻ってきたら,私たちは彼らと白兵戦を交える!(退回到城內,我們短兵相接)”

足輕大將話音剛落。

其他足輕毫不猶豫地下到城牆,他們要是站在城牆上,不過被人當活靶子而已。

三四人扛著大筒,或是拿著火銃,各類兵器退到城內街道。

而被他們抓過來守城的當地百姓,一半是琉球群島的國民,一半是帶有福建血統的後裔。

此刻鳥飛人獸散。

他們並不是站在倭寇一方,只是對方使用武力威脅讓他們守城,當炮灰,為了活命只能無奈地上城。

如今場面如此混亂,許多人一下城直接四散逃了。

氣得足輕大將連砍幾人,瞬間,城內也發生了動盪,不少足輕為了瀉火,肆意地屠殺城中的土著士兵。

很快便血流成河。

但這些倭寇依舊動作迅速佔領的每一處街道,快速地壘起了障礙,誓死要與這座城共存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