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嚴格來說還真不是壞事,冉江繼承了宋運輝的學識,理論基礎非常紮實,但安雲大學化學系是理科不是工科,在應用方面就弱了些,你現在就算讓他去生技處,他也搞不出啥東西來。

先去金州廠最重要的一分廠,徹底瞭解工廠是依靠那些裝置,採取什麼樣的工藝流程把書本上那些理論化為現實,生產出優秀的、合格的產品來,這個短板就補上了,以後再想做點啥就知道該從那兒開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嘿,這幫孫子可是夠噁心的,水頭才剛下去,他們就逼你騰地方!不過你放心,有我在呢,姓陳的不敢趕你走!”雖然才剛認識沒多久,尋建祥卻已經把他當成好哥們兒、好兄弟了。

然後拿出一瓶白酒,“來,陪我喝點,我給你說說你為啥被趕到一分廠去,我一個普通工人又為啥能住二人宿舍!”

冉江也沒客氣,拿起酒杯一口悶掉,尋建祥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我兄弟,跟那些人模狗樣的就是不一樣,別看那些孫子一口師傅一口師傅的叫著,其實我知道,他們仗著自己有文化瞧不起我!”

接著尋建祥說起了自己的事兒,當年廠裡忙著搞內部爭鬥,廠裡的裝置沒人維護,一車間的核心分離泵超負荷執行;幸虧尋建祥的父親發現的及時,帶人拼命的搶修,事後只有尋建祥的父親一個人犧牲了。

尋建祥的父親為金州化工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金州化工廠的大英雄,上面那些領導都記得這事兒,所以他就算鬧出點小事情來,也不會給與太過嚴厲的處罰,打架也只是丟到一分廠去三班倒。

“要是我是你,就去費廠長家裡鬧去,堂堂一個大學生,憑啥去一線當工人?我給你說,咱們廠這些領導就怕工人去他們家裡鬧,都在一個廠子住著,誰家在那兒都清楚得很!鬧幾天,你就能去生技處了!”

“大學學的東西有限,如果一來就進生技處,就跟住空中樓閣一樣,底盤子虛。我不希望以後每天一張報紙一杯茶無所事事打發日子,趁年輕多做點事學點東西。”咱得接地氣啊,不能像虞山卿那樣。

“書呆子!”尋建祥都懶得說他了,“去了一分廠,遇到事情報我名字,金州廠就沒不認識我大尋的!”

到了一分廠,工段長給冉江找了個師傅,黃師傅的技術一流,全廠都知道,要他好好跟著學,也沒多交代什麼,就走了,黃師傅是個實誠人,他要宋運輝別氣餒,基礎打紮實一點對以後技術工作有好處。

“嗯,我也這麼覺得,我大學學得不是工科,在這方面確實差了點,現在剛好把大學學到的東西和廠裡的情況進行一番驗證!”冉江說道。

黃師傅帶著冉江將流程從頭到尾順著液體流動走了一遍,告訴冉江這個是什麼用,那個是什麼用,這種顏色的管道代表裡面流著什麼液體,那種顏色的又代表什麼,雖然顏色漆脫落得七零八落。

一趟走下來,幾百只閥門,無數管道,幾十只大小不同的泵,還有三步一哨的塔、罐……冉江拿著筆和筆記本,飛快地把這些記錄下來。

黃師傅挺認真的,教冉江教的很仔細,冉江也學得很認真,每天只要天氣晴朗,繞著裝置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地跑。

一個星期下來,全部流程走通;兩個星期不到,原理搞通,儀表能讀,普通故障能應付;第三星期開始,他可以開出維修單,但得給師父過目;第四星期起,誰有事請假他可以頂上,坐到儀表盤前抄表看動態做操作。

沒人可以讓他頂替時候,冉江在儀表室後面支起繪圖板,先畫出工藝流程圖,經現場核對無誤,又讓黃師傅稽核後,開始按部就班地根據液體走向,測繪所有裝置的零件圖、裝配圖、管段圖等;他腦瓜子原本就聰明,現在體質加強精力也好了,很快就把一分廠的情況摸了個透!

一分廠的底子確實不錯,當年水書記做事很用心,各種裝置質量不錯、型號合用,這些年執行地一直很好,雖然小毛病時不時會鬧上一些,大毛病卻是幾乎沒出過。

只是由於維修裝置流程比較繁瑣,需要先下維修單給維修分廠,維修分廠再派人過來修,要是叫的勤,維修分廠那邊會有意見;大家都不願意得罪人,時間一長,就積累了很多問題。

這些問題倒不至於讓車間發生事故,但連生產效率卻因此降低了不少,而且長時間不處理的話,小問題也會變成大問題。

電視劇裡,宋運輝發現問題後,處理的手段比較粗暴,直接就給維修分廠發了一堆維修單,在他看來這是按照廠裡的規定辦事,是為一分廠好,而維修工作也是維修分廠的職責,他們過來幹就完事兒了。

然而維修分廠可不領情,你一下發過來這麼多維修單,是想讓我們累死啊?以熊耳朵為首的維修工人差點打了他一頓,還要尋建祥面子大護住了。

冉江覺得,宋運輝這種做法就有點像是談戀愛時候那些陷入自我感動的年輕人,也不管對方喜歡還是不喜歡,就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送過去,對方拒絕還莫名其妙,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不領情呢?

這就是社會經驗的欠缺了,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好事,但是為什麼就沒人做呢?難道黃師傅就看不出這些地方有問題麼?

其實只要裝置不出啥大問題,生產效率高一點兒、低一點兒,對這些一線工人沒啥影響,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聽維修分廠的嘮叨呢?

冉江現在處理這些事情肯定比宋運輝成熟的多,他先找到了黃師傅,反映了問題,把最近要維修的地方列了個清單,並一項項註明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之後有什麼好處。

黃師傅看了很高興,“才一個月時間,你就把車間的裝置摸得這麼透了,我到廠裡這麼多年,還沒見過你這麼優秀的年輕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