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皇上,海商雖然貪婪,可亦是大明子民。

建海上秩序,坐收萬金反哺大明國庫,只能暫緩財政危機,卻不能徹底解決國朝局勢。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國朝畢竟和鄭芝龍此等盜匪不能相比,臣唯恐情急之下,有人鋌而走險,反叛朝廷。”

孫承宗一臉憂慮,緩緩的說出心裡的顧忌和擔心。

呵呵……呵呵……

崇禎皇帝影帝附身,嘿嘿冷笑,手撫御案,繼而哈哈大笑,彷彿聽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其實,他心裡明白孫承宗說得沒錯,是有這個可能出現。

可那又如何?

鄭芝龍能收保護費,為什麼大明朝廷反而不能?

還不是縱容太過,以至於助長了江南海商的脾氣。

再加上朝堂上有東林黨人替他們說話,使得他們行事愈發肆無忌憚。

對了,眼前的孫承宗也是東林黨人,而且還是大佬中最頂級的那種。

正在獄中的另一個東林大佬錢謙益,充其量只是他的小弟。

因為,錢謙益是他的學生。

雖然,這跟授業解惑完全沒有關係,只是孫承宗錄取了他而已。

可是,學生就是學生,哪怕是名義上的也好,這就足以形成利益紐帶。

想來,這或許是本尊明知孫承宗的本事,卻棄而不用的原因吧!

但孫承宗又和那些自詡為正人君子的東林黨人不同,因為他是真正的德行一致,為國為民者。

可惜,睿智如他,也還是沒能看清形勢。

或者說,身在局中,誰也不願往最壞的方向考慮。

考慮到這裡,崇禎皇帝停止令人心瘮的冷笑,神色轉為哀苦,情真意切的對孫承宗說道:

“孫閣老,朕只想為國取利,並不想官逼民反。

你們東林黨人口口聲聲說朝廷與民爭利,可實情真的如此嗎?

商之有本者,大抵屬晉與江南一帶。

各商賈家肥身潤,錢財使之不盡,用之不竭,卻不用上繳國朝分文。

而大明各省發展不均衡,北方各省百姓則難以忍受稅賦,一遇天災更是食不果腹,易子而食。

將心比心,他們除了造反,你說能怎麼辦?

這就是西北叛賊,屢剿而不絕的原因。

還有,關外東虜步步緊逼,遼東戰事吃緊,國庫空虛,怎麼辦?

原本理應開源節流,才是正確舉措。

可現在開源沒有,節流倒是搞得不錯。

朝上東林諸公指責遼東將士指揮不當,作戰不力,貪汙軍餉。

對遼東前線,怎麼花錢少怎麼搞。

可遼東缺餉,愈演愈烈,加上各層軍官將領的層層盤剝,士兵拿到手的錢很少,士氣極為低迷。

這又談何守家衛國?

若真等到大明滅亡了,朕的項上人頭固然不保,蒙羞祖宗,可孫閣老又何去何從?家中百餘口又何去何從?

真要是西北叛賊得了天下,那也倒好!畢竟還是漢家天下,天下億兆子民至少還有活路。

可若讓關外建虜火中取粟得了大明江山,孫閣老想過後果嗎?

異族入主中原,會發生什麼,朕想不用多說,看看歷史便知。

若此,朝堂諸公包括朕,皆是歷史的罪人吶!”

崇禎皇帝說完,驀然長嘆,無奈而又悲切。

歷史,可不正是如此!

“皇上,臣受教,臣有愧!”

崇禎皇帝剖心泣血的一番真情告白,讓年歲已高的孫承宗流下感動的淚水,更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悔恨。

東林黨,最開始以無錫的東林書院為中心,講學傳道。

他們試圖透過自己的影響力,以道德為信條,重建道德權威。

然而,任何團體,一旦有了政治上的追求,那麼驅動它的就不是原先的信仰和教條,而是自己團體的政治利益和訴求。

隨著東林黨人的影響日益擴大,成為有勢力的團體和黨派,有了黨派的利益和追求,他們開始喪失原先的信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逐漸的,他們借道德之名,謀黨派之利。

就這樣,東林黨成為大明黨派之爭的主流。

你方唱罷我登場,朝堂上只要一方當權,另一方就盡排擠對方之能事。

於是乎,就變成不得勢的時候對當權者口誅筆伐,掌權的時候卻又拉不下讀書人的面子,自恃清高,不懂得為官之道。

終於,大明朝廷在黨爭之下,一事無成,漸漸走向衰敗。

孫承宗腦海裡掠過這一幕幕,心裡終於有了決斷。

“皇上,微臣餘生願為消除黨爭而努力,並宣告就此退出東林黨,惟只盡心國事,以國事為重。”

孫承宗俯身下跪,擲地有聲泣道。

“孫閣老快快請起,愛卿能自我警醒,朕心甚慰!”

崇禎皇帝急忙攙扶老頭起身,臉上樂開了花。

事實證明,有些人是可以經過思想改造挽救回來的,關鍵是你要說得好,說得到位,說得有內涵。

而朕,前世就是大區銷售經理,就是有這個口才。

其實認真想想,這當皇上和當銷售的工作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只要會說即可,並不需要你親自動手。

這樣一來,崇禎皇帝心裡有底多了。

“皇上,一群卑鄙貪婪的商賈,除了勾結贓官以漁利外,又能有何作用?

臣不才,願為天子手裡的先鋒,替皇上掃除此等渣孽。”

旁邊的楊嗣昌自動請纓,沉聲說道。

“好好好……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急先鋒。”

崇禎皇帝高聲連連叫好,說出了一句最為拉逼的話語。

緊接著,從刀架上取過最近不知道送出去多少把的尚方寶劍,親自交到楊嗣昌手中,殷切說道:

“楊愛卿和五軍都督府聯合清查大明水師和衛所軍,以三月為限,將水師機構家底查清。

朕授愛卿海軍大都督一職,總領大明水軍軍政大權。

卿務使邊疆小民知我大國威武,臣服於大明。卿所到之處,如朕親臨。望卿勉勵,不負朕託。”

楊嗣昌雙膝跪拜,一臉堅毅說道:“臣必不負皇上所託!”

PS:感謝道友仰臉等抽、Chau54打賞,銘感盛情。請諸位道友負責投票支援,朕負責努力更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