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清兵話音剛落。

張百齡頓時就來了興趣,“繼續說。”

“這大不列顛人願意跟我們做這筆生意,他們同意出售大量的燧發槍,大炮,讓當地的孟人搬運到雲南境內,我們再派人過去運回來,

只是他們所圖不小,希望我們幫助其走私福壽膏,帶到大清境內販賣。”

清兵說完之後便止住了。

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張百齡撫摸著鬍鬚,喝了一口茶,之後揮揮手,稟退在他前方賣藝的舞女。

甚至回頭命令自己的長班,把幾個漂亮的舞女送到自己的臥房。

再輕輕喝了一口茶,沉聲道:“這些蠻夷真是可惡,老夫好心好意買他們的兵器,居然還跟咱們談條件,你說說,這我們可以賺多少?”

那名清兵低頭道:“大人這筆買賣非常划算,聽說這些蠻夷之前都是經過廣州十三行,那邊的官員依靠福壽賺得不明不白,

如今廣州十三行被賊人佔據,而蠻夷的銷路一下子斷了,如今他們也在找方法將福壽膏送進大清,

若大人答應其邀請,每箱福壽膏能給大人更多的銀子,小人可是在廣州十三行打聽過,

那時一箱可是一百兩銀子,那邊的官員一年能夠賺上至少十幾萬兩白銀,而且逐年增加,所以大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名清兵還沒說完。

張百齡揮了揮手,“行了!”

之後他又喝了一口茶,抽起了煙,坐在太師椅上思考著。

說不心動那是假,如今廣州十三行被賊人佔據,這就意味著鴉片貿易,會讓出來巨大的市場。

如果他親手將這個市場吃下,廣西財源滾滾,那是必然。

只是萬一朝廷查下來,這就不好說。

他瞭解過廣州十三行,鴉片走私貿易有官員的參與,更重要的是乾隆老爺子的默許。

因為鴉片賄賂的金額,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紫禁城的內務府,也就是乾隆老爺子的口袋中。

所以他默許鴉片走私存在。

甚至每當需要花錢的時候,都會私下裡讓官員們多組織一些鴉片,來補貼皇室的內務府。

但現在換了一個新皇帝。

張百齡一時間還把握不住,這個皇帝到底是“強禁鴉片”,還是“明禁暗放”,這也不得而知。

身旁的清兵,見他正在憂愁。

於是拱了拱身,“小人告退。”便退了出去不再打擾。

張百齡在煙霧繚繞之中,乾咳了幾聲,之後出了衙門,來到衙門右側的西花園內,並進入到廂房中。

之後就是粗糙的喘氣,以及嬌嗔聲。

等他神清氣爽之後。

便又把清兵叫了過來,讓他去跟大不列顛人溝通,答應幫他們銷售鴉片,並且利益所得自己也要分成。

他的要求很簡單,讓這些大不列顛人派人來訓練自己旗下的軍隊,訓導地方軍如何使用燧發槍,甚至是使用洋人的戰術。

與他達成協議沒多久。

其他地方的巡撫總督人馬,也陸陸續續地趕到了雲南,之後又接觸大列顛人。

其實不光是大不列顛人嗅到商機,就連在當地駐紮的葡萄牙商人,西班牙商人都嗅到了龐大商機。

至於兩江總督李世傑。

這傢伙更雞賊,派人與晉商相勾結,然後讓晉商們幫助北行,進入到沙俄境內,希望從沙俄那獲得一些幫助。

而前往沙俄有兩條路,一是透過新疆前往中東,然後北上。二是透過黑龍江,北上就能來到沙俄邊境。

但走新疆的路太遙遠,長路漫漫,倒是黑龍江一帶,相對較近,山西晉商們也喜歡走這條路。

從沙俄收購大量的皮革,各種馬匹,再將茶葉絲綢銷售出去。

這條路太熟悉不過了。

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

八九月前。

吉林行省,苦夷島(庫頁島)西面一處名叫“拉哈”的地方。

此時天空飄著大雪,江面上此時出現了好幾艘巨型戰艦,緩緩地靠近碼頭。

這裡雖然寒冷,並且還下雪,但海水卻是溫的,常年很少出現結冰的情況,但若是往北一些就說不準了。

這時代的人並不知道。

苦夷島周圍有日本暖流經過,所以很少出現結冰的情況,天然的不凍港。

此時當地的土著見到,習以為常,只以為是普通的沙俄過來的商人。

楊世昌從上面走了下來,穿上從蝦夷島收購而來的皮襖,哆哆嗦嗦地說道,“這地方太冷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弁長壽也是相同的動作。

穿著幾件毛皮也感覺到空氣的寒冷,哆哆嗦嗦地下來。

金大河也是相同的動作,原本他是北方的漢子,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可是在南方待了幾年之後,又習慣了南方的生活。

“此地就是如此,苦寒之地。”

金大河開口說道。

之後眾人便在這哈拉駐紮起來,此地可以說得上是一處城鎮。

上百間木屋子,聚集在一起,人口也不超過一千人,原住民族為漁獵為生,耕種也十分罕見。

苦夷島雖說是大清的領地,但實際上從乾隆開始就沒有在此地派過一兵一卒。

當年後金起家,最多在整個庫頁島只派了400人,巡邏島嶼,後面就荒廢了。

到了順治康熙時期,設立黑龍江將軍、吉林將軍,在邊疆地區扎兵。

但這些駐軍隊地一般都位於建州,以及西海女真所呆的地方,其他地區兵力較弱。

而北部的野女真,也就是黑龍江以北地區。

實行的是“邊民編戶”,透過一年一度的貢貂和回賞,確立邊民與清政府的隸屬關係,邊民承認自己是清朝的屬民。

在清朝前期,這個政策總體上對於加強東北邊防是十分有效的。

苦夷島,卻是“漏洞”之地。

吉林將軍負責的區域非常大,而兵員不多。

因此,大清在庫頁島不駐兵。

同時,由於韃靼海峽分隔,苦夷島交通不甚方便,大清巡查邊界時很少進入苦夷島。

對於在島上管轄編戶的姓長、鄉長來說,他們也面臨十分尷尬的處境。

由於大清在當地沒有駐軍,而且,苦夷島的獨特位置,大清無法對當地居民提供及時的保護。

即便大清出兵,由於海峽阻隔,補給多需當地解決,關鍵即便大清驅逐了入侵者,大清退兵後,入侵者又會來。

對當地首領來說,面臨侵略時,與其向朝廷彙報求援,不如與侵略者達成妥協,以謀求自身安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