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城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貿易以及建設。

遠在臺灣省的宜蘭,鄭軒瞧著過分溺愛最小兒子的鄭元安。

此時年邁的他,鬍子斑白,眼睛微眯,滿是笑意地逗弄著自己的最小兒子,“哎呦,哎呦,別亂摸我的鬍子,小心我拿鬍子來扎你。”

對歲大小的孩子突然哭了起來,他又一陣緊張兮兮,連哄帶騙。

鄭軒看著這樣的情況,眉毛挑了挑。

突然感覺自己不是親生的。

他能確定自己同父異母的小老弟,鄭明凱也沒有同樣的待遇,直接扔到一邊自生自滅。

這老頭現在卻是越老越溺愛孩子。

不過鄭軒還是感嘆自己的老爹,可真是福氣臨門,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老來得子。

多虧鄭明凱找王錫琛,弄來了什麼生孩子的中藥秘方,最終有幸得一子。

鄭元安抬頭看了鄭軒一眼。

眼神中流露出不滿,頗有怨氣道,“你過來此地幹啥?沒看我正在忙著嗎?”

忙著帶孩子?老爹你能不能有點出息…鄭軒內心無奈地吐槽一句。

“哇哇……”

突然間,鄭元安懷中的孩子哭了起來,鄭元安一陣不知所措,接著又非常溫柔的哄道:“哎呦,我的乖兒,我不是說你,

我在罵你那不長進的大哥,別哭別哭,乖乖乖,老爹親你一口。”

當年的好漢變成現在的奶爸。

身份的轉變,鄭軒感到嚴重地不適應,他想要快點離開。

“老爹,我得拜託您寫封信,給遠得不能再遠的遠方親戚,那什麼長崎港的田川三太郎。”鄭軒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鄭元安原本慈眉善目的面容,扭過頭了,就變成十惡不赦的大魔頭。

“寫信給他幹嘛?”鄭元安語氣中帶有一絲不耐煩,但似乎想到什麼,又眉開眼笑道,“也對,該寫信給他,老夫我老來得子,得去跟他炫耀炫耀。”

鄭軒就差翻一個白眼,最後解釋起來:

“我有一支艦隊,準備遠航到蝦夷島,庫頁島,途中會路過日本,你給我寫封信,

讓長崎港的田川三太郎給我開一個方便門,在長崎港和對馬島給艦隊補給,我們會付錢。”

鄭軒雖然覺得不想與日藩合作,畢竟這些人看起來可惡,但艦隊想要遠航到庫頁島。

甚至在外東北紮根地盤,中間就需要日藩或是朝鮮王朝的補給。

而朝鮮王朝根本用不上,畢竟他們現在可是大清的臣子,要是為了討好大清偷偷的使絆子。

遠航艦隊基本就涼了。

所以大清的敵人,日藩只能勉強一用。

鄭元安感覺自己的大兒子終於有事求他,似乎找回到面子,然後怪里怪氣地說道,“就說你年輕氣盛,該結交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在此地窩著,

你像你老爹我,四面八方都有友人,就連遠方親戚也非常熟絡……”

鄭元安嘮嘮叨叨的一大堆,然後毫不客氣執筆寫信,無非就是讓長崎港的田川家族好好照顧自己的大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是一個家族的人,開始攀起了關係。

鄭軒拿到家族信件之後。

就離開了府邸。

此時的他可是有一盤大的計劃,那就是外東北紮根計劃,將外東北原本的野女真家族,渥集部、瓦爾喀部和庫爾喀部。

女真人家族能追溯到很遠。

其中建州女真與西海女真都是金朝分裂出去的。

相傳在很古以前與中原的百姓可是同一人種,之後秦始皇統一中國,車同軌書同文。

加上漢朝的強大。

中原的文化四處擴散,接受中原文化的都統稱為漢人,而在東北這些寒苦之地,還處於蠻荒之中,很少接觸漢文化。

文化差異逐漸演變為民族差異。

但後來金朝的建立,但那時的金朝大量吸納中原文化,逐漸漢化,最後金國滅亡。

大量留在中原的人口,就成為了漢人,而生活在邊疆寒苦之地金國人,也就變成了明朝稱之為的建州女真,西海女真。

至於野女真。

明朝給他的標籤是女真家族的一員,而建州女真給他們的標籤是“奴隸”,根本不承認他們屬於自己的一員。

直接把他們當成野人看待。

在清初之際,大量所謂的“披甲人”:也都是建州女真與西海女真,攻打外東北的野女真,將他們的人民擄掠成自己的奴隸兵。

畢竟野女真傻大白粗,但戰鬥力卻是兇悍無比,幾乎一個野女真壯漢能打得贏好幾個建州女真。

但這些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更重要的是人口少,部落零散。

方便攻打,何不像明朝軍隊那般有組織有紀律。

所以建州女真若是想要暴兵,最喜歡就是攻打野女真。

雖說現在處於清朝中末期。

大量的野女真也成為了清朝官員,或者是武將的存在。

但生活在外東北寒冷地區的野女真依舊屬於野人,還是零散的部落,大清歷來任何一個皇帝,都打算放棄外東北。

畢竟極寒之地,能創造的稅收太少,而且人口稀疏,又不適宜耕種。

這也能說明,為何沙俄能在大清的手中輕易地咬下了外東北,而新疆之地,大清卻會頑強抵抗,甚至還派左宗棠收復新疆。

此時港口上。

停靠著一艘巨大三級戰艦,一艘四級戰艦,兩艘八百噸左右的飛剪船和三艘蓋倫船。

組成了一支遠洋船隊,給外東北鋪路。

鄭軒看著一位傻大黑粗的漢子,“金大河,我現在已經信守承諾了,你可別辜負我的一番好意。”

傻大黑粗的金大河,非常恭敬地行了一個軍禮,“首長,吾必將完成任務!”

鄭軒又看向一邊的楊世昌,這可是他從福建調過來的將領,並且還從其他地方抽調了林費多,與弁長壽兩個營長給他。

“你可要見機行事,穩穩地紮根於本地,並且打通航路,找到最快的航行通道。”

楊世昌非常恭敬地行了一禮,“首長我會的。”

這次航行可是攜帶了兩千人,還有大量的貨物,大量的淡水資源食物,以及大量的工具,就連能夠自燃的黃磷都帶了一些。

防止他們在外東北被凍死。

隨後所有的人,陸陸續續地進入船內,浩浩蕩蕩的朝著琉球群島方向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