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二人的視線中,崇禎皇帝飛揚的長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睿智,臉上不怒而威,整個人散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

自信!霸氣!

這是同時在大明首輔和次輔腦海中升騰起的新印象。

過去皇上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性格優柔寡斷,極易被朝臣之言所左右,經常搖擺不定。

這點,作為首輔的溫體仁體會更加深刻。

思考的同時,耳中又傳來皇上低沉的話語。

“崇禎三年初,前首輔韓爌對朕言:人臣不可以黨事君,人君亦不可以黨疑臣。應當詳核人品,辨別忠奸,然後舉措得當,建議裁汰廠衛。

想到朝堂上若戈矛妄起,宮中對朝臣有偏見,恐非國家之福?

所以,朕答應了!

崇禎皇帝梳理著本尊的記憶,娓娓向兩個馬仔訴說過去的事情。

畢竟,當年他們只是經歷者,不是參與者。

“可結果呢?

崇禎皇帝陡然厲喝,龍袍一揮,驟然起身,邊走邊說來到二人中間,“他們一個個滿嘴仁義,實乃尸位素餐。

身為朝臣,領著大明的俸祿,享受大明的利益,卻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無恥之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己不做事,自詡為清流,同時還要指責彈劾做實事的大臣,操蛋!”

說到後面,崇禎皇帝實在忍不住在兩位重臣面前爆粗口。

沒辦法,控制不住,被大明的正人君子氣得入戲了。

大明的這些正人君子沒有了廠衛監督,徹底放飛自我,簡直酸爽得不行。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早上起床:打拳養生;上午開會:彈劾罵架;下午上班:打哈回家;晚上娛樂:**打炮。

這麼幸福的日子,估計只要是人都想如此。

可你們也他娘的聰明點,多少幹點實事,或者,自己幹不了,讓其他傻瓜幹也行,好讓幸福的日子繼續過下去呀!

簡直蠢得跟豬一樣!

既然如此,崇禎皇帝決定,套用一句臺詞,朕不是個隨便的人,朕隨便起來不是人!

崇禎皇帝的怒氣,溫體仁和王應熊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彼此交流一個眼神,心中有了明悟。

那就是皇上過去受到矇騙,所以重開廠衛,準備血洗朝堂。

正應了一句老話:狼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

只是,周廷儒在這中間,又有何作用呢?

這是他們想不明白的問題。

很快,崇禎皇帝就為他們解開答案。

“兩位愛卿,朕起復周廷儒,是因為他貪婪。”

崇禎皇帝看著兩位重臣,坦然的說道。

對手下兩位重要的馬仔,他決定實話實話。

因為,需要他們的配合。

在崇禎皇帝的設想中,要坐穩皇位,當好大明的皇帝,至少需要有三類人。

第一類人,低階,龍腿子。

身份地位比較低,對自己的命令無條件執行,不問緣由。

代表,東西廠、錦衣衛、京營。

第二類人,中級,心腹馬仔。

依附於皇權,人很聰明,卻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需要跟他們溝通清楚。

代表,首輔、次輔和其他朝臣。

第三類人,最高級,道友。

無限效忠皇權,聰明又能幹還沒什麼想法。無需多言,一聲令下,可以為皇室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刀山火海走一遭。

代表,盧象升、孫傳庭、曹文詔、楊嗣昌等人。

崇禎皇帝覺得,只要用好這三類人,消滅建奴只是他走向千古一帝過程中附帶的一件小事。

甚至,史書只會一筆帶過,崇禎帝於某某年,一舉蕩平遼東建奴。

現在,崇禎皇帝就是在跟第二類人溝通。

“朝臣忠奸難辨,周廷儒只是朕的一塊試金石。”

“微臣明白了,皇上高明。”

溫體仁人聰明,一點就透,一記馬屁先拍上,自己心中的不安也完全放下,拍著大腿興奮的說道:

“可以想象,當皇上授予周廷儒禮部尚書一職並入閣,權勢大增之下,朝中阿諛之徒定然一擁而上。

皇上現在有廠衛,可以嚴密監視朝臣的一舉一動,如此,忠奸易辨矣!”

“如此還不夠,尚需兩位愛卿配合。”崇禎皇帝讚許的點點頭,在他們疑惑的目光中說道:

“周廷儒並非愚昧之人,再次入閣,定會小心許多,需要有人推動他的貪婪之心。

朕以為,整個內閣都貪婪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皇上真會玩!

這是次輔王應熊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他當然不知道後世天朝獨創的釣魚執法,但他能有這種感覺。

“微臣一定會登記在冊,送呈皇上御覽,誓死替大明除奸佞。

如此,大明國庫也多了一筆收入。”

王應熊人實誠,處處替大明國庫考慮。

可崇禎皇帝卻拉下臉,不高興了!

敢情朕忙活半天,還是便宜大明國庫。

雖說皇帝可以使用國庫,但要經過朝臣同意,非常不方便。

而內庫完全是皇帝私人的錢,不管怎麼花,都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並且代代相傳,方便至極。

“王學士謬矣!”

溫體仁察言觀色最是厲害,崇禎皇帝細微動作觀察在眼,急忙說道:“今後內庫承擔關寧前線軍餉,所得理應上繳內庫。”

“微臣糊塗,微臣失言,請皇上恕罪!”

王應熊反應過來,急忙賠罪。

看來自己在體會聖意方面,確實不如溫首輔多矣。

“無礙,希望咱們君臣一心,共同應對難關。

兩位愛卿需知,大明王朝若是真有不測,歷史由他人記錄,朕固然是昏君,你們也是奸臣啊!”

揮揮手,崇禎皇帝語重心長對他們說道。

話說得有點重,但卻是實情。

歷史上,不正是如此!

“臣溫體仁、臣王應熊必不負皇上重託。”

二人急忙出列,跪伏地上動容答道。

作為政治人物,當朝的首輔、次輔,他們也有自己的抱負。

用名留千史或許更容易表達!

可皇上嘴裡這操蛋的正人君子,卻處處讓人有心無力,徒呼奈何!

現在,他們看到曙光,因為看到皇上的雄心和魄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