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貿易路線通了以後。

東沙島與三地之間的貿易愈發頻繁,東沙島到宜蘭也是如此。

鄭軒共有38艘三角帆,來去都只需一天時間,到了東沙島,換上沙船與大福船,再到三地貿易採購,花費也不過一兩天時間,便可形成了三四天一去一回的貿易時間線。

在這幾天之後,陸陸續續有許多三角帆到達宜蘭,將大批的瓷器茶葉生絲絲綢等等,裝進福叔所管理的倉庫。

那裡可是與紅毛的貿易區緊密相連,十五座大型倉庫,佔地約有三十畝,能夠存滿紅毛兩年的貿易需求,鄭軒打算把所有倉庫填滿。

還有從龍游商人走私過來的生鐵與熟鐵,他們是浙江地區最大的商幫,經營瓷器,茶葉,絲綢只是一部分,最大的經營項目可是冶煉,鐵器買賣。

所以鄭軒也順帶購買,提高宜蘭的鐵金屬鉛金屬的存量。

而臺島本地盛產銅礦,在這個時期,銅是臺島第一大金屬,能夠出口的給龍游商人,再換取大量的鐵進入到宜蘭,用於製作燧發槍,燧發手槍裝備軍隊,並製作少量的火繩槍出口給幕府,賺取大量外匯。

對鄭軒來說,幕府並不可怕,他與大清並沒有什麼不同,都屬於守舊勢力,也都是閉關鎖國,但鄭軒必須要防備的是日藩的皇,這是一個進步力量,危險性極大,他們天生就有巨大的野心。

幕府是一座囚籠,皇是一個兇獸。

最後是人口偷渡,每一艘船都能拉來一百名潮人,客家人,或是一些廣府人,偶爾能出現一兩個漳州人和泉州人,每一次來回,船隊都能運回五六百人,送進隔離所,等待分配。

那裡一直來都在做海峽間的偷渡生意,與沿岸的河役所與塘汛熟的不能在熟,所以交易起來也方便,順帶走私了一些,鳳凰山的單叢茶,以及佛山鐵料,以及當地一些礦產。

~~

鄭軒在家裡休息了一兩天。

才回到鄭府,也就是老爹住的地方,更是家族大本營所在地,也就是地主家,不過是一個落魄地主家。

“老爹,我回來了!”鄭軒走在庭院上,喊上這麼一句。

一隻太師茶杯被丟了出來,然後粉身碎骨,裡面的茶葉和水都流了出來。

鄭軒摸著下巴思考著,要是能造出後世的耐摔瓷器就好了,這暴躁加敗家老爹,一年都不知要摔碎多少個茶杯。

“你個混賬玩意,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混蛋,大過年的還跑出去,你還有沒有這個家了?”大堂內傳出了老爹的怒吼。

鄭軒掏了掏耳朵,他早已經習慣了。

“哪能,這不是有要事要辦,哪有那麼空閒?我也盡力的在新年前趕回來,可走水路比較慢,你也是知道的。”鄭軒一進來,就拿出一個禮盒,然後開啟放在老爹鄭元安旁邊的桌子上。

“這是揚州鹽商最為喜歡的綠白玉茶杯,用的是藍田縣的玉石打磨出來的,價格不菲,值千百兩銀子,剛好你和姨娘一人一隻。”

“哎呦,小心。”一聽到價格,老爹鄭元安輕手輕腳地捧起了茶杯,之前的事情基本忘記得一乾二淨。

在口袋裡拿出了西洋鏡,戴在眼睛前,仔細的觀摩玉茶杯的紋路,以及成色等等,不斷在手裡把玩著,很快就愛不釋手了。

“你這混蛋還有些良心,懂得送東西給爹,看來這麼多年可沒白養你。”鄭元安緩和了許多,還從褲袋裡掏出了一串銅錢,遞給鄭軒,“這是你的壓歲錢,記著壓在床頭,別給用了,歲歲平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叔呢?”鄭軒看沒什麼事,準備溜了,回來看老爹,也不過是禮貌,意思意思。

“他在東房那邊抽菸,你過去看看就能找到他。”

“哦,那我去了。”

鄭軒轉身就要離開。

卻被老爹鄭元安一聲給攔住了,“你等一下,這還有東西給你看。”

鄭元安說完,便小心翼翼的將玉茶杯放到禮盒裡,然後從一個小盒子內,把一封筒拿了出來,送到了鄭軒的手裡。

鄭軒也好不客氣的開啟,看看裡面的內容,然後皺了一下眉頭,“這是來自日藩的信箋。”

“這是另一房家族族長,鄭世邦的來信。”鄭元安淡淡說道。

“他不是姓田川嗎?什麼時候改鄭姓去了。”鄭軒更是疑惑,並仔細地看著信的內容。

“日名叫田川三太郎,漢名叫鄭世邦,不是很正常嗎,大驚小怪的。”鄭元安白了鄭軒一眼。

“說的也是。”鄭軒點點頭,便開始回憶起來。

其實他也是在幾年前,才知道日藩也有自己族人,原本姓鄭,後來改名為田川,隨母姓。

這是因為鄭芝龍可是國際人物,擁有三國背景,早年泉州人士,投靠舅舅來到澳門,並成為了葡萄牙天主教會重要會員,之後來到日本發家,並娶了田川氏,生下了鄭成功與田川次郎左衛門。

後來因為幕府窺視鄭芝龍擁有的龐大家產,所以將田川次郎左衛門扣押下來,當人質,逼迫鄭芝龍與幕府貿易,提供幫助。

仇歸仇,恩歸恩。

鄭軒雖然不太喜歡,甚至討厭日藩,但他知道田川次郎左衛門可是給鄭成功收復臺灣,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援。

也提供大量的資金給鄭成功反清復明,他們對於大清可是有一個仇恨——殺母之仇,學習的也都是漢家文化。只是後來大清收復臺灣,幕府也收緊海禁政策,開始閉關鎖國,兩家書信也越來越少。

不過前些年,鄭軒自己開闢長崎的貿易路線,田川家族也幫了不少忙。

硬生生把唐人區,徽商,三江商幫,泉漳商幫的份額擠出一些給自己,並幫自己站穩腳跟。

鄭元安開始嘮嘮叨叨的說道:“他們想要從你這購買紅衣大炮,哪裡最近出現黃色頭髮的紅毛,想要靠岸貿易,把他們給逼急了,想要用火炮嚇唬嚇唬…

而在他那裡生產的大炮價格太高,所以就想從你這搞一些紅衣大炮。”

“這就讓人傷腦筋了。”鄭軒看完,將信還回去。

“沒有嗎?”

“不是沒有,我怕他們竊取技術,到時成為幕府的裝備,這就間接強化日藩,不利於我們收復琉球。”

“為什麼一定要收復琉球,那不是一個島國嗎?”鄭元安狐疑的看著鄭軒。

“琉球國三省六十島,人口十七萬,五六成為福建客家人和閩南人,習俗福建漢人傳統文化,說的是福建官話,琉球語,皇室擁有漢人血統,使用的是漢文字,漢家官制,它本來就是漢人和琉球人居住地,如今幕府在裡面建立‘在番奉行’實行白色恐怖,日人統治漢人不妥吧。”鄭軒淡淡道。

早在大明洪武年間,琉球不斷派使者來大明學習技術,並防備日寇入侵,以及建設當地落後社會,向大明索要人才支援,朱元璋直接派了福建三十六姓移民過去,還有大量的造船技術,漢家文化。

到了明中也有大批的福建,浙江,臺灣的人移民過去,補充當地人口,如今不管皇室還是底層百姓,基本都是漢人後代,或是擁有漢人血統。

後世的《Bostan公告》就明確表示,日藩對於琉-球沒主權,國際法律也認定為漢人區,屬於偉大國。

可惜,琉球被美麗國賣了。

如今的鄭軒不管如何都要拿回國土,一寸一尺,沒有一點是多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