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鄭軒發出來的邀請,李五可是受寵若驚,想要接受,卻害怕自己的身份不夠。

“別婆婆媽媽了,男子漢有事想幹就去幹!”鄭軒看著他那表情,沒好氣的說道。

這年代的人總是有些自信不足。

“謝首長!”李五立刻磕了一個頭。

隨後眾人沉入水底的蒸汽車撈了出來,這臺傢伙可是將近一噸重。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要不是金屬車架,普通的木製馬車,早已經塌了。

李五被帶到了噶瑪蘭公司。

這是一家由鄭軒親手創辦的公司,不僅經營著對外貿易,還有所轄管區內的所有民生用品,以及奢侈品。

鄭軒打算再新增一個部門,也就是蒸汽車製造業,畢竟潛力不能忽視。

蒸汽馬車雖然比不上燃油機。

但依舊擁有不小的動力,動力再大一些便能運載貨物,甚至是野戰炮,只要道路建設完整,能夠很好地充當運輸工具。

而且鄭軒打算讓噶瑪蘭商會,由普通的商行慢慢地朝殖民公司轉變。

不僅能給宜蘭帶來富足的產品,也能帶來大量的稅收,現金流。

當前的時代潮流模式便是如此,國家加公司,在海外爭奪自己的利益,擴充本國的實力。

“今後這可是你的搭檔。”鄭軒指著胡老五說道,“他可是一名出色的鐵匠,能夠能滿足你的要求,而且在鋼鐵廠學了不少功夫,蒸汽動力方面,也能請教他。”

此時李五眼前便有一個粗壯的漢子,結實的肌肉,黝黑的鬍渣。

但他的衣服打扮,有點像是工坊的掌櫃,看起來像模像樣。要不是長年累月養出來的身材,真讓人誤以為是一名管家。

胡老五雖說是一名鐵匠,被鄭軒拉去噶瑪蘭公司當一名工坊主管事。

負責生產蜂窩煤,火銃,以及民間使用的金屬制品。

鄭軒繼續對李五說道:“蒸汽車是你發明,我會為你申請專利。”

“專利?”

李五摸了摸腦袋,完全不知道專利是什麼東西。

他發明這項東西可不是為了專利而來,而是為了學院的獎金。

“那個校長……那獎……”

李五滿臉羞愧地說道,臉也脹成了豬肝色,沒辦法,那獎金實在太誘人了。

而且他也想攢一攢家底,給老婆孩子買一棟房子,過上大房的生活。畢竟以前過慣了窮苦生活,對有田有房的生活滿是羨慕之色。

只是被校長賞識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帶來了這工坊,礙於面子不好開口罷了。

鄭軒只是露出些許微笑,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倒不是一件什麼壞事。

“我會為你申請,你放心,一分錢也不會少。這筆錢要好好的使用,若日後自己出來單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鄭軒沒有想過將所有的人才,死死地握在自己手中,還不如開枝散葉,創造更多的工廠,給宜蘭帶來大量的稅收,才最為妥當。

有競爭才有發展,有競爭才有創新,壟斷會埋葬掉科技的發展。

若是害怕他們將精密儀器販賣到國外,那就制定幾條法律,禁止高科技產品出口。

畢竟這個時期的英國,最喜歡幹的就是這件事,蒸汽機就是他們禁止出口名單之一。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

李五就成了噶瑪蘭商會的研發人員。

這不是讓眾人最為羨慕的。

更令人羨慕的是,一個月月薪三兩銀子,要是研究出出色的裝備,還能獲得提成。

當然還有學院的獎金,五十兩銀子,簡直就是一大筆鉅款,都能夠買下十畝地。

而且他手中握著蒸汽馬車專利,噶瑪蘭商會可是花費三十兩銀子,將這項專利買下。

如此利好的訊息,傳入學院。

大家瞬間為之瘋狂,頓時各種可能也推向了高潮,大家可是爭先恐後,生怕被別人搶先了一步。

學院的圖書館,滿是書生研究各類木匠工匠秘冊,想要成為第二個與李五類似的人。

當然還有一位人頗為不滿地站在了鄭軒面前,並敲了敲政務廳上的桌子,

“首長,你這也太不道義了,我張光頭在宜蘭幹了這麼些年活,可幹出了不少成績,這無煙火藥可是老子發明的,為何我沒有專利?更沒有獎金?”

鄭軒非常淡定地瞧著眼前的張道士,並喝了口茶,享受地“啊”的一聲。

接著便慢悠悠道:“發明這無煙火藥,你可不知弄死了多少人,而且算上炸掉的實驗室,

我可幫你墊了不少錢,如今跟我討價還價,要不咱們一筆一筆地算?”

“這……這……那……”張道士啞口無言,這這那那,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最後嘆了一口氣。

這種危險的實驗不死人,那就不正常了。

最後張道士一臉委屈,“給點錢行不行?”

“這麼快又要錢了?該不會又把實驗室給炸了吧?”

“這…這也沒辦法,”張道是滿臉苦澀道,“最近修繕實驗室,都快把經費花沒了。”

鄭軒頭搖得跟浪花似的,一臉無奈道:“我不知道你的經費到底是用來修實驗室,還是用於研究化學。”

張道士之後尷尬地笑了一下,依舊張口要錢。

李五進入噶瑪蘭工坊之後,可是如魚得水,他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木匠技藝,可都是真本事。

只是到他這一代,沒人瞧得上,也就差不多埋沒於歷史長流之中。

不過現在倒是有了好去處,那就是用在蒸汽機身上。

其實宜蘭對於蒸汽機的研究並沒有停止過,有專門給海船使用,也有專門給建築使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是研製的單位給了宜蘭鋼鐵廠,研製的效率慢得驚人。

因為宜蘭鋼鐵廠廠長鄭元傑,有諸多要事,不僅要改良鋼鐵的生產工藝,還要督促兵工廠研究新型的武器,又要監督蒸汽機的生產,對於研製這方面也都是交給下屬。

如此一來,鋼鐵廠就顯得有些臃腫,畢竟功能太多集於一身,導致無法專一。

各項推進都十分緩慢,工人看起來非常忙碌,卻效率低得驚人。

所以鄭軒就打算另起爐灶,噶瑪蘭工坊承擔一部分職能。

李五有了工坊的幫助之後,毫不顧忌地拆卸蒸汽機,進行全方位地研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