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是把他們組織起來了集體勞動?”看了一會兒,張樹成也明白了。

“這倒是個好辦法,集體勞動是要比單家單戶的幹要快一些!”

“主任,你說這辦法能不能推廣?把移民點的老百姓組織起來。”

“壯勞力負責開墾土地、挖引水溝渠這樣的重活兒,婦女和老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輕活兒。”

“這樣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咱們玉泉營也能早點建成塞上江南!”冉江建議道。

“想法是好想法,但是有點不太現實啊!”然而張樹成卻潑了他一瓢冷水。

“你莫看現在你們湧泉村的人幹得好好滴,規模再擴大就不行了!”

“為啥?我們現在不是幹得挺好的麼?而且咱隔壁的國營農場應該就是這麼幹的吧?”

冉江有些不理解,全玉泉營的勞動力組織起來幹活兒,明明比單家單戶幹要好啊。

“你們是你們,國營農場是國營農場,玉泉營是玉泉營,不能當成一回事!”

張樹成指著正在忙碌的人群解釋道,“這些都是你們湧泉村的人,彼此都在一起待了幾十年了,又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親戚關係,互相之間信得過!”

“他們幹活的時候都知道,我們先幫別人挖好了地窩子,馬上就能輪到自己。”

“我給他挖地窩子的時候沒有偷懶,下了死力氣,他們給我幹的時候肯定也不好意思偷懶。”

“要不然以後大家說起來,他就沒臉在村裡待了,以後他家再想乾點啥事,村裡人也不會去給他幫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嗯,是這個道理!”冉江有點明白了,想要在村子裡生存下去,換工協作這是必須的。

每到農忙季節,可不是每家每戶都各幹各的,而是關係比較近的幾家湊到一起,今天幹你家的活兒,明天再幹我家的。

這樣才能抓緊時間按照節氣完成下種、收割等關鍵步驟。

在這樣的長期勞作中,彼此已經形成了信任,所以他剛剛提了建議,水旺爺爺和馬喊水就能組織起人手來。

“國營農場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每年都有任務,能不能完成任務關係到能不能工資能不能發全、能不能拿到獎金。”

“幹活兒的時候大家都在彼此監督,誰要是不好好幹,就是害得大家沒獎金拿,容不得人偷懶!”張樹成繼續解釋道。

“但是擴大到整個玉泉營吊莊安置點就不行了,你也知道,整個玉泉營的吊莊戶可不是從一個村子裡面拉過來的,而是好多村子聚到一起!”

“這些人近的隔了一座山,遠的隔了幾百公裡,以前從來沒打過交道,更談不上啥交情。”

“你讓他們湊到一起幹活兒,到底是先開墾給你們湧泉村人分的地,還是別的村的?”

“先給你們吧,別的村人不放心,先給別人吧?你們又不放心了!都擔心人家的地弄好了,他們還會不會好好給自己幹!”

“肯定還會有人半中間跑回去忙活自家地裡的活兒,這樣不僅工作效率提不上去,還會影響吊莊戶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懂了。”冉江心悅誠服,基層工作果然不簡單啊。

把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直接移植到玉泉營,可是會水土不服的。

“不過你這種想法還是有價值的,全玉泉營大範圍內推廣這種經驗或許還不現實,但是把各村子的人組織起來進行小組勞動還是可行的!”

儘管冉江的主意不怎麼好,不過這種願意思考的習慣值得鼓勵,所以張樹成勉勵了他一番。

“以前有的村子已經自發組織起來幹了,有的村子還沒動靜,工作效率也是有高有低。”

“我看你們湧泉村就幹得不錯,我明天把其它村子的吊莊戶喊過來,讓他們看看你們湧泉村是怎麼幹的,幫助他們也從單戶變成小組,提高工作效率!”

在戈壁灘上開墾出適合種植的土地,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要篩去土層表面的砂石,要開墾溝渠,要種樹防沙塵暴。

甚至還要從幾十裡外運熟土過來,這些工作都不是單家單戶有能力完成的,所以必須得把他們組織起來。

張樹成已經再考慮了,先以舊有的社會關系為基礎組建生產小組。

等他們彼此熟悉之後,再形成更大的勞動單位,這樣才能儘早完成工作。

小夥子不錯,腦瓜子活絡,這件事說容易想到也容易想到。

但是偏偏我在吊莊戶工作這麼長時間,就光顧著拉吊莊戶過來了,就沒想到把已經過來的吊莊戶組織起來。

幸好有他提醒,要不然的話我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轉過這個彎兒來。

張樹成回去思考了一番,第二天把各個村子的代表都叫過來,讓他們參觀了湧泉村的工作方式。

然後把來源於不同村子的吊莊戶分成若干個生產隊,村裡最有威望的人擔任生產隊長,組織本生產隊進行勞動。

這樣有原本的社會關系在,幹活兒的時候不會有人偷懶,也不會有人擔心幹完了別家的活兒,到了自家的活兒卻沒人幹。

然後張樹成還丟出一根胡蘿蔔,“大家也都知道,等這塊地方收拾好了,就要組成新的村子。”

“現在各位都是生產隊的隊長,將來的村長、村主任肯定也要從你們這些人裡面挑,誰要是幹得好,誰就能當這個村長!”

“還有,把你們分成生產隊,也不是讓你們就各顧各的,你們也可以跟其他生產隊打好關係。”

“有啥要緊的活兒了也能一起幹,你們和其它生產隊混熟了,等選村長的時候,人家才會支援你們不是?”

張樹成又出了一個主意,不能等條件成熟了再把各個生產隊捏到一起,要讓他們一開始就產生融合、合作的想法。

這樣可以讓他們自發地開始磨合,可比到時候直接下行政命令好多了。

這些都是無比寶貴的經驗,也是書本上學不來的,只有張樹成這樣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能琢磨出來。

冉江在一邊認真地聽著,將張樹成的做法牢牢記在心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