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倒也沒催他,給了冉江二十四小時考慮,然後就消失了。

估計等到二十四小時快到的時候才會重新出現,等候冉江的答覆。

先利用這點時間研究研究情況吧。

冉江回到房間裡,按照剛才老田頭說的,從辦公桌抽屜裡翻出獨山村過往的資料檔案。

獨山村全村人口88戶254人,總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山,耕地面積僅有392畝,平均每戶四畝多點,每人一點五畝。

這要是在靠近河流的平地上或許還好點,一人一畝半的地也夠養活人了。

但在山上卻遠遠不夠,黃平鎮主要種的是玉米,山下河邊平地一畝地能產八九百斤玉米,到了丘陵地帶就降為五六百斤。

再到獨山村這種山頂上的村子,由於土地貧瘠等緣故,一畝地的產量就只剩下三四百斤了,比平地上少了一半兒還多。

其它再種點土豆、紅薯、蔬菜,平均每人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也就能收三四百斤玉米、再加上一堆土豆、紅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餓死人倒是有點不至於,但老百姓過日子可不是只有玉米、土豆就行了。

油鹽醬醋、燈油土布這些都得花錢去買。

要是家裡還有孩子上學,還得給他交學費、買文具,這些都只能從賣糧食換到的那點錢裡面扣。

這要是再遇到婚喪嫁娶之類的大事兒。

就算再怎麼節省,花銷的錢也能把一家人幾年的積蓄全部掏空,還得欠下一屁股債來。

再看其他資料,上年度溫洞縣農民人均收入446.42元,黃平鎮只有376.83元。

獨山村就更可憐了,村裡的人均收入只有219.75元,還是不到全縣平均收入的一半兒。

哎,我還想著自己一個月八十五塊錢的工資太低,沒想到一年下來就頂得上一戶五口之家的全部收入了!

冉江為之長嘆,這村子實在是窮啊。

“冉村長,冉村長,睡了莫有?”正尋思間,外面傳來了老田頭的聲音。

“沒睡呢!”冉江出去一看,老田頭正提這個口袋走過來。

把他迎進屋內,“田叔吃了沒?沒吃我給你做點?”

“吃了吃了!”老田頭連連點頭。

在這種地方上門訪客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不會在飯點的時候過去。

誰家糧食都不寬裕,來了客人還得好好招待。

這要是一個月多幾個客人上門,家裡估計就得有人餓肚子了。

“冉村長,這是我在山上弄的一點兒木耳、蘑菇,還有幾個雞蛋,你一個大學生來我們這麼窮的地方,光吃酸菜也太委屈了!給你弄點好下飯。”

還沒等冉江給他倒水呢,老田頭就開始往外掏東西了。

“田叔,田叔,這可使不得。”剛才看了獨山村的資料,冉江哪忍心收他的東西啊!

“要得,要得,啷個要不得嘛!我老早就盼著鎮上能給派個有本事的村長下來,好帶著我們過好日子。”

“原本覺得派個中專生過來已經了不得了,沒想到竟然送了個大學生下來,大學生那可都是有大本事的人,我們獨山村總算是有盼頭嘍!”

老田頭一隻手就輕輕鬆鬆按住了冉江。

天天種地鍛鍊出來的體力可不是他這個一直讀書的文弱書生能比的,然後不由分說便把口袋裡的東西全掏出來放到了桌上。

“田叔,你看你這……哎!”現在繼續糾纏已經不合適了。

冉江琢磨著,還是先和他聊一聊,聽聽他家裡的情況,然後抽空到山下的供銷社買點東西送過去吧!

“田叔,你先坐著,我給你倒水!”去廚房給老田頭倒了杯水,然後詢問起他家裡的情況來。

老田頭拿出菸絲包給冉江讓了讓,冉江搖手拒絕示意自己不會抽菸。

老田頭從菸絲包裡捏了一撮菸絲按在煙袋鍋裡,就著油燈點著,一邊抽菸一邊說起了自家的事兒。

他家裡五口人,夫妻兩個,再加上老母親和兩個兒子。

老母親已經八十多了,整日臥病在床也沒錢吃藥,只能讓村裡的赤腳醫生幫忙開幾個偏方,他再上山採草藥熬藥。

兩個兒子,大的三十二,五年前結的婚,已經分出去住了,有了一個孩子,已經三歲了。

小的二十七,因為出不起彩禮錢,到現在也沒結婚,還和他們住在一塊。

“哎,老大結婚欠下的債兩年前剛還清,這還是因為我前些年當村長有些補貼的原因,現在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攢夠給老二娶媳婦的錢哦!”老田頭長嘆一聲。

二十七歲在農村絕對屬於大齡青年,這個年紀還沒結婚的真不多。

這要是再拖下去,估計就只能找離過婚或者丈夫過世的寡婦了。

“我這還算是好的了,村裡還有不少三十多了還沒結婚的,都是因為湊不夠彩禮錢!哎,其實就算湊夠了又能啷個樣嗎!”又是一聲嘆息。

“我們黃平鎮有句話,‘星光光,月光光,有女莫嫁獨山郎’,為撒子嗎,就是因為我們獨山村窮,莫得那戶人家捨得把閨女嫁過來受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兩籮筐,三年到有兩年荒’,我們獨山村的窮,都被人編成順口溜了。”

“附近的媒婆,一聽說獨山村的後生找媳婦兒,連說都懶得去說,反正也是白費功夫。”

“.……村裡也莫得其它營生,我們也不會搞,只能種地,種地地還不行,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最後了不得也就是個餓不死……”

冉江認真地聽著,只是在老田頭看過來的時候,就馬上低下頭去,有點不敢接觸他那期盼的目光。

聊得晚上八點,老田頭方才離去。

臨走的時候還拉著冉江的手叮囑道,“冉村長,我們獨山村可就指望你了啊,你可千萬別走啊!”

到了第二天,冉江又去村裡轉了一圈兒。

發現情況比起老田頭說的還要糟糕,屋子四處漏風,一家人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在這裡絕不是傳說。

冉江也是這種窮山村出來的,獨山村的情況勾起了他的回憶。

再加上對回家的嚮往,冉江在截止時間到來之前,選擇了接受系統的安排。

“收到,第一個世界即將開啟,希望宿主能夠學會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