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首長說得沒錯,如今不說其他東西,就儒學已是保守至極,寒窗苦讀出來皆是八股書生,寫得一手好文章卻是花架子,不懂世間炎涼。”

王錫琛微微嘆了一口氣。

不過他回過味來,瞧著眼前名叫小四的護衛問道:

“你並不像粗鄙之人,讀過書吧,為何心甘情願當一名兵匪?”

“王先生,您說笑了,小人我只不過是一個窮小子,沒讀過什麼書。之後當上兵之後,被首長要求讀書,如今軍營能背誦經文不下半人,我只是裡面一個普通兵罷了。”

小四老實回答道。

這可讓王錫琛有些好奇,“你首長果真是如此?”

他一點也不相信一個首領會讓自己士兵讀書識字。

首先就是投入巨大,在大清小孩子讀書就需要束脩,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給的起,而兵營這麼多人,束脩可就太多。

其次就是兵不穩,歷朝歷代都尊重文人,但兵學會文字能保證他不會謀求其他東西?

古代將軍可不願自己士兵讀書,不然不好控制,只要高層懂得文字即可。

“首長說了,要做一支有知識的軍隊,要明辨是非,要懂得自己是在為什麼而付出,而不是成為他人走狗。”小四老實道。

瞧王錫琛滿臉不相信的神色,小四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畢竟底層百姓與上層的讀書人是割裂的,官員書生本來就不知道底層百姓的想法。

這是階級固化的後果,而且這些文人士子掌握輿論,能夠左右社會風潮,他們更不願其他人染指這些權利,或是把權利稀釋。

王錫琛瞧著窗外熙熙攘攘,櫛比相鄰的街道。

彷彿身在異鄉他國,這裡建築大部分都是木磚結構,雖然看起來密集,但樓的高度超過大清低矮的民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普遍都是二三層樓高。

一樓負責經營店鋪,二三樓則是居家,這是大清矮民房所不具備的。

“有趣,有趣,老夫還是頭一回見到如此景色。”

王錫琛探頭瞧著外面的街道,不少路人也回過頭好奇地打量這個老頭。

“為何街道有如此多的女子行走,不怕被浸豬籠嗎?”王錫琛看著形形色色的路人,不少女子穿著打扮都很有特色,看起來像是番人。

甚至一些女子露小腿,就不怕被人抓起來關上或是當成蕩婦處刑嗎?

“首長立了規矩,除非正當防衛,民間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他人生命,就連女嬰生命也不得剝奪,違令者死刑。”

小四如導遊一般,一路上進行各種講解。

“若是犯法呢?”

“由法庭進行審理,死刑也由他們執行,一般不是罪大惡極,法庭可不會判死刑,所以王先生不必擔心自己安危,就連首長也不能毫無理由剝奪他們生命。”

小四說完,就駕駛馬車緩緩進入一座大學府。

幾座巨大的五層樓高騎樓,外面也能瞧見巨大木柱,與上千噸的戰艦桅杆有得一拼。

花園不僅有江南園林,還有規整的歐式園林,街頭巷尾有木椅和各種雕塑。這些雕像有男有女,穿著歷朝歷代的衣服。

王錫琛瞧著樓上的窗戶,幾乎都是使用琉璃製成。簡直是大手筆,就連京城的官老爺也沒有這般奢華。

“這是你們口中的學府嗎?”王錫琛難以置信道,“或許與皇宮有得一比。”

“首長可是投了不少錢,他說此地就代表著宜蘭最高的科技水平,丟多一些錢也無所謂。”

小四將馬車停靠一處,隨後帶著他前往自己的居住地。

此時的王錫琛才正眼打量這個學府,與大清有所不同。

大清的學府幾乎以孔子為師,其他人都不可僭越。

而此地不僅有孔子,還有歷史名人,比如他眼前的枯瘦老人雕像,雕像下是巨大的刻字基座。

王錫琛看著那些字唸叨:“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臺縣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小四介紹道:“首長說過,歷朝歷代有許許多多對中華做過貢獻之人,這些人不能被忘記,更不應該被埋藏在書裡。”

王錫琛此時也說不出好與壞。

若是在大清,絕對會被人一把火燒掉,他們只有孔子,最多在祭拜朱熹或是其他理學流派。絕對不會將這些無關緊要之人放在學府內,更不可能拿這些人與孔老相提並論。

但這世上沒有哪個讀書人不為名垂千古而努力。

這幾乎就是收買文人最好的手段。

“王先生我們還是去宿舍吧。”小四滿臉無奈道。

眼前的大夫從入城到現在,一直驚訝到現在,彷彿沒有見過大世面一般。

“額,”王錫琛感覺自己大驚小怪,隨口道:“帶路吧。”

剛剛走了不久,就路過一座圓形的建築。

王錫琛透過透明的琉璃窗,見到裡面滿是短髮書生,正在裡面抄抄寫寫。女子也不在少數,異常認真。

但讓他最為驚訝的是,裡面居然有數十排書架放滿書籍,這些書籍幾乎超越大清任何一個世家。

或許只有皇家書院才有如此珍藏,甚至比不過此地。王錫琛疑惑問道:“此地書院不是重地?”

“這圖書館對外開放,不管是誰,都有讀書的權利。”小四隨意道。

王錫琛遊歷大江南北,未如此震驚過。

他感到這座城市朝氣蓬勃,而不是大清暮氣沉沉的樣子,對百姓開放書庫歷朝歷代都做不到。

就這一座學府,投入的資金應該不下百萬兩,由此可知鄭軒對教育十分重視。

王錫琛覺得鄭軒重視教育,對於先生應該待遇不錯,而且也不是歷史長河中那些殘暴的君主,動不動就殺人。

加入鄭軒,不管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家族,都有保障。

他作為一名學者,也是一名醫師,也想要想自己死後,在此地能立一座雕像,簡短記錄自己的成就,讓世人緬懷。

“你們首長不是想要讓我在此地教書嗎?”王錫琛深吸一口氣,思慮良久道。

“王先生您願意?如今學院可是稀缺各學科先生,正是廣納人才之際,想必首長非常高興。”小四興奮道。

“若是你們能將我家人從江寧接回來,老夫成為本院的先生也未嘗不可。”王錫琛摸著自己的鬍子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