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軒並沒有放棄三叔的“巨無霸”蒸汽機車。

於是他就開始建議使用鋼軌技術,反正現在鍊鋼產量上來了,試著修建一條並不是什麼難事。

對於這種浪費鋼鐵資源的行為,三叔一再表示譴責,“修路你居然還想用鋼,你怕是錢多得沒地方用吧!”

其他人也是同樣點點頭。

鄭軒無視他們,每一項偉大的發明都會受到人家質疑和嘲笑。

但當它被人發明出來,就會造福全人類,甚至推動世界發展,後面的人才會知道其偉大。

於是鄭軒出資,先修建一條海軍碼頭前往鋼鐵廠的鐵路。

對於“財大氣粗”的老闆,三叔當然很願意接下了這個活。

隨後半個月裡,鋼鐵廠一半的產量都用於修建簡易鐵軌,鋼鐵廠前往碼頭,不過只是短短的三四裡路。

工程部也派了五百多名工人。

不久之後,一條些許蜿蜒的鐵軌就出現在眾人眼中。

兩條巨大的鋼軌,中間全都是清一色大小的木樁固定,這只是簡易的鐵軌。

但在鄭軒眼中已經像模像樣了。

隨後鄭軒將重新改造過後的“巨無霸”蒸汽機車推了出來。

這臺車幾乎都是由鄭復光之手改造的,適合鋼軌的輪胎,還有一整套蒸汽機動力改造。

原本三叔建造時所使用的粗糙零件,現在也被換成精密打造的零部件。

無論是維修還是操作性上都有很大不同,比以前更加順手。

“機械天才。”鄭軒只能這樣評價。

鄭復光的效率和靈感幾乎無人能比,就是天生的發明家。

三叔瞧這鋼軌上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巨無霸”蒸汽機車,車尾還掛著三個鐵架箱,使用鎖鏈連線在一起。

挑了挑眉頭,“這個東西真能動?”

“不試試怎麼知道。”鄭軒一邊說道,一邊讓人將礦石熟鐵搬運到鐵架箱內。

“一定行,我可是有把握!”鄭復光信心滿滿地說道。

並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表情。

“你這小屁孩,可別信口雌黃。”三叔隨意地吐槽幾句。

但他也不敢小看眼前的小屁孩,人家確實擁有這個實力,而且這小子為了學習“旁門左道”,大老遠從安徽歙縣跑到此地,學習什麼機械知識。

“嗚嗚……!”

這時蒸汽機開始冒出大量白煙。

鄭軒也望著這輛蒸汽機,也是躊躇滿志,若是自己進入到蒸汽火車時代,世界勢力將會被改寫。

甚至擁有清軍匹配不了的後勤運輸能力。

很快,蒸汽機車開始動了起來,隨後一節節車廂都被帶動起來。

不過眼下只有三節車廂,似乎已經是它的極限。

但周圍的人看得熱血澎湃,這輛巨無霸可是運輸了將近四千斤,也就是兩噸的貨物,這相當於十幾輛馬車的運力,完全顛覆了眾人的認知。

此時,不管是碼頭上的疍家人,採購海鮮的商人,還是士兵,報社記者,亦或是各種外地來的商人,富人子弟,都親眼見證這一幕。

“這是要逆天而行呀!”

“天生神力……”

“以後還要馬車驢車嗎?”

人群議論紛紛,個個目不轉睛地盯著第一家蒸汽火車雛形。

這個大塊頭可是推動三節車廂,若是全都裝上人,能夠同時運輸二十人!

在這一時期,一匹馬最多也就只能載兩人,並且速度不能指望有多快。

可是眼前巨無霸,速度不斷加快,甚至已經與馬車持平,微微弱於單馬狂奔的速度。

鄭軒瞧這眾人那驚歎的目光,並沒有感到多大驕傲。

因為蒸汽火車的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

若是前世那種一輛能夠運載上百噸的蒸汽火車,也不知道眾人現在會是怎麼樣的表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成功了!”鄭復光興奮地道。

瞧這不斷遠去的蒸汽火車,頓時喜出望外。

鄭軒也偷偷來到三叔旁邊,“這個小家夥,是個人才,要好好栽培一番。”

三叔頓時扭了扭拳頭,然後說道,“那當然,老夫會好好讓這小子懂得什麼叫尊老,把我的車改得面目全非!”

被這小屁孩搶了風頭,三叔頓時就來了氣,現在只想好好教訓一下。

此時的他就好像老鷹看到小雞一般,露出一抹邪惡的笑容。

鄭軒汗顏,無奈地搖搖頭。

他也不知道將一個弱小無助的“小屁孩”交給這樣一個猥瑣又怕老婆的大叔手上,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畢竟“鍊銅”癖好的人,在這個時代可是不缺。

但三叔無疑是宜蘭經驗最為豐富的“技術專家之一”,這對於小屁孩以後大有幫助。

蒸汽火車順利地將貨物運輸到鍊鋼廠。

一路上只有鐵軌凹凸不平地抖動,還有鋼軌的彎曲,造成鐵輪與鐵軌之間產生大量火花,還有剎車距離過長的原因。

但因為鐵軌較寬,所以整輛車轉彎並沒有出現傾斜,翻車現象。

從此之後,鐵軌在宜蘭加入到建設序列。

最先連線的是碼頭,船塢,鋼鐵廠,再到城中其他設施。

隨後宜蘭便多了一個部門——鐵道局,專門負責所有鐵路的建設工作。

開展轟轟烈烈的造鐵路運動,甚至還超前規劃了火車站這類功能設施。

漢人的想象力是極度豐富,甚至比其他種族都具有優勢,鄭軒就是這樣認為的。

一列小小的蒸汽火車誕生,下面的人就已經將火車的功能都想好了。

蒸汽火車不僅要用於運輸貨物,礦物,甚至還可以運人,在每個主要城池都修建火車站,就能最大限度保證貨物人員流動。

而且火車燒煤炭,這就意味著只要有充足的燃料,火車就能長時間執行。

一天之內遊遍整個臺灣島不成問題,這樣的效益可就巨大,如此一來,兵力一天時間內就能到達臺灣島任何地方,這是超強的兵力機動部署能力。

若是放在大陸那?若是將鐵路修建到京城。

兵力幾乎可以在七八日時間內殺入京城,而同一時期的大清兵力投送,相鄰兩個省兵力轉移都需要花半個月的時間。

鄭軒只能感嘆他們奇思妙想。

幾乎看到了火車的無窮妙用。

但鄭軒不會止步於此,因為蒸汽機的大規模推廣,許多新式交通工具也迎來大發展。

特別是二十世紀初,1906年“哨兵牌”蒸汽卡車的誕生,標誌著蒸汽機車迎來巔峰時刻,大量的蒸汽機車在這樣的架構下。

演化出混泥土攪拌車,蒸汽消防車,蒸汽公交車,蒸汽機牽引車,蒸汽坦克。

幾乎是大英帝國在蒸汽機上最後的倔強,隨後在二十世紀初中葉被美國日益成熟的內燃機所取代,引領新的動力時代。

但為蒸汽機車卡車留下濃重一抹的便是蘇聯,在二戰期間研發的蒸汽機卡車NAMI-012。

這輛車在西伯利亞大放異彩。

二戰期間,蘇聯石油匱乏,不得不在蒸汽機方面下手。

這款蒸汽卡車可是被廣泛應用在西伯利亞伐木業中,整輛車重達十二噸,滿載貨物六噸,速度可以保持在40KM/h,並且能夠在西伯利亞就地取材,使用木材燃燒就可以讓車執行。

比其他燃油車更加耐低溫。

無疑是當時蘇聯最重要的後勤運輸裝備。

所以,鄭軒將鐵道局劃分到運輸部內,而且旗下還有一個蒸汽運輸局,專門負責研製蒸汽卡車。

準備在後勤上發力,讓光復軍擺脫人力馬力階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