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完會之後,山上又開始新的整修。

他們將最外圍的塹壕往山上再退一些,日夜兼程的休整塹壕。

而與此同時,阿桂也在觀望,拿著千里鏡朝玉泉山上觀察,只見賊人似乎又在挖土。

“大帥,已經五日了,若是不在攻城,軍中糧草緊張。”一名副將擔憂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阿桂只是淡淡問了一句:“軍中還剩幾日糧草?”

“半月之久,如今福州府已經加緊運糧,不過運糧的腳伕不足,途中死了一些,運來的糧也不多。”副將老實說道。

現在軍中雖然清兵數量三萬七千人,但埋鍋造飯的伙伕有一萬多人,加上各種運糧運兵器的腳伕,粗略估算一番,整個營地超過五萬人。

而且滿兵和京城來的火器營,健銳營大魚大肉慣了,伙食是普通綠營兵兩倍。

如今清軍營地每日消耗糧食量將近六萬人,運來的糧食,兩三天就被吃完。

原本用漕運船運糧能夠極大地緩解糧食問題,但漕運船在連江入海口,就被賊人上船檢查,接著連船帶糧皆成為賊人的戰利品。

所以他們也只能用陸運這最笨的辦法,並動用大量腳伕馬伕,上千擔獨輪車。

可運量遠遠小於漕運,而且需要的民工數量巨大,成本不斷攀升。並且日夜兼程,就連牛也會累死在耕地之中,何況是食不果腹的民工。

阿桂沉默了一會。

他只是叫來溫爾度,如今溫爾度被貶為參將,要是阿桂自己沒有在賊人那吃過虧,想必溫爾度早就被砍下頭,以死謝罪。

“末將拜見大帥。”溫爾度上前跪在地上。

“你且說說,那座山頭為何能擋住你五千兵馬?”阿桂沒有正臉瞧他,一直盯著玉泉山上的炮臺。

“回稟大帥,那玉泉山可是有重重防禦,山腳有一條大坑道,藏著眾多賊人。山腰山頭也是滿是坑道。若是進攻最下坑道,山上的賊人則會使用火器射擊,

官兵面對坑內賊人,又得小心提防頭頂的賊人,這對官兵很不利。”溫爾度對於當時還是心有餘悸,完全只有填人命才能打贏。

若是他手中有一萬人,結局可不會如此慘。

阿桂點了點頭,只好就一直在思考什麼,之後再也沒有理會溫爾度。

此時溫爾度微微地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叫自己上戰場就好,即便給他一萬人,溫爾度也不太想上,畢竟勝那也是慘勝。

他不想再體驗著那種感覺,還是老老實實地混日子比較好。

“傳令,全軍休整兩日。”阿桂突然傳令道,這讓下面的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嗻!大帥。”大家雖然不知道阿桂這是為什麼,但還是應聲道。

弁長壽又在山上呆了倆天時間。

下面的士兵都有些懷疑清軍怕了,不敢打仗,而是在此地耗著。

不過這也是一個計策,連江縣的糧食儲備只有半年,山上不過一個多月的糧食。

“我看清軍是不敢來了,死了這麼多人,要是我也會心疼。”一名士兵坐在塹壕上,閒聊起來。

“我倒是覺得,清狗有大動作,要是我有那麼多兵,肯定不會退縮,直搗黃龍。”狗子也跟著一起閒聊。

“我看……”又一名士兵想要說話,可就在這時候,山頂上敲響的警報。

“快準備!”弁長壽大喊一聲。

頓時陣地一陣忙亂,大家急忙將膛線步槍裝填子彈,又檢查一番自己身上的彈藥量,以及手雷情況。

大約十幾息時間內,所有人準備就緒。

接著趴在塹壕的胸牆上,向遠處眺望。只見前方清兵黑壓壓的一片,並擺開大的陣型。

“說曹操,曹操就到,看來他們來硬的。”弁長壽微微皺眉說道。

這次可不是小打小鬧,清軍把主力壓在這玉泉山上。

“他們來到正好,我槍法最近可是有長進,讓他們試試老子的槍法。”狗子摸了摸自己的膛線槍道。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間。

阿桂可是將清軍分成兩支隊伍,一萬多人的清兵負責牽制連江縣上的光復軍。他們手中可是有二十多門新造的紅衣大炮,雖然工藝比以前有所不如,但射程能夠摸到兩裡地遠。

這可不是之前的那些老舊的紅衣大炮,連六百步都困難。

負責進攻玉泉山的清軍則不使用紅衣大炮。

而是在弗朗機炮改進而來,最為新型的抬槍,也可稱為抬炮。

以前的大炮可需要馬拉人推,現在這款武器方便至極,可以當小炮使用,只要兩三個人就能搬運。

最為適合剿滅賊寇使用,適應各種地形。

這是乾隆特意下撥給阿桂的,如此犀利的武器乾隆一般都是留在京城,拱衛京師。

阿桂也覺得這款武器能夠壓制賊人囂張氣焰,畢竟軍中還有五十多挺,幾乎是大清全部家當了,他不相信賊人能夠扛著住。

“轟隆……轟隆……”

此時連江縣與清兵隊伍對戰起來,雙方相互炮轟,但清兵就是不進攻,與城上的光復軍耗在一起。

可清軍的紅衣大炮射程與光復軍的野戰炮差那麼一些,轟擊連江縣前方陣地還行,不過轟擊城牆則非常勉強。

他們越靠得近,光復軍的野戰炮愈發精準。

阿桂並不想與連江縣城的光復軍比拼火炮強弱,只要拖住牆上的大炮即可。

如今弁長壽眼前。

攻打玉泉山的清兵可是分了三塊陣地,朝著大山中間以及兩側進攻。

“這有些難打了。”弁長壽用千里鏡在觀察清軍陣地,微微皺起眉道,這次估計不下三萬清兵進攻這座山頭。

————————

榴霰彈:榴霰彈是一位英國炮兵少將亨利·史拉普內爾(1761–1842)的名字來命名的,他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進行實驗並且在設計和開發一種新型炮彈。1784年,皇家炮兵史拉普內爾開始製造殺傷人員武器。

開花彈:開花彈源於北宋火器“火球”,外型渾圓,內盛火藥,裹以數層厚紙,點燃火藥引線“藥捻”後用拋石器投入敵陣,炸燒敵兵。南宋時改用鐵炮發射。

明代開花彈被廣泛使用於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中。不過在明代大放異彩的開花彈,到了鴉片戰爭時中國竟然無人知曉,連清朝當時的火器專家丁拱辰也不知開花彈為何物(據說失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