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可是好東西,不僅能作為機油使用,而且還能提供大量的食用油。

它的出油率可是遠遠高於大豆以及花生,在前世可是屬於油類的大宗商品,佔據著世界大量的貿易額。

鄭軒提前佈局,在幾年時間裡,不斷地向歐洲的商人購買大量的棕櫚樹以及種子。

如今單單宜蘭就有一千公頃棕櫚樹林,呂宋島還有上萬畝棕櫚樹林。

每公頃每年產油量高達4.5噸,這是已知世界上產油量最高的植物了。

鄭軒打算以此為契機,建立一條新的產業鏈。

這時眾人也跟著鄭軒一起進入到榨油工坊。

只見工人們將大量的棕櫚果清洗乾淨,然後切成碎塊,再放入大型機器進行壓榨,大量的油脂便冒了出來,橙黃色的很快便裝滿了一桶。

孫無良瞧著如此多的油,口水不斷地流出來。

眾人也是震驚於這樣的出油量。

“如此多的油,恐怕油價會下跌。”陳南看著油料感嘆道,甚至露出了一絲喜悅。

現在一斤油的價格可是糧食的三倍有餘,要是這些油投放到市場,說不定能降到與糧食無異。

此對於百姓而言,可謂是莫大的福利,如此一來,他們吃油便能與吃飯一樣簡單。

幾乎沒有人不喜歡油。

就連一旁鄭暄妍也是點頭,她頭一回看到能出產這麼多油的油性植物。

鄭軒瞧著一桶桶的油被人密封好,倒是當起了解說員,“油價不會下跌得厲害,這些棕櫚油可有非常大的用處,不僅僅在食用方面……”

孫無良瞧著讓人眼饞的油,插嘴說道:“它能有什麼用處?不就是被人吃嘛。”

說完並順手用手指沾了沾油,然後放到嘴裡吸吮起來,雖然味道差了些比不上花生油,但依舊是油,身體正渴望著這樣的食物呢。

很快愛不釋手,再次伸手。

就被鄭軒打掉了,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然後帶著眾人來到一旁邊的工坊。

只見幾臺巨大的燃燒爐,相互分離的各種管道,油料被倒進了熱鍋裡,不斷被加熱蒸發。

隨著提煉可以分離出硬油與軟油。

之後這些產品分別運送到其他地方。

一些用於食品工業的用油。

一些為化工工業的用油。

最後一些到蠟燭製造工坊。

就拿蠟燭工坊製造來說,這些充當原材料的棕櫚油,被工人新增各種各樣的化學物品。

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攪拌混合熬製,最終將這些液體倒入到模具之中。

等待液體冷卻之後,便能生產出大量的蠟燭,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蠟燭被封裝起來,而且產量大得驚人。

此時眾人見到這一幕目瞪口呆。

蠟燭生產幾乎是標準的工業流水線生產模式,一盞茶的功夫就有上百隻蠟燭被生產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接著有工人封裝到箱子內。

要是原材料不缺的話,這一座小小的工坊估計能夠有高達上萬支的產量。

“覺得怎麼樣?未來這些將投放到市場,以後不管是富裕之人,還是貧苦百姓都用得起這些蠟燭。”

鄭軒看著生產出來的蠟燭說道。

清朝時期,蠟燭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不管哪個朝代蠟燭都是稀缺物。

畢竟這一時期的蠟種都被動物油蠟,好一些的便是蜜蠟,但他們的原材料產量極低,價格居高不下。

一根普通蠟燭的價格就已經三四十文錢,並且燃燒的時候還會散發著動物燒皮的臭味。

可眼前的蠟燭燃燒並不會散發出這樣的味道,因為它使用的是植物油。

鄭暄妍指著另一些並未使用的油,“那其他油脂呢?”

“這是送去噶瑪蘭工坊用於生產香皂的,其他的是機油,少量的則投放到集市,給百姓們食用。”

鄭軒還沒有將他們的用處完全說出來。

這些棕櫚油還能充當煤油。

若是在石油缺乏的年代,確實是替代產品。

鄭軒只需要提前佈局,將這些產品的潛力挖掘出來,隨後一舉打入到大清這個市場,最後的願望便是佔領全世界的市場。

當然棕櫚油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成為機油最佳化機械的效能。

有了機油之後,蒸汽機便能迎來高光時刻,效率會得到極大地增加,而且煤炭消耗量也能大致減少。

反正鄭軒已經開始試驗了。

第一臺蒸汽火車使用上了棕櫚油,載重效能也比原來多了上百公斤。

此時鄭暄妍好奇地看向另外一個地方,那裡種植著未見過的植物,還有人在植物上插著鐵管,然後白色的汁液便流了下來。

“那裡是?”

鄭軒望了一眼回答道,“橡膠林。”

橡膠樹也是與棕櫚樹一同佈局,而且種植面積規模也差不多。

只是現在研究還在初級階段,能夠製作出來的化學物品數量並不多,也就只有軟管,以及一些簡單製作的材料。

大量的東西還尚在研發之中,目前還指望不上能有多大幫助。

鄭軒考察完油料產業之後。

便走走停停來到了火車的製造車間。

這是剛剛新設立的廠房,專門負責蒸汽火車的研發,以及製造。

如今蒸汽火車的水平並不高,經過鄭復光改良之後,載重水平也提高到了四噸,這已經是巨大的飛躍了。

畢竟鄭復光可是接觸這些新玩意不久。

此時三叔一臉不爽地看著鄭復光在裡面敲東敲西。

並指揮著他手下幾個老實的工人,給蒸汽機火車安裝各種東西。

“造得怎麼樣?”鄭軒隨口問道。

“太難了,這架龐大的機車,所需要的零件就多達數百種,生產起來極度麻煩,

還沒有工坊裡生產一門炮來得簡單多,也不知道你為什麼喜歡這種東西,費錢費事,費力不討好。”三叔非常不滿地抱怨起來。

眼前的蒸汽車看起來有模有樣。

就是難造,那些零部件多得讓人頭皮發麻。

三叔只能十分無奈地新建一座廠房,專門用於製造蒸汽機車的零件,這些零件大部分都是工人手打出來的。

畢竟車的模具還沒有誕生,所以零配件產量極低,無法做到流水線生產,要不然成本也就不會如此之高。

只能使用人工一點點地把零件敲出來。

如今單臺蒸汽火車的造價,超過了兩千兩銀子。

他估計隨著蒸汽火車的更新換代,零件復雜程度也不斷提高,一個車頭的價格也隨之攀升。

到時候一輛火車的價格有可能上萬兩銀子。

“這種東西太費錢了,拿著這麼多錢還不如購買馬匹,省錢省力。”三叔又繼續抱怨。

“馬匹的效率沒有蒸汽火車高。”

“真是敗家玩意!不就是時間嗎?你年紀輕輕的,又不是等不起。”

三叔恨恨地罵了起來,頓時就覺得心疼,一輛蒸汽火車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真不知道這玩意有什麼好。

噪聲又大,又要消耗大量的煤炭。

況且使用的時候還要建造鋼軌,簡直是浪費金錢,也浪費生命。

“那我修建完鐵軌,再買了幾輛蒸汽火車,你要不要用?直接通往雞籠城,”鄭軒帶著一絲調侃的語氣道。

最後默默地加了一句,“可是通往礦場和還有煤炭廠的呦。”

“你這混球!建這個東西可不是給咱們用的嗎?要不然你建來幹嘛?難道用來運人?”三叔紅著老臉,理直氣壯地道。

隨後生氣“哼”了一聲,就朝著兵工廠走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