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舉白旗作甚?難道是想招安?”一名參將說道。

並將手中的千里鏡,遞給身旁的李侍堯。

年老色衰的李侍堯,顫顫巍巍的接過千里鏡,偶爾咳嗽幾聲,然後仔細的盯著上面的船。

這艘紅毛帆船將整個江面所有的船隻都給鎮住,沒有人敢出江,弄得人心惶惶。

如今說來,自從孫無良摧毀了福建水師,沿岸居民都提心吊膽,生怕賊人登岸,燒殺搶掠,能比大清水師恐怖的,那可不是一般貨色。

反正在百姓看來,大清就是無敵的存在,因為它殺人如麻,只要不順心,殺幾個百姓跟玩一樣。

“他們下小船,上面還運人?”李侍堯疑惑的說道,眉頭間不斷的跳動,有種不祥的預感。

“此不是鑲黃旗幟?”一名協將突然叫了起來,手指著遠處。

只見一塊紅包黃的龍旗被拿了出來,然後包在一具屍體上,而且還不止一具,好幾十具運上小船。

“難道是歸還大將屍首?”又有一名協將發出疑惑。

而後遭到眾人的仇視,他立刻閉嘴。

話可不能亂說,萬一傳到乾隆耳邊,詛咒大清軍隊,那可不是砍頭這麼簡單,會打上反清的名頭。

那些鬢毛兵,將屍體放在岸上,上面還有封筒書信。

之後頭也不回就走了,隨後跟隨大船離開了江面,整條閩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眾人也都松了一口氣,“快快快,咳咳咳……派人瞧瞧!”李侍堯有些緊張道。

右眼皮跳得厲害,讓人忐忑不安。

不久之後,一個八旗兵慌慌張張地跑了上來,在石梯上摔了一跤,連滾帶爬的滾到了李侍堯眼前。

“那那是……”

“趕快說來,別慢慢吞吞,咳咳咳……”李侍堯神情一緊,咳了好幾聲。

“再不快說,信不信老子抽你!”一名參將抬腿就想踢人。

那名八旗兵,被人這般威脅,老老實實,“那是福大帥,常制臺,海參贊,柴撫臺,還有其他圖巴魯屍首。”

“什麼!”李侍堯大叫一聲,腦部缺氧,差點就背了過去。

其他將領眼疾手快的扶了上來,有些僭越得按著李侍堯的門中,不斷喊道,“大人,身體為重啊!”

此時的李侍堯滿眼淚水,大呼道:“天要亡我,恨呀……!”

乾隆老爺子的命令,就是讓他福建沿岸海賊,打通前往臺灣府的道路,與福康安海蘭察聯絡上。

現在倒是聯絡上了,而且還是跟屍體聯絡上,乾隆非扒自己皮不可。之前被奪爵,如今抄家都有可能。

想到這,他生無可戀,壓力如排山倒海般壓來,整個身體早已不堪重負。

最後李侍堯猛得一咳,吐出血痰——卒。

~~

唐藏打量著,逐漸恢復秩序的臺灣府,之前的蕭條不在。

來往商人繁多,也有不少百姓扛著鋤頭,挑著擔,或是腳伕搬運著貨物,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而這一個過程只花了僅僅不到半個月時間。

但臺灣府與宜蘭相比,城大人少。

宜蘭二十多萬人口,城牆也只是修了一半,因為城市不斷擴大。

而這臺灣府,擁有比宜蘭壯闊的城牆,卻只居住了十幾萬人,加上戰火洗禮之後,損失約能有一兩萬人。

此時的鄭軒沒有多少自豪,“整個臺灣府確實人少了些,但好在地多,還有大量空地未被分配,打算招募軍人再分配。”

具剛剛統計的結果,整個臺島,大致估算有兩百多萬畝土地,而人口預計不到八十萬。

這是因為清軍鎮壓,以及林爽文起義,各種傷亡葬送掉將近總人口的九分之一。

唐藏搖搖頭,“並不,澎湖廳兩萬多人。”

“也不少人,能建比東沙島還大的海軍基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且魚類豐富,倒是可以發展漁業。”

鄭軒若有所思,即便在後世,整個澎湖縣也不超過十三萬人,畢竟島嶼沒辦法容納太多人口,不然淡水之源還有糧食就會十分緊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在這時代,建一座五萬人口的大海港不成問題。

而且這可是福建與臺灣的交通要道,在沒有出色的航海工具之前,只要扼守澎湖列島,就可以掐斷交通往來。

當然,除了自己的海船,擁有六分儀和航海地圖,不需要經過澎湖列島,就能直達對岸。

畢竟大清水師,落後程度超乎想象,甚至還不如唐宋時期。

航海製圖落後,辨認航道只有指南針,船隻的噸位結構也不停退化,許多厲害的造船技術不斷失傳。

這或許就是遊牧民族對於大海的敬畏,也或許是討厭,以至於想要閉關鎖國。

“對了,鄭兄,幾天前閩浙總督李侍堯病發身亡。”唐藏頗有一絲好笑的說道。

“這老爺子的身體有這麼差?”鄭軒驚訝好一番,原本只想氣氣乾隆,現在倒是把一個總督給氣死了。

“並不,”唐藏帶有一絲玩味的口吻,“他此刻為戴罪之身,因為潑猴摧毀福建以及浙江水師,乾隆老爺正怒,遂命他解決匪患,打通前往臺的道路,聯絡上福康安,

而如今福康安已死,想必乾隆老爺子絕不會放過他。”

“看來我們歪打正著,搞定了一個閩浙總督,那也好,想必閩浙總督空位期,福建浙江沿岸海防鬆弛,正是我們撈東西的好時候。”

鄭軒突然笑得異常開心,然後拍了拍牆垛,接著道:“唐三藏,你想辦法把種茶農,桑農,織布工人,陶瓷工匠,以及冶煉工人都遷移過來,當然茶樹種子和各類農作物不能少。”

如今整個臺灣耕地面積異常豐富,經過開墾的只有200萬畝。但鄭軒知道,在後世整個臺灣省擁有80萬公頃,1200萬畝地耕地。

足以養活600萬人口,若是硝酸銨等化肥投入運用,產量翻一倍,養活上千萬人口不成問題。

特別是雜交水稻的誕生,與大量新的高產農作物,理論上整個臺灣省能養活2000~4000萬人口。

所以此年代,臺灣人口不多但耕地面積大,適合大規模發展莊園經濟,種植大量經濟作物。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福建浙江的絲綢茶葉依賴程度,重振對外經濟貿易,實現農業的原始積累,從而發展工業文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