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裡煮的是土豆燉雞,但是根據冉江得自馬得福的記憶,他們家可是不養雞的。

那這雞到底是怎麼來的就不言而喻了,“達,你把上面發的扶貧珍珠雞給燉了?”

達是湧泉村人對父親的稱呼,全國範圍內,可不是所有人都把父親叫爸的。

有的地方習慣將父親叫做爹,有的地方叫叔或者伯,還有些地方則像湧泉村一樣叫達。

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這個叫法形成時間非常早,大約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可能是受了古代雅言的影響。

馬得福當初去農校上學之後,受了同學的影響,覺得叫爸才是正確的叫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回來試著改口叫了兩次,結果馬喊水還沒說話呢,村裡人就開始嘲笑起來。

問他,“你這到底是個撒把?糞瓢把呢還是水瓢把?”

任何約定俗成的東西,想要改變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那怕是這種稱呼上的小事兒也不例外。

這麼一想,也就不難理解湧泉村人為啥不願意去玉泉營吊莊了。

“你小聲點!額剛當上代理村主任,你要是嚷嚷出去,讓別人聽見了咋辦?”

“這雞額們又養不活了,就算養活了也賣不出去!還不如宰了吃了!免得養死了可惜!”

馬喊水瞪了他一眼,“趕緊去拿個盆來,再把得寶他們喊回來!”

反正雞已經燉好了,就算自己不吃它也活不過來了。

冉江也只能幫著馬喊水把雞肉和土豆裝進盆裡,全家人圍坐在小桌上邊,準備開吃。

看到這一幕冉江也明白了,為什麼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貧困戶把政府扶貧發放下來的雞鴨牛羊良種吃掉的新聞。

就和馬喊水剛才說的一樣,一來當地的農民缺少養殖這些經濟動物的方式方法。

可不是每個農民都能像華農兄弟那樣,能在極短時間內就掌握養殖技術。

二來,他們所處的位置往往都比較偏遠,遠離經濟動物的消費市場。

就算把珍珠雞養大,在周圍也賣不出高價來,還不如繼續養原來熟悉的雞鴨呢。

所以就導致了政府明顯花錢又出力,貧困戶卻不領情的現象。

當然,也確實有實在是懶得發慌的人,但那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老百姓還是希望能過上好日子的。

等到後來,政府慢慢改變了這種直接發放經濟作物、經濟動物種子的扶貧方法,而是採用了更加合理的方案。

冉江在春節回老家村裡的時候,就聽說過這種事。

他們那裡非常適合種植蘑菇,然後鄉鎮就從各村的貧困戶裡,選了一批願意種植蘑菇。

先對他們進行統一培訓,等透過考試後,再給他們提供貸款,贊助他們搭建起蘑菇大棚。

他們也不需要承擔貸款利息,等他們的蘑菇長成之後,再教會另外一戶貧困戶蘑菇種植技術就可以。

為了節省那些利息,第一批的種植戶幾乎是手把手地教,然後一傳二,二傳三。

沒多久功夫,冉江老家就有很多貧困戶都利用蘑菇種植專案脫了貧,這種方法的效果可是比直接發珍珠雞好多了。

兒子端上了國家的飯碗,再也不用在湧泉村受苦了,馬喊水很高興,還喝了幾杯。

一邊喝酒一邊叮囑道,“到了吊莊辦你好好幹,巴結好領導,爭取過兩年就調到縣上的單位去,然後把你弟弟妹妹也帶出去,可莫跟額一樣,窩在湧泉村吃苦。”

“嗯,額記住了!”冉江鄭重地點頭。

馬家經濟不寬裕,為了供他讀農校,馬得寶就沒機會上學了,現在他能夠走出湧泉村,就有責任讓弟弟妹妹都過上好日子。

“趕緊吃,再不吃就涼了!”馬喊水率先夾了一筷子雞肉,其它人才敢伸筷子。

馬得寶和馬得花顧不上燙,夾了一筷子就塞進嘴裡,然後呼呼的吹氣。

湧泉村人過得是“早上煮洋芋,中午蒸洋芋,晚上烤洋芋”的生活。

一年到頭下來,吃肉的機會也沒幾次,好不容易遇到了,肯定要好好過把癮。

冉江沒好意思和他們搶,夾了一塊土豆送到嘴裡。

味道卻是出乎意料的好,湧泉村的土豆又軟又糯,吸滿了雞肉的湯汁,送到嘴裡入口即化,讓他吃了一塊還想吃第二塊。

一連吃了幾塊後,馬喊水專門給他夾了一根雞腿,“咋光吃洋芋,你也多吃點肉,這都是給你慶祝端上公家飯碗的!”

馬得寶吃的有點急,必須得停下來緩緩了,他看著自己的哥哥。

猶豫了一會兒說道,“哥,前幾天鄰村來人到水花姐家說親去了,給了一頭驢、兩隻羊、兩籠雞的彩禮,老栓叔已經答應了……”

他知道自家哥哥喜歡水花姐,水花姐也喜歡得福哥。

以前哥哥在農校讀書沒辦法,現在既然吃上了公糧,那肯定有辦法把水花姐搶回來。

“咱湧泉村的女子,一頭驢就許給人家了……”

冉江發出和電視劇裡馬得福一樣的感慨,但是他對這件事同樣無能為力。

他現在是端上公家飯碗了,要是趕在安永富之前去李老栓家求親的話,李老栓肯定會答應,可惜現在遲了啊。

現在再過去,就算李老栓和李水花都同意,他要不要賠安永富的彩禮?

馬喊水現在可拿不出一頭驢、兩隻羊和兩籠雞來,更別說還有舉辦婚禮的花銷。

憑著馬喊水代理村主任的臉面和自己公家人的身份,他們家倒是能借到這筆錢。

可因為要供馬得福讀書,馬得寶和馬得花兄妹倆已經吃了好幾年的苦。

現在正是他這個大哥回報弟弟時候,怎麼能因為一己之私而欠下大筆的債務呢?

愛情從來都是奢侈品,在湧泉村這種窮地方更是如此。

要是多給冉江一點時間,他或許還能想辦法把李水花娶回來,但是現在,他只能如此嘆息。

吃完飯,冉江準備離開了,“達,我先走咧,得趕去吊莊辦報道,得寶、得花,你倆在家裡要聽達的話,我在那邊扎下腳就把你們接出去!”

臨走前,冉江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留給馬喊水一些,又偷偷塞給馬得寶了些,然後就騎著腳踏車離開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