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城牆上沒人嗎?”一些光復軍疑惑道。

可是出於謹慎,隊長還是讓虎蹲炮換一個位置繼續轟擊城牆。

只見模樣與剛才完全相同,城牆上沒有人突然跳起來或是哀嚎,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這時他們沒有優先轟擊城門,因為寧波府城有甕城的存在,所以眾人優先用梯子爬上城牆。

可上來的畫面讓他們驚呆了。

城牆上躺著不少具屍體,十幾門紅衣大炮散落一地,一些旗杆還冒著火焰。

而城下的百姓則亂做一團,爭先恐後的往其他城門湧去,街道上也有不少的屍體,像是逃難時被人砍殺導致,城中民房還冒著滾滾煙霧。

“我們沒打進來他們就自相殘殺?”

光復軍的士兵看著這一幕,頓時傻了一眼。

簡直讓人無法相信清軍居然是這副尿性,難道是因為江南富饒且溫柔,讓清軍喪失了原本的鬥志?

光復軍只是定格了一兩秒,立刻開始按計劃將城門開啟,佔據主要的城牆高地,城中的鼓樓基本都被佔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順便將其他城門納入囊中,大約兩千人就把整個寧波府控制住了,還派了五百人維持城中秩序,並實施宵禁。

張還濤來到了知縣衙門,裡面大量的財物被卷走,只剩下一些不值錢的玩意,還有大量的銅錢。

“是我們太看得起他們了,寧德縣都比他們堅持的還要更久一些。”張還濤感嘆一番。

這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員一個也抓不住,全都逃走了。

就連官吏也只抓了那麼一兩個人。

而且最讓人感覺奇怪的是,寧波府可是一座大城,不亞於福建的福州府。雖不為省城,但城池巨大,人口眾多,經濟繁華已經遠遠超過南方地區。

可這裡的守軍少得可憐,經過一天時間清理出來的清兵屍體,也不過兩三百人。

“旅長,這裡可是溫柔鄉,”弁長壽瞧了一下周圍環境,接著繼續說:“我可曾聽老爺子言,江南膏腴之地,極易讓人喪失鬥志。”

張還濤點頭,也贊同他的說法。

不過他此次來不是為了留念江南美景,而是收刮清軍的糧食。

並且他們在寧波府停留的時間不多,防止其他地方的清軍反應過來,到時候仗就難打。

“這寧波府不在災區內,城中也沒有任何災民,想必糧食是不缺的,讓軍隊趕快動手。”張還濤沒有任何一絲留戀,轉身就離開了知府衙門。

江南地區的糧食產量可比任何一地方還要高,單單是官倉,漕運倉和軍營就將近三十萬石糧食,足夠整個城池四十多萬人吃五個月之久。

若是再加上義倉,整個城池的糧食將近四十萬石。假如城池無法與外界聯絡,堅持半年左右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城中擁有大戶人家數百戶,賣米的糧鋪也有好幾百家。

張還濤聽下面的審核員粗略估算,民間的糧食儲備能有二十萬石左右。

這已經富饒到難以想象,就連宜蘭擁有巨大的平原,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也無法達到此地的一半。

“湖廣熟,天下足,雖說形容有些偏頗,但寧波府豐收能養活其他府城的百姓不成問題。”

張還濤翻開了收繳出來的賬目,單單寧波府登記在案的耕地數量,就將近兩百多萬畝地。

長江以南稻田一年兩熟,或是兩年三熟,寧波府一年的官糧就有三四十萬石。

而且這其中夾雜官員自私將糧食吞下,販賣到其他地方,並糧食裡摻雜沙子,從中牟取私利。

但糧食的富裕足夠讓官員如此做也不會被發現,可想而知浙江富饒程度超乎想象。

此時大大小小的運輸船停靠在為漕運建造的河港,官倉曹運倉內。

糧食的量太大,單單依靠士兵完全無法在兩天時間內搬運。

於是張還濤將一部分糧食作為工錢,讓寧波府的百姓搭把手,將糧食搬運到船上。

戰爭結束一日後。

寧波府主要的街道都被光復軍清理乾淨,不少人好奇地走在街道上,看著這些短毛的士兵,完全無法想象,他們比清軍還要規矩太多。

把街道清理乾淨,屍體也被就地掩埋,最重要的是,這支怪異的軍隊中沒有任何一人,在民間燒殺搶掠。

甚至看到地下的財物,雖然起了貪婪之色,不過也未見其塞到身上中,而是選擇忍住貪慾,無視這一切。

寧波府主要街道都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就連治安也被管理得十分妥當,藏汙納垢的幫派都不敢明目張膽。

這時不少腳伕在街道大喊:“招人咯,招人咯,腳伕一日四斤糧。”

賊人居然如此大方?

此時許多人帶著疑問,不過原本大家都是貧苦百姓,可不會管那麼多。

反正坐著也是等死,還不如拼一拼,萬一真是如此,一天工作可就賺四天糧。

不到一個早上,就有將近五千人成為腳伕,將大量的糧食搬運到漕運碼頭上,整個寧波城一片熱熱鬧鬧。

那些腳伕可不管賊人搬走什麼東西,只要工錢按時發放,做牛做馬都行。

並且官倉漕運倉裡面的糧食,原本就與百姓沒關,即便發洪水或是什麼災難,官府也不會將裡面的糧食拿來賑災,最多也就把義倉拿出頂當而已。

反正對於官老爺來說,那些東西都是官府的東西,也是官老爺自己的東西,刁民你算個老幾?是你們能碰的嗎?

一個下午時間,半支艦隊就被裝滿了。

這支艦隊可以運載八千多噸的糧,大約是十四萬石糧食。

到了第三日,整個艦隊就已經裝滿了,張還濤瞧著城中還有二十多萬石糧,看著就讓人感覺可惜,留著也是給阿桂拿來當軍糧。

於是來一次全城福利,每家每戶一擔糧食。

順帶還在糧食上夾帶私貨,比如週報宣傳大清的反人類罪,宣傳大清殘暴統治。

百姓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糧食可比什麼都重要,並把週報拿來當柴燒,但是還是有不少書生偷偷瞄了報紙上的東西。

每家每戶就發完,張還濤只用了七萬多石糧食,剩下的十幾萬石糧,留到下次再光顧。

不過他們這招收買百姓可是很管用,每家每戶莫不是感恩戴德,又是磕頭又是跪謝,甚至一副你不當城主就跟你拼命的架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