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自己有機會了,別人就沒機會或者少了一個機會。

權利鬥爭,原本就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殘酷遊戲。

張之極作為英國公的繼承人,這一點,他自然是明白的。

不說別的,他心裡湧起一個感覺,成國公朱純臣怕是危險矣!

自己身體骨不好,相信皇上是知道的。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皇上還是讓自己擔起京營總督的職位,這說明朱純臣已經被皇上徹底拋棄。

現在,就看皇上如何處置了。

“有英國公的幫助,朕相信京營重組定然可以成功。”

英國公身份特殊,今天又送上特殊的厚禮,崇禎皇帝親自攙扶他起來,表示對他的重視和滿意。

同時,他讓人把曹化淳叫來,這麼好的事情必須加以宣傳。

四個田莊,十幾萬畝良田,可以養活多少家庭,多少百姓?

尤其是英國公親自捐獻,這裡面意味什麼,不言自明。

這個標杆,這個榜樣,必須樹立起來。

什麼叫與國休慼相關?

這就是了。

土地,崇禎皇帝收下了,這是國之根本,不容商榷。

至於鹽引,崇禎皇帝沒有要,還給了英國公。

人家高姿態,自己也不能小家子氣。

再說了,英國公府大大小小上千人,人吃馬嚼,開支也小不了。

投桃報李,對於第一個支援朕開展工作的人,必須優待。

“臣感謝皇上厚愛!”

崇禎皇帝的做法,張之極來之前是沒有想到的。

登報宣傳張家的仁義之舉,無疑會讓整個英國公府在民眾中擁有巨大的聲望,並得到稱讚。

當然,這或許也會得罪部分勳貴世家,引起他們的嫉妒憤恨。

可這有什麼關係?

政治容不得投機,這是張府的祖訓,也是他教兒子的道理。

“今日機會難得,剛好兩位愛卿在,朕有一件事情想和你們商議?”

在這樣融洽的氣氛下,崇禎皇帝順勢提出藏在心裡已久的問題。

“皇上請吩咐?”

看了半天戲的溫奸相,精神抖擻的問道。

透過今天的事情,他發現崇禎皇帝的治國手段愈發嫻熟。

尤其是在對人心的拿捏中,跟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更實際了。

“朕在京營重組的過程中,發現在武將的任免提拔上,現有的朝廷制度,存在很大的問題。

將官的升遷任免之權在吏部,朕覺得不妥,必須改變。”

崇禎皇帝說得很淡然,但信息量很大,涉及的問題很多。

此話一出,溫奸相和張之極都是一震,將官的升遷任免不放在吏部,那放在哪?

“皇上可是想讓兵部全權負責?”

溫奸相還在盤算著,張之極已經問出心裡的話。

“不是!”崇禎皇帝微笑著著搖搖頭,看著溫奸相。

“是五軍都督府!”

溫奸相轉眼就說出正確答案。

他已經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了。

提高武將地位,一直是皇上在做的事情,如今,更是直接一步到位。

並且,皇上將完全掌握軍權。

武將被文官壓一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官帽子掌握在文官手裡。

吏部掌管天下文武的升遷,武將沒有自己的渠道,怎麼可能不被壓一頭?

同樣,兵部也是文官居多,前途掌握在別人的手裡,武將能抬得起頭都怪了。

升官由文官說了算,武將巴結文官就成了必然。

現在皇上把武將的任命直接放在五軍都督府,這是在賦予五軍都督府人事權。

而五軍都督府是直接向皇上負責的部門,也就等於皇上掌握了軍權。

“還是溫愛卿深知朕意!”

崇禎皇帝點頭,誇了一句溫奸相,然後對著目瞪口呆的張之極說道:

“不錯,朕想在五軍都督府下面成立考功司和武選司,考功司負責考教武將功績,武選司則負責將官的升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英國公以為如何?”

“皇上英明,早該如此!”

還能如何,自然是這樣啊!

張之極除非腦袋進水了,才會不答應。

有了任命武將的權力,五軍都督府的地位自然得到極大的提升,而作為掌管五軍都督府的京營總督,權柄無限。

並且,這才是真正的文武並重。

不過,他擔心的是能不能實行。

武將想要拿回自己的升遷渠道,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早有人提出。

但都被文官給否了。

如果皇上能辦成此事,相信大明所有武將都會擁護支援皇上。

“溫愛卿以為如何?”

崇禎皇帝扭過頭,對溫奸相問道。

這件事情,老實講,還真需要他幫忙壓制文官的聲音。

能不殺就不殺,平和一點沒有什麼壞處。

不過,這件事情,卻是非辦不可。

同級武將見到文官要磕頭,這不是被打斷了脊樑骨嗎?

一支被打斷了脊樑骨的軍隊,你想指望他們打勝仗,難度不是一般大啊!

想要一支如臂使指的軍隊,這個權力就必須拿回來,這樣才不會讓武將低人一等。

所以,這事崇禎皇帝謀劃好久了,現在是最佳時機。

“內閣臣以為可!只要兵部答應就成。”

皇上的話,溫奸相歷來不會拒絕。

當然,拒絕也沒用。

皇上換一個首輔很容易。

尤其是他,整個東林黨人對他恨之入骨。

但這件事情關係到兵部和吏部,武選司是兵部的,考功司則是吏部的。

吏部沒問題,閔洪學是他一手提拔上來,聽話得很。

而兵部的孫承宗,卻是需要自己去溝通了。

如果不成,那就要皇上他老人家出馬了。

他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所以提前說一聲。

“不答應也得答應!”

崇禎皇帝呵呵兩聲,讓溫奸相的脖子涼颼颼。

倒是英國公張之極最近跟崇禎皇帝沒有接觸,不明白呵呵的意思。

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了呵呵的意思。

因為,崇禎皇帝讓人叫來了老王。

“讓人盯著京城,如果有人串聯鬧事,東廠不必顧忌,直接抓人!”

崇禎皇帝看了一眼急匆匆而來的老王,淡然的吩咐道。

這道旨意針對的主要是京城勳貴,今天英國公攜重禮來拜年,加上大明皇家週報的宣傳,相信很快就會傳遍勳貴圈子。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勳貴應該怎麼辦?

崇禎皇帝不知道他們的反應,那自然只有先防範。

“老奴遵旨!”

老王連忙答應。

“派個人去見見新樂侯,最近京城是非多,讓他謹守門戶,約束府中子弟,少同其他人往來。

府內子弟若是有才能的,就安排進國子監讀書去吧。過完年之後,讓他帶著家人去鳳陽替朕守上一年祖陵。”

見到皇爺如此安排,老王頓時意識到,皇爺是要下決心整頓京城裡的各家勳貴了。

所以先把自己的外家遣走,免得其被牽連了什麼案子裡去。

他口中連連應是,心中想著應該如何給新樂侯點明厲害關係,免得這位他懵懵懂懂的上了別人的惡當。

“還有,盯著武選司和選功司的人,吏部和兵部的人也盯緊了。

哪些人想鬧事,把他們的罪證找出來,下詔獄!”

這邊溫奸相還沒有和吏部尚書閔洪學、兵部尚書孫承宗溝通,崇禎皇帝卻已經準備下手了。

“老奴明白!”

老王輕輕的來,又輕輕的走了。

可這卻讓張之極看到了崇禎皇帝的變化,過去,皇上不是這樣的。

他講究師出有名,講究堂堂正正,講究仁義道德,講究……

可現在,皇上不講究了。

講究的皇上做不成事,因為沒有人會聽他的。

不講究的皇上可以做成事,因為刀架在脖子上。

英國公張之極很慶幸自己的明智之舉,保持和皇上一條心,同時也保住了張家的富貴。

今天來皇宮,無疑是他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做出正確決定的並不是只有他一人。

今天的皇宮,也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只是,他沒有向崇禎皇帝拜年,卻向田貴妃拜年。(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