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崇禎皇帝知道,盧象升雖然手很黑,也很能殺人,但他成不了藍玉,因為他是士大夫出身。

從小受到閹割版儒家思想教育的他,向來講究仁孝忠義、家國天下情懷,怎麼樣也做不到殺人如麻。

他,其實只是謙謙君子的徐達將軍。

奈何以現在混亂的世道,真的需要藍玉那種不許異族投降,就地消滅的霸氣和手段。

毫不誇張的說,藍玉幹的事情,崇禎皇帝會比他幹得更過分。

因為,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過去只是一介小民,沒有當皇帝的經驗,是不懂什麼大愛博愛的。

但是,他曾經也是一家之主。

崇禎皇帝發現,二者其實是有共同之處的。

就像現在,他是漢人的皇帝,那麼整個大明的漢人其實就是自己的親人,首先要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這點,屁股不能歪!

其次,對漢人友好且融合進來的其他民族,那就像親朋好友一樣,有了能力以後,要幫助他們也過上好日子。

這,是人之常情!

而建奴和跟它勾結在一起的漠南韃子,以及倭國等類,對家人懷不軌之心,那就是敵人了。

對待敵人怎麼辦?

簡單,就是徹底消滅他!

而且還要斬草除根,避免留下後患,禍及子孫。

而這,就是崇禎皇帝需要藍玉將軍的原因。

偌大的帝國,需要不同的人才。

而藍玉將軍,就是幫大明帝國幹黑活的特殊人才。

就像廠衛,一內一外,不可或缺。

崇禎皇帝從來就不是什麼聖母婊,他這個人說得好聽點叫愛憎分明,說得難聽叫睚眥必報。

這,就是他的性格,天生的,改不了。

也不想改!

尤其是現在,重來一世,不要善良,只要鋒芒!

特別是作為大明的君王。

有些問題,他現在必須解決掉。

因為,他不想讓家人以後活得太憋屈。

僅此而已!

“兩位愛卿啊,為何我華夏傳於上古,載於史冊,雖經千載,可華夏之張,細細思之,卻唯有兩次而已?”

迎著西下的陽光,崇禎皇帝眯著龍眼,朝孫傳庭和盧象升唏噓問道。

盧象升臉上掠過一絲訝然,卻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皺眉問道:“皇上此言倒是新穎,臣不知卻是哪兩次?”

崇禎皇帝搖搖龍首,肅然說道:“第一次始於炎黃,止於戰國。

我華夏先祖歷經磨難,血火融合,出黃河,至瀚海,上遼東,下長江,遂有中原。”

孫傳庭點點頭,出聲道:“那依皇上方才之言,這第二次恐怕就是秦始皇一統天下,罷封建而稱至尊了吧?”

崇禎皇帝苦笑,心情不知為何有些鬱悶,龍首微點,“正是如此!

西秦起於雍州,興於穆公,盛於商鞅,成於始皇。

出函谷關平滅六國,代周而立,興兵黷武,南至大海,遂有今之天下!

可自此之後,華夏便再無野心!”

盧象升飽讀史書,聞言大不認同,撫著長鬚笑道:“皇上此言大是偏頗,臣不敢苟同!

想漢武大帝北驅匈奴,南吞百越,西征大宛,東並朝鮮,封狼居胥,通商西域,何其偉哉!

唐太宗滅突厥,聯姻吐蕃,西征萬里,三伐高麗,天可汗之尊,何其壯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是本朝,太祖高皇帝驅逐蒙元,設衛西寧,再復中華,何其英烈!

成祖皇帝五徵蒙古,西建哈密衛,收復安南。建奴兒干都司於遼東,遣鄭和揚國威於西洋,何其恢弘也?

此皆千古光耀之偉業,皇上何以避而不談?”

崇禎皇帝一臉嚴肅反問,“請問愛卿,今西域何在,安南何在,蒙古何在,高麗何在,鄭和又何在?”

盧象升怔然片刻,方唏噓道:“子孫不肖,文盛武衰,再無血勇,盡皆湮沒矣。”

說完,面對殘陽,搖頭感嘆。

孫傳庭此時出聲答道:“可是皇上,此兩回事也!

盧督所言,不過是證明皇上所言:自秦以後,華夏便再無野心,乃錯也。

泱泱中華,開疆拓土無算,豈如皇上所言,無野心?”

崇禎皇帝龍爪搖搖,長嘆一口氣,落寞的說道:

“犬戎犯周,為秦所滅。繼而匈奴,為漢北驅。再而突厥,為唐覆沒。百年蒙元,太祖逐之。

此皆遊牧部落縱惡於先,我農耕之國反擊於後,何談野心?

反擊之餘,縱有榮耀偉業,也皆是帝王雄心。

豈是萬民所願?

朕願華夏之野心,不在一代帝王,而在萬世之民。

民有野心,則國有野心,則帝王有野心!

朕的愛卿,可是如此?”

微風拂面,清爽無比,可崇禎皇帝卻沒有舒適之感。

為何?

糟心!

華夏愛好和平嗎?

自然是的。

可有用嗎?

看看歷朝歷代就知道,沒用!

即使到了後世,亦然如此!

看看美帝,前圍後堵。區區倭國,上躥下跳。英法列強,不亦樂乎!

現在的拎包小弟,後世的南洋諸國,也趁機拿磚頭,想敲過去大哥的後腦。

一群白眼狼啊!

所以,愛好和平沒有用。

既然沒用,那就改。

崇禎皇帝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挑動天下萬民的野心。

而身邊的道友,只是第一步而已。

不待二人答話,崇禎皇帝繼續說道:“吾輩讀史,為漢武而壯懷激烈,為唐宗而拍案叫絕。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醉酒而歌,慨當以慷,恨不得拔劍四顧,再復祖先榮耀於今。

敢問兩位愛卿,若朕降旨揮師再徵西域,光復漢唐舊地,不知天下萬民,又有幾人雀躍以從?”

盧象升苦笑連連,坦然言道:“啟稟皇上,不能!

不說百姓不知兵鋒之利,便是大明衛所邊軍,要他們征戰苦寒之地,估計也不會應承。”

崇禎皇帝點點頭,這就是大明長達兩百多年來,重文輕武的窘境。

太祖成祖年間,手指所向,便是兵鋒所指,大軍立馬可以開拔。

現如今,能防守就不錯了。

其他的,只是奢求。

“兩位愛卿,朕多希望你們日後能打出一疆一域,裂土封侯,載名青史,為後世子孫千古傳唱啊!”

終於,到了最後,崇禎皇帝對孫傳庭和盧象升二人說出了對他們的期許。

落日下,盧象升和孫傳庭聽了崇禎皇帝的話,相互對視一眼,恨不能高歌一曲,以解心中的暢快。

青史留名,不正是每個士大夫心中所嚮往的嗎?

可那需要機會!

現在,皇上有開疆拓土的野心,不正是他們的機會嗎?

天子聖明啊!

夕陽吻地的輕響,劃分了白天與黑夜。

於是池魚歸淵,倦鳥投林。

崇禎皇帝和盧象升、孫傳庭二人邊走邊談,載著夕陽的殷殷血焰歸去。

風兒吹皺的河面,泛起了層層漣漪,折射著殷紅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紅色的瑪瑙,熠熠生輝。

遠處的小竹林閃著綠幽幽的光,在微風中輕輕搖響竹葉,風兒吹動樹葉那颯颯作響的聲音,一如此刻崇禎皇帝的心情。

良將在手,信心滿滿。

PS:感謝書友那時宇澤萬賞,明日翹班加更回報厚愛。感謝書友逝去-獨舞、琪祥芳、心空無18、Mo凡打賞,銘感盛情!

感謝諸位道友的每日投票支援,能到你們的認可,朕心甚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