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大殿內,經過張至發這麼一搞,氣氛很是壓抑。

可崇禎皇帝好像沒有感覺,依舊神采奕奕的對溫體仁等內閣朝臣交代關於武舉科考的一些改革,氣定神閒。

穿越過來的崇禎皇帝明白,你要跟這些王八蛋置氣,那就是自討苦吃。

在幫自己打工的這幫朝臣中,除部分人外,大多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混蛋,一種是傻帽。

他們屬於最幸福的中層,主要工作就是欺上瞞下,自以為是。

具體特點是除了好事,什麼都辦,除了臉面,什麼都要。

而高層和底層,則屬於最痛苦的人。

高層是自己,叫崇禎皇帝,底層叫平民百姓。

當然,他現在正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在崇禎皇帝眼裡,理想中的朝臣應該是這樣:朕說,你們聽,接著認真幹。幹不來,幹不好,不願幹,換人幹。

而不是整天只會瞎嚷嚷,這不行,那不可,跟你們爭,看他們鬥,崇禎皇帝表示朕沒那閒工夫。

民主這東西太平年間玩玩可以,吵吵更健康嘛!

可在戰爭期間,即將破國之際,那就要萬眾一心,獨裁統治。

地球的另一方,沒有文化的美帝都知道戰爭期間要集權,怎麼有五千年文化沉澱的泱泱大國就不明白呢?

說穿了,其實是腐儒誤國啊!

讀書讀到狗身上去了。

“諸位愛卿,朕決定即日起廢除遼餉,明詔天下,傳旨九邊。”

談完武舉科考,崇禎皇帝又開始交代另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

此時尚未徵收練餉和剿餉,只有單獨的遼餉。

“皇上,是否暫緩?

今庫空若掃,如廢除遼餉,則一年缺銀五百二十二萬餘兩,而山海關一地,一年需支銀高達四百萬兩。

現時局頹廢,遼東萬不可有失!”

負責監管戶部的次輔王應熊,抽搐著眼角站起來,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問道。

若不是職責所在,他發誓絕不會說一句話。

沒辦法,天子今天殺氣太重,害怕!短短一天時間,搞出這麼多事,小心無大錯。

“王愛卿說得有道理,遼東不可有失!”

崇禎皇帝臉露笑容,朝王應熊點點頭,皇冠上的珠玉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甚是耀眼。

對於認真說事建言的人要肯定,尤其是次輔王應熊。

這位與溫體仁狼狽為奸的次輔,崇禎皇帝比較瞭解,也是被正人君子定義為奸人。

可就是這個奸人,在本尊吊死後,被南明弘光政權委任為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川、湖、雲、貴軍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並且,楚、鄖、廣也悉數聽他節制,專剿張獻忠。

朝廷給銀三萬兩,賜尚方寶劍。臨危受命,名為督師卻無師可督,他也傻傻的答應了。

估計是過去貪的不夠多,散盡家財才招兵兩千人,開府遵義,推薦川將羅於莘、侯天錫、曾英、王祥等人。

隆武二年,建奴入川,妄圖招降王應熊。

可他把前來的漢奸來使斬殺,棄遵義入畢節,遁入永寧山中,後卒於畢節衛。

唯一的孩子王陽禧,也死於亂兵之手,以至於無後人傳下來。

後來,南明朝廷追贈他為太保、建極殿大學士,諡號“文恪”。

所以說,在崇禎皇帝心裡,奸臣忠臣不重要,關鍵要看他做過什麼事。

殿內,戶部侍郎倪建生見皇上贊同次輔王應熊的話,以為皇上回心轉意,不準備廢除糧餉,偷瞧一眼,好像臉色不錯,便起身稟告道:

“皇上,遼餉禍明,微臣贊同廢除。

畢尚書曾言:即使東奴戀棧長伏穴中,不向九邊遺一矢,而我之大明天下已坐等凋敝矣。”

崇禎皇帝見是戶部侍郎出來答話,有些奇怪,理了理思緒,這才想起戶部尚書畢自嚴上月被本尊關進刑部大牢。

“鄭愛卿,勞煩你親自去把畢尚書釋放出來,重掌戶部。”

畢自嚴是誰,自然無需多說,那可是大明少有的理財專家。

其提出的增加鹽引,裁汰冗兵冗役,檢查軍餉虛冒,清查天下隱田,興辦軍屯等建議,讓大明財政勉強得以支撐。

用對人,做好事,是崇禎皇帝的宗旨。

本尊做錯的事情,必須由他來擦屁股。

“臣遵旨!”刑部尚書鄭三俊歡快的領命離去。

今天皇宮兇險,遠離是非之地是個不錯的選擇。

“倪侍郎,朕賜你尚方寶劍,令你再次趕赴關寧前線,兩件事。其一,依照兵冊查清兵員數量。

其二,告訴薊遼總督傅宗龍廢除糧餉,今後關寧軍費由內庫支取。”

崇禎皇帝眼露兇光,殺氣騰騰的說道。

說起來好笑,關寧前線上的兵馬人數,不管是兵部還是戶部,包括崇禎皇帝,誰也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人馬。

卻只知道每年要花費四百多萬餉銀。

當然,這是不可能足額發放到前線士兵手中,用到作戰需要上的。

各級文官和將領,除了在軍餉的收支上貪汙和剋扣外,還在工事和吃空餉上大做文章。

崇禎三年,畢自嚴特設戶部侍郎倪建生一人,兼右僉都御使,出督遼餉。

透過從登、萊海運到娘娘宮登陸,然後陸運到廣寧、遼陽,每一石軍糧費一金,故他對明末軍餉的情況感觸最深。

“皇上聖明,臣領旨!”

倪建生大喜過望,既是因為天子採納戶部的建議,也是因為自己得到重用感到高興。

而且,皇宮內庫接過戶部的擔子,以後再也不用為錢銀發愁。

至於說內庫有沒有銀兩,對不起,那不在他的考慮範圍。

溫體仁眼光偷瞥從容淡定的崇禎皇帝,彷彿根本不為每年幾百萬的軍餉發愁,老奸巨猾的他,已經完全明了接下來他要做的事情。

緊了緊袖裡的兩本奏摺,他輕輕的呼了一口氣,心裡有了抉擇,底氣也足了許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