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文臣士子皆可殺!

崇禎皇帝這狠辣的話一出口,溫奸相整個人彷彿呆滯了,心裡湧起異樣的感覺。

皇上整個人完全變了,變得有點陌生。

縱觀近段時間他的所作所為,再無半分原來優柔寡斷的模樣,而是殺伐果斷。

不過,這是好事,這才是一個合格君王該有的魄力。

他溫體仁這一生,如果能協助皇上改變國勢國體,足以青史留名矣!

自己都是半截身體埋進黃土的人了,餘生也就這點追求了。

“愛卿吶,朕自登基以來,已逾八載。平日裡所思所想,就是中興大明。

每日食不過五味,每年衣不過三襲,克己守禮,一切都按照明君的標準來做事做人,怎麼國家卻還變成這樣?

朕日思夜想,覺得一定是有什麼地方不對,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直至年初中都鳳陽陷落,祖陵被叛賊一把火掃盡,方才燒到朕的心頭,方才將朕徹底燒痛。

這個國家,不能讓正人君子這樣玩了。

對這些人,既然道理講不通了,那朕只有動刀子了。”

崇禎皇帝看見溫奸相表情不對勁,以為他被自己這中間的變化嚇壞了,於是嘆著氣解釋一番。

畢竟,這個天下需要一幫能幹的人眾志成城,方才可以改變。

而溫奸相,更是能人中的第一等。

大明的相位,不是那麼好幹的。

“皇上乃堯舜之君,登基以來行事有度,只是群臣不能體會聖意,為了一己之私,政務無法順利執行,方有如今時局艱辛。

現皇上重開廠衛,外臣不能矇蔽,也不敢人浮於事,大明中興可期。”

溫奸相一針見血地指明崇禎皇帝的意圖和時局,擲地有聲地說道。

“是啊!”崇禎皇帝聽完溫奸相的話,望著本尊吊死的歪脖子樹,突然輕嘆一聲落寞說道:

“群臣有錯,朕亦有不足之處,不該裁汰廠衛,方才造成如今時局。”

唉,可憐的本尊,十七歲登基,還是一個孩子,不知人間險惡,被正人君子一忽悠,認為太監都是天生的閹賊、小人。

歷朝歷代,國家大事都是壞在這一群小人手上的。

因此,他普一登基,就是裁撤東廠,繼而撤銷錦衣衛。

以為自己做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好事,怎麼說也是一等一的明君。

近賢臣,遠小人,大明絕對會在自己手上重現弘治年間的盛世。

可事與願違,沒有了太監禍國,朝政落到正人君子手上。結果是,國家反而一天一天爛了下去。

到如今,遼東的建奴勢力越來越強,整個東北已經盡陷敵手,關寧軍已經退縮到遼西走廊地帶。

而在國內,農民軍縱橫山、陝、河南、湖北幾省如入無人之境,現在兵鋒更是已經威脅到南京東南重地。

一步錯,步步錯啊。

局勢鬧成這樣,現在的繼任者崇禎皇帝就是一個策略,不管怎麼外頭怎麼風雲變幻,勾心鬥角,朕一門心思撈錢強軍。

有錢了,兵才強。兵強了,說話才會有人聽。

拳頭硬的人有道理,尤其是身處亂世,這是真理。

想到錢和兵,崇禎皇帝原本惆悵的心情驀然開朗起來,興沖沖的對溫奸相說道:“溫愛卿,跟朕到冶造司,讓你看幾個寶貝。”

說完,拔腿就走。

老王和溫體仁跟隨著崇禎皇帝的步伐,朝兵仗局走去。

冶造司是附屬於皇宮兵仗局內的一個小作坊,專為皇家打造一些稀奇的東西,各種各樣的人才都有。

見皇上和首輔降臨,冶造司中氶陳美春率眾跪地相迎。

“都起來,到作坊讓溫首輔瞧瞧最近生產出來的寶貝。”

崇禎皇帝邊走邊說,徑自往冶造司作坊走去。

看來,他是不止一次光臨這裡。

一行人到了冶造司甲號作坊,溫體仁驚訝的發現,作坊外搭著一些簡易的棚子裡,密密麻麻的放滿了奇怪模樣的煤球。

成圓柱狀,中間是分佈均勻的孔洞。

這樣的玩意高高的碼了起來,起碼有數萬個之多。

這些黑疙瘩,難道就是皇上口裡說的寶貝?

在崇禎皇帝的吩咐下,空地外,一隻煤火爐擺在那裡,中氶陳美春正在操作給溫首輔看。

先把柔軟的乾草放在爐子裡最下方,取出火摺子用力吹燃,把乾草引燃,再放上粗些的乾柴,和以往火爐點火沒有什麼不同。

等火爐中有底火時,陳美春用火鉗子夾起了一個煤球,放入了火爐子。

特製的煤火爐也是圓筒形,孔徑比煤球稍大,剛好允許一隻煤球放入。

溫奸相看得很認真,也很好奇。

在陳美春的操作下,沒過一會兒的功夫,就見有火焰從煤球的孔洞裡透出,煤球開始發出藍色的火焰。

煤火爐的深度剛好容下兩隻煤球,等第一只燃燒起來,陳美春又把另一只放入,並用火鉗子把兩隻煤球的孔洞對齊。

溫奸相看到火焰從下面的一隻煤球孔洞裡冒出,向著第二只煤球孔洞舔去。

煤火爐的頂部設計成一圈凸起,剛好把一隻水壺或者鍋坐在上面。

陳美春灌滿了一銅壺的水,放在火爐上,約一炷香時間,便聽到轟隆轟隆的響聲,壺嘴裡冒出的白煙。

“水開了!好快啊!”溫奸相點點頭大聲稱讚。

“首輔大人,皇爺設計的這東西叫蜂窩爐,煤球叫蜂窩煤,一隻煤球能燒將近一個時辰,做一頓飯沒有任何問題。

不用的時候就用鐵片把上面封住,再把下面的進風口用木塞子堵住,就不會再燃燒。”

陳美春把銅壺從上面取下來,給溫奸相示範。

這是皇上設計的?

瞅著爐膛裡燒得正旺的火,溫奸相一臉訝然。

皇上什麼時候有這等本事了?

“溫首輔請看?”陳美春蹲下來,伸手將蜂窩爐上的一截小小的鐵片插了下去,那爐中的火便眼見著黯淡了下來。

“這是風門,只要將這個風門關上,這火便會小下來。

晚上放一個新鮮的蜂窩媒進去,關好風門,第二天一早起來,火還是可以燃燒。

這個時候只消開啟風門,再換上一個新煤,極短的時間,火便燒得很旺。”

“真是個好東西,果然是寶貝。”蹲在那裡,溫奸相一上一下的撥弄著風門,看著那火時明時暗,好像再思考什麼。

這都是不值錢的散煤渣,塊煤被運走了,這些普通的散煤就沒多少人理會。

百姓基本上還是伐柴砍樹來取暖,有錢的便燒白炭。因為煤這玩意兒,燒起來還是有味的,而且這些散煤也著實不好收拾。

加上它燒起來有味道,冬天放在密閉的屋內,還能毒死人。

現在皇上這樣設計,爐子外面多加了一層,在內裡裝上水,便可一物兩用。

“皇上,這些東西都是用煤渣子做成的?”

溫奸相站起身,拍著有點沾著煤灰的雙手,好奇問道。

“當然,每只煤球中還摻了兩成的黏土。”崇禎皇帝肯定的點點頭,並且開始爆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上此舉造福天下萬家百姓啊!”溫奸相眼中精光閃閃,敬佩的說道:“一到冬天,京城便需要大量的柴火。

可十年育人,百年樹木。

臣瞧這城外的那些林子,遲早會被砍光。現在廢物利用,百姓改用這玩意,不僅能省不少柴禾,也能少伐一些樹林。

最重要的是,百姓可以節省大量的錢財。”

在沒有蜂窩煤的年代,做飯使用的是精煤和薪柴。

一戶普通的五口之家平均一天至少需要用十五六斤煤,人口多的要用到三四十斤。

按一文錢兩斤煤的售價來算,一戶人家一天要花八到二十文錢在燃煤上,一個月就是二百四十到六百文錢,一年下來就是二兩到五六兩銀子。

這對於富裕的大戶人家來說,只是一點小錢。可是對普通的百姓家來說,花在燃料上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了。

若是換做蜂窩煤的話,一天做飯只需三隻煤球,無疑可以減少開支,這對於民眾來說,委實算是福音。

“愛卿只考慮民用,難道就沒考慮軍用?”

崇禎皇帝笑嘻嘻的手指點點,得意的說道:“這東西可以給配備給軍隊,大軍駐紮在外,每日都要伐木取暖做飯,所需甚大。

有時候甚至要分出不少的將士,出去專門砍樹伐木。如果有這個東西,倒是可以將不少將士解放出來。”

現在的部隊取暖,高級將領還能供應一定的白炭。但一般的軍官和將士,就只能燒柴取暖。

尤其是在冬季野戰,乾柴難尋。許多將領常常為了尋些乾柴而大傷腦筋,有時候不得不忍受燒著溼柴燻得淚水長流。

“將蜂窩爐配備到軍中,一個總旗準備一個,便可以解決營帳的取暖問題。

更重要的是,將士們還時時有開水可喝,有熱水可用,再也不用洗冷水澡喝冷開水。

如此一來,將士們誰不念著皇爺的好?”

崇禎皇帝說完,老王笑呵呵地補充說道。

要不怎麼說老王忠心呢,他可是時刻關心著崇禎皇帝在軍中的威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