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都這麼說了,楊銳和楊軒還能夠怎麼辦?

他們只能夠點頭了。

楊銳問道:“大哥,既然興中會即將起義,那我們需要做些什麼麼?”

楊軒點點頭說道:“當然。佛山是我們的大本營,一定要控制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阿軒,咱們有八千杆火槍,你們先秘密召集兩千名船幫弟子,在舉事之日佔據佛山。

然後在以他們框架,擴軍到一萬就地駐紮。

阿銳,咱們集團有數家機械製造廠,一旦起事成功,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製作槍炮了。你先做好準備,把槍炮生產裝置的製作任務,下達下去。

如果還需要什麼機械設備,現在就先聯絡那些洋人,讓他們發電報回國,儘快裝貨上船。”

“是,大哥。”

楊軒和楊銳點頭,表示明白。

楊易抬頭繼續說道:“還有件事情,阿銳,你幫我去購買一座大宅,不得少於二十畝地,我要改建為國術館。”

“國術館?”

“不過,國術館……”

接下裡,楊易解釋了一遍,說道:“因此阿銳,接下來一個月,工廠就不要進行擴張了,把這個月的利潤都留下來給我吧。”

楊銳和楊軒震驚,他們很想吐槽,大哥這是拿錢不當錢啊。

召集天下宗師,豪擲數百萬塊大洋。

這古往今來也只有他們大哥能夠做得出來,畢竟這是一個連做皇帝都沒興趣的人。

楊銳點了點頭,說道:“大哥,那我們現在就發出召集令麼?”

楊易搖頭道:“先不要,你先購買宅子,此事還是等起義成功了之後再說吧。”

“好的,大哥。”

…………

夜幕降臨。

電報局外,火光衝天。

納蘭元述站在窗前,他神色凝重地看著窗外,不時有幾根箭矢穿空呼嘯,從電報局外射來,那是白蓮教教徒在圍攻電報局。

在他不遠處,一臺電報機在咔咔向著,列印著白色紙帶。

譯報員翻譯完電報,他連忙走到納蘭元述身邊,彙報道:“提督大人,香港那邊來了份電報。”

納蘭元述微微側頭,呵斥道:“混賬,本官這個時候還有心情看電報?”

譯報員說道:“電報上說,有人要在省城密謀造反,這份是譯電。”

納蘭元述臉色一變,他連忙接過譯電看了起來。

這時,電報機再次咔咔響起。

譯報員拿著白色紙帶觀看著,很快就說道:“大人,香港又來急電了,說是有人在英國購買了一船的軍火,其中單是火槍就足有五萬杆。最多半個月,這艘軍火船就會經過香港,抵達廣州。”

“什麼,五萬杆火槍!”

納蘭元述震驚失聲,他先前還以為是小打小鬧的,因為這種造反每年都有。

可這次是五萬杆火槍啊,足以武裝一支大軍。

他連忙說道:“快把電報翻譯出來,我要去想總督大人請示。事態嚴重,你們要全力守住電報局,隨時與香港那邊的探子保持聯繫。”

“是,大人。”

很快,電報就被翻譯了出來。

納蘭元述拿著兩份譯電,帶著幾個屬下就急忙從後門離開了電報局。

……

英國領事館。

這裡正舉行著舞會,音樂如泉水般流淌。

某間辦公室中。

房門被推開,總督大人從外面走了進來,他看著納蘭元述不悅道:“明知道英國參贊請我來舞會,什麼事這麼急啊?”

“大人,我們在香港那邊的密探,一天之內來了兩份急電。”

納蘭元述說著,他把兩份譯電送到總督大人身前,繼續說道:“上面說,有人從英國購買了一船的軍火,準備運到廣州密謀造反,其中單是火槍就多達五萬杆。”

“造反!”

總督大驚失色,他剛接到手中的譯電,差點就扔了出去。

這可是五萬杆火槍啊。

他連忙問道:“是不是什麼白蓮教啊,他們人數眾多,最近鬧得很兇。”

納蘭元述說道:“不是,領頭的叫孫文。”

“孫文?”

總督一臉思索的樣子,他轉頭問身旁的人說道:“家焯,孫文是什麼人?”

陳家焯躬身道:“稟大人,孫文就是在省城發起農學會的那個人,他是一個醫生,經常四處演講,整天議論和批判朝政,他說要實行什麼民主制度,還說要建立共和政府。”

農學會其實早已經改組為成興中會了,不過此事秘而不宣。

因為農學會相當於詩社,組織結構鬆散,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聊聊天。

可興中會就不同了,有著嚴密的組織架構和明確的行動綱領。

一旦被朝廷知曉,絕對會嚴厲打擊。

總督大手一揮,怒喝道:“混賬,一個醫生竟然也想著造反。納蘭元述,本官現在命令你,一定要阻止此事,否則你我人頭皆不可保。”

他想起了曾經的太平天國,那可是所到之處,官員不知道被殺了多少。

這些亂黨都是亡命之徒,殺人不眨眼。

納蘭元述沉重點頭:“是,大人。軍火船還有半個月才能夠抵達廣州,我們只要事先抓捕到孫文,拿到農學會的花名冊,到時候就可以將他們一網打盡了。”

總督點頭道:“很好。對了,那麼什麼農學會,還有什麼人在搞?”

納蘭元述說道:“還有一個叫陸皓東的,他在背後出錢最多。不過卑職也有一點非常疑惑,這一船的軍火少說也要兩三百萬塊大洋,這農學會哪有這麼大的財力?”

兩三百萬塊大洋,這可不是個小數字。

要知道廣東一年的賦稅收入,也才兩三千萬而已。

總督沉聲道:“你是說,他們背後有個大勢力在支援?”

納蘭元述點了點頭,說道:“不錯,而且卑職懷疑,這個勢力很可能就是楊氏實業集團。”

“楊氏實業集團?”

都督皺眉,看著納蘭元述。

他當然知道這個集團公司,因為他每年都能夠收到二三十萬塊大洋的孝敬。

納蘭元述說道:“首先是這家公司,這兩年膨脹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到目前為止,他們在省內各府縣有工廠兩百多家,每月利潤數以百萬計。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關系網,這是很難做到的,而農學會恰恰可以提供這樣的關系網。

其次是據我調查到的情報顯示,陸皓東此人與楊易交好。

今天楊易到達廣州後,第一時間就去與陸皓東見面了,所以卑職以為,楊易很可能就是農學會背後最大的金主和支持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