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房間充滿了儀式感,所有的裝置都非常齊全,酒精,青黴素,各種各樣的刀具,帶有濃烈消毒味道的麻布,棉布,棉花。

而且地面一塵不染,連牆壁也都是雪白的,空氣中還能聞出一點酒精的味道。

王貞儀頓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也太誇張了吧。

只是生一個小孩,又不是去鬼門關走一遭。

但她又閉上了嘴巴,她自己並沒有體驗過,所以也說不出這句話。

不過很快眼神中充滿了一絲羨慕,宜蘭充滿著各種奇葩的事情,以及形形色色的怪人。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也是怪人之一,只能算得上是“臭味相投”。

如果鄭軒生活在大清,絕對會被人嘲笑一輩子,甚至會引起各種羞辱,因為這幾乎超了綱。

鄭軒倒是沒怎麼在意她的表情,而是仔細的叮囑道,“切記一定要洗手,一定要用酒精消毒,這已經是最接近無菌的環境了,

別讓其他不相干的人進來,那些醫護員若想要進來,給我仔細地叮囑她們,全身都要消毒,

若是出了什麼問題,直接保大……”

鄭軒可是嘮嘮叨叨的一大堆,這讓王貞儀頭點得跟撥浪鼓似的,只好一直“嗯嗯嗯”點頭。

耳朵都快起繭了。

王貞儀最後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也不知道誰是中醫,誰是普通人。

隨後大門一關,鄭軒就被趕了出來。

連在一旁觀看的王錫琛也不斷搖著腦袋,感覺鄭軒真是一朵奇葩,怎麼世界上還會有這樣的人?

“沒事的,老夫可是為她把過脈,脈搏有力,身體健壯,可沒你想象的如此弱小。”王錫琛安慰起來。

鄭軒也是好一陣感嘆,總覺得自己要找些什麼事情來做,又不能,心完全無法靜下來。

好在這時候唐藏走了進來。

瞧著一臉不安的鄭軒,倒是打趣道,“沒想到您會有不安的時候。”

“人之常情,你當過爸之後你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鄭軒隨手遞了一支煙過去。

隨後兩人便出了外面,一邊抽菸一邊閒聊。

不過唐藏倒是有正事而來。

將一份信報放到鄭軒胸前,“您是咱們的總帥,是時候探討一番接下來的策略。”

鄭軒吐了一口煙,然後仔細地看著信報內容,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不過很快又釋然了,這種結果早就推演過,要不然他哪有那般輕鬆,到處做調研。

“乾隆老爺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動作,看來他還真是寶刀未老,也不知道有什麼能夠刺激一下他的神經,令他‘安享晚年’。”

信上的內容非常簡單,乾隆老爺子打算聯合南邊的安南王國,合作處理掉海上隱患。

阿桂可是在內陸囤了不少水師,潘陽湖,昆明都有一支龐大的水師,正在整軍備戰。

安南也是如此,想要藉著大清的勢力,扳回自己的局勢,順帶找回面子。

當然還有其他的重點,比如阿貴在福州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聽說清軍的裝備有了大幅度的變化,甚至動用了大量的劈山炮。

等到秋收結束,秋風蕭瑟之際,清軍可能開始行動。

這讓人不得不防。

“廣州十三行的粵商可是投了不少錢,聽說數十家商戶,捐給清軍的數額多達三千多萬兩銀子,

加上清廷自己的稅收,我估計大清如今擁有七千多萬兩白銀。”唐藏開口說道。

鄭軒頷首,這方面他倒是想過。

理由非常簡單,自己可是搶了別人的生意,如今廣州十三行生意大多黯淡,許多粵商的收入大幅度下滑。

如果自己也是粵商,肯定會投錢給大清,希望將廣州十三行的生意搶回來。

畢竟這是壟斷貿易,沒有比這個更能賺錢。

“看來這群粵商需要一點手段震懾一下,要不然他們會覺得咱們好欺負。”

鄭軒露出了一抹微笑。

特別是想到前世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件大事。

就是廣州十三行的大火災,這場火災將數百噸白銀燒融,大量的銀水流入到珠江內,據當地官員記載,整個珠江成了一片銀河,蔓延了好十里。

這可是聽者流淚聞者傷心的故事。

唐藏吸了一口煙道,也是露出了一抹微笑,他看得出鄭軒想要幹些什麼?

但還是出於謹慎地說道,“他們此次要進行大反攻,想必是下定決心一定將咱們吃下,

不過聽說湖北百蓮教起義聲勢浩大,清廷派了湖廣總督畢沅去鎮壓,所以浙江境內有可能是突破口。”

如今清軍規模浩大,而光復軍的防禦面積過大,導致大量地方兵力稀疏。

只能實行極限一換一,他們拿下福建,那麼光復軍就拿下浙江。

鄭軒倒是沒有著急做決定。

這種事情需要斟酌處理,如今他對於清軍的軍隊有了一定的瞭解,極限一換一不管怎麼說。

雖然保險,但傷亡過大。

“咱們要為了防守而進攻,對付清軍的水師,這倒是不著急,我手底下還有一個海盜軍團,

他們可是和清軍打過幾次照面,想必大家都是老熟人,交給他們穩妥,

至於陸地上,咱們要摒棄傳統的作戰,他們想要一次性將我們一鍋熟,那我們就開啟閃電作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分割包圍,將清軍一點一點地消滅,

看誰先滅誰!”

鄭軒說完之後,頓時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還是戰爭更讓人快樂。

不過出於謹慎,接下來也要詳細地思考清軍的大動作,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可就在這時,唐藏又說道:

“彭韜回信了,他說西班牙使團來了,似乎來了一個總督,如今停靠在馬尼拉。”

“他們帶艦隊來了嗎?”

“他只有三艘船,一艘二級艦,兩艘三級艦,似乎來者不善。”

聽完唐藏的話,鄭軒也是認真地點頭。

隨後道:“先來個下馬威,這倒是有意思,先兵後禮。”

但他很快就抬起腦袋。

二級艦可是好東西,按照歐洲的標準,兩千噸以上,三層甲板,九十門火炮,滿載人數700~850。

如此好的東西,可惜宜蘭的造不出來。

不僅因為船體過於龐大,技術十分復雜,而且消耗的木料更是巨大。

同樣的成本能夠建造三艘四級艦,並且為了支援龐大船體,木料的要求嚴格。

鄭軒承認自己沒有明朝的實力,能夠支援鄭和下西洋,更沒有錢造這麼多大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