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這個下午,崇禎皇帝呆在兵仗局的時間有點長,並把冶造司提升為局級規模,也吩咐了很多要辦的事情。

這其中,又有長期和中短期之分,也就是難易程度。

比如說,快速提高鋼管產量和質量,就是長期系統的工程。

沒有三五年之功,海量的資金,足夠的人手,估計是看不到什麼希望。

可為了長遠考慮,爭霸世界,吊打異族,再難也必須搞不是?

中期的就是水泥、玻璃、肥皂等被穿越人士普及爛掉的產品,簡單實用,改善民生。

當然,最關鍵的是沒有任何技術門檻,容易製作。

這其中猶以肥皂是最簡單的。

只要有油脂,管你山茶油、牛油還是豬油,利用燒鹼和水產生皂化反應即可,連小孩子都會做。

到時候賞賜道友,供應軍隊,壟斷經營,賺的錢也少不了。

真可謂本小利大,想想就酸爽。

還有水泥,同樣很簡單。

石灰、粘土、石膏是主要原料,這三種東西放在一起燒製就可以了。

至於步驟?注意事項?具體怎麼燒?

這在崇禎皇帝看來,都不是問題。

方向都給你了,也知道是要用燒瓷的高爐鍛燒,不斷地去試,總有成功的一天。

再說了,又不是要建海底隧道、也不是要建幾十層高樓大廈的特種標號水泥,只要能把沙子、石頭凝固就行。

只要能讓大明帝國鋪設幾條深入蒙古草原和遼東的道路就好。

如此一來,軍隊神速暫且不說,至少能讓大明的後勤輜重減少負擔。

倒是玻璃有點麻煩,雖然知道用石英石作為原料,也是用高爐燒製,可卻多了一個吹的步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怎麼吹,崇禎皇帝是不知道的,也沒有見過。

不過,反正都是燒,都是用高爐,崇禎皇帝也就順勢說了一遍。

在他想來,大明的能工巧匠必然不會讓他失望,琉璃都燒製出來了,一步之隔的事情嘛!

多大的事?

而短期的安排就容易實現了,都是一些照搬照抄或者立刻可以解決的事情。

例如把半人高的鐘錶縮小,不要求一步到位搞成手錶,只要搞成可以擺放在書桌上的小玩意就行。

這樣,今後大明軍隊聯合作戰,再也不用看日頭用沙漏,耽誤了時間。

還有,把大明帝國的兩京十三省做成沙盤,擺放到皇宮也是崇禎皇帝吩咐的短期要事之一。

沒辦法,崇禎皇帝知道,作為大明帝國的君王,責重任遠,御駕親征的次數有限。

估計更多的時候,還是拿著指揮棒,在皇宮的沙盤上指點山河。

聊勝於無了!

又不像建奴那個綠帽王皇太極一樣,屬於創業時期,光棍一個,動不動就舉國之力親征。

“大功告成!”

夜幕徐徐降臨,隨著崇禎皇帝把筆一丟,一個崇禎版的地球儀誕生。

別的事情可以吩咐交代下去,唯獨這件事沒辦法。

因為這個世界除了他,再也沒第二個人知道地球的模樣。

吩咐隨行太監把它安裝在一個稍微傾斜的支架上,崇禎皇帝轉了幾圈,咧著嘴苦笑了幾聲,太粗糙了,湊合著用吧。

外表看上去倒也似模似樣,南洋花梨木為本體的圓球,上面塗滿了各種不同顏色。

七大洲四大洋一個不落,紅色代表土地,藍色代表海洋。

周邊的幾個國家,黃白藍綠紫都有。

可那形狀嘛,實在不敢恭維。

不僅連經緯度沒有標註,而且,他還把大明的地形整得方方正正,基本囊括了亞洲。

倒是把歐洲和美洲、大洋洲、非洲,給標註的特別清楚。

無論前世今生,崇禎皇帝都是靠嘴皮子吃飯的人,只會說不會做,動手能力基本為零。

今天,也算難為他了。

“帶走,回宮!”

自己的孩子不嫌醜,雖然準確性、實用性都有待商榷,可崇禎皇帝依舊興致盎然。

現在的人,大部分還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平面上,讓大明的文武大臣有個概念就行了。

夜色黯然,華燈初上。

京城攀香酒樓,熱鬧無比。

今晚在波譎詭異的京城中,高興的並不只用崇禎皇帝一人,還有東林朝臣和復社士子。

因為,在最困難的時刻,他們心目中天然的盟友周廷儒抵京入閣了。

雖然,周廷儒曾經和奸相溫體仁一起陷害過東林大佬錢謙益。

可那又如何?

周廷儒也被溫體仁陷害。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政治上的事情,誰又能說清楚呢?

閣樓上,觥籌交錯中,內閣大臣劉宇亮介紹了近來朝堂的動態,一眾東林大佬們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諸位,當今天子年幼,為奸相蠱惑,難免做出一些荒唐之舉,但吾等身為人臣,自當引導天子走上正途!”

聽完劉宇亮的話,酒席最尊貴的位置中,周廷儒志得意滿紅光滿面說道。

苦盡甘來啊!

天子重新徵召自己不說,想不到復社和東林黨人也貼上來,溫體仁小兒如何是對手?

“周大人所言甚是啊!”

“周大人當為我大明人臣楷模!”

周圍一眾東林紛紛應和!

兵部侍郎侯恂道:“昔年武宗年幼,為八虎所趁,幸有楊廷和閣老力挽狂瀾,實乃我大明之萬幸!

而今日又有周大人挺身而出,實乃大明之幸啊!”

“正是,正是,一切皆有賴周大人!”詹事府左中允陳演也附和道。

周延儒冷眼看東林黨人在那裡表演,他當然清楚他們的想法,當年楊廷和做過什麼,別人不清楚,他會不清楚嗎?

東林黨人這是要把他往死里弄啊!

“候大人謬讚了,玉繩何德何能與楊閣老比肩?此次力挽狂瀾非候大人莫屬啊!”

周延儒笑呵呵的說著。

不得不說當文官制度發展到巔峰,能站在頂峰的無一不是人傑。

可惜他們的智慧也就在於規則之內的權利鬥爭,所以一個個在蟎清的刀劍面前和一群豬一般!

“哪裡,哪裡,周大人客氣了。”

“正是,正是!”

——————————————

“呵呵……呵呵……,這些人,可以啊!”

夜色中,崇禎皇帝正在宮中看著錦衣衛送上的奏摺。

雖然不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但是看這個名單就知道了!

“都是肥豬啊!”

崇禎皇帝笑眯眯的將名單放在旁邊,不無感慨。

不得不說火力全開的錦衣衛確實猛得一塌糊塗,不說別的,至少大明四品以上的官員都在監視中,尤其是周廷儒被重點照顧。

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反正都是肥豬,遲早要殺了過年。

但是現在不急,養豬要有耐心,需要一個過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