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對洪承疇的使用,崇禎皇帝可謂煞費苦心,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可以說,在深宮的夜晚下,不知耗費了多少腦細胞。

首先說說地方,陝西、甘肅、寧夏,這是洪承疇三邊總督職務的由來。

其中,陝西這個地方,適合耕種的土地不多,主要集中在關中、漢中一帶,其他地方多是黃土高原。

很貧瘠的那種,入眼之處全是黃土,連植被都很少。

特別是陝北更是乾旱荒涼,適宜屯墾的地方少得一波逼。

偏偏這樣,從天啟末年開始,經年無雨,全陝大旱,百姓流離失所,餓殍滿地,產生一百多萬災民。

這是叛軍天然的兵員,也是**的基礎。

同時也說明,陝西這塊貧瘠的地方養不了這麼多人。

既然如此,那就要移民。

而縱觀整個大明,江南地少人多,中原正在戰亂,西南同樣貧瘠,開發大西北就成了崇禎皇帝的選擇。

當然,那是長期目標,短期目標是開發河套平原。

這裡地勢平坦,土質較好,有黃河灌溉之利,歷朝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也叫塞外江南。

別說養一百多萬人,開發好了,養上千萬人都沒問題。

只是,這地方有一個問題,臨近邊關,和漠南蒙古交界。

所以,這裡的人成分比較雜。

也就是異族多。

其中尤以韃子和包著頭拿著小本本唸經的異族居多。

這不行,需要改變人口結構。

大明的土地,是漢人老祖宗流血打下來的,必須以漢人為主。

誰流血,誰犧牲,誰享受利益。

這就是崇禎皇帝最樸實的觀點。

只是,改變人口結構不是單單移民這麼簡單的。

這需要流血。

所以,崇禎皇帝翻遍夾帶,覺得只有狗漢奸洪承疇最合適。

洪承疇這人嘛,能力方面就不說了,崇禎皇帝覺得,事情交到他手裡錯不了。

可這,並不是崇禎皇帝選擇洪承疇的唯一原因。

要講能力,老孫頭、盧胖子、溫奸相,還有大明第一個五省總督陳奇瑜,都不輸於他。

但他有一樣本事卻是一枝獨秀,殺的人最多。

只不過,他殺的都是漢人。

罪孽他一生是洗不掉了,只能彌補。

用異族的鮮血來彌補。

可是,遼東崇禎皇帝是萬萬不敢讓他去了,怕出事。

剿匪嘛,哪裡同時需要三個殺神?

這不是浪費嗎?

那麼,只有讓這個屠夫去西北將功贖罪了。

府衙密室裡,洪承疇獨自一人看完天子私詔,立即領會了崇禎皇帝的五點精神。

其一,開發河套可以緩解陝西人多地少之困局,對叛賊釜底抽薪,有利於剿滅叛賊。

其二,趁機將河套富饒之地收歸大明,並準備擴張。

其三,藉機拿鄂爾多斯練兵,以備建虜。

其四,分化瓦解漠南韃子,讓其為大明所用。

其五,大明的土地,只有明人。那不是明人,就要清除了。

“開發河套,移民屯墾實邊,從根源上解決民亂之源,實乃利國利民之大事。

一舉數得,天子聖明吶!”

洪承疇手裡拿著天子私詔,嘴裡喃喃自語,讚歎不已,整個人視野大開。

河套這個地區,洪承疇作為三邊總督自然不陌生。

沿河兩岸全是平原地帶,河湖遍地,水利方便,簡直是天賜的一片福地,加上地廣人稀,正是募民屯墾的好地方。

不用兩年,那裡就是一個魚米之鄉。

而且,不用靠天吃飯。

因為,那裡有黃河之水灌溉。

至於殺人,他倒沒怎麼放在心上,對他來說,小事一樁!

興沖沖的跨出密室,洪承疇一臉春風,對正在等待的眾人得意說道:“皇上妙計,叛賊休矣!”

盧象升一臉訝然,急忙問原因。

洪承疇把不能說的留在肚子裡,向眾人一一列舉開發河套的好處。

“大讚!皇上真乃聖明之君!

民從賊,多起於飢寒;兵從賊,多緣於缺餉。

軍、民之所以跟從叛賊,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法活下去了,撫治的根本,還在於要讓民眾可以有活路。

如今,終於可以徹底解決矣!

當浮一大白,為天下蒼生賀!”

盧象升興奮得連連撫掌大笑手舞足蹈,絲毫不顧高級官員的儀表形象。

“移民、屯墾、剿滅三步同時進行,確實是解決天下民亂最好之計,天子真聖君也!”

孫傳庭也不禁為崇禎皇帝的妙計連連叫好。

沒有上百萬饑民,高闖王這些叛賊想鬧都鬧不起來。

“這次皇爺可是下決心一舉剷除叛賊。

為此,他老人家要求你們籌措一批糧食,一是為移民路上準備。二是和叛賊爭取饑民。

叛賊能用糧食讓饑民反叛,我們亦可用糧食讓饑民裹腹,脫離叛賊。”

監軍方正化對洪承疇三位督撫說道。

“請轉告皇上,本督立即辦理!”

洪屠夫臉色一肅,雙手朝北方虛拱,殺氣騰騰說道。

方法有了,手段他不缺。

“如此甚好,有勞洪督。

皇爺心恤百姓,要求個官府衙門張貼《告民書》,本監先給諸位大人念一遍。”

方正化微俯身,然後從袖裡又掏出一份皇冊,當著堂上所有文武念道:“朕仰承天道,俯御萬方,念此軍民,誰非赤子?

只因官貪吏狡,年歲凶荒,致飢寒所迫,甘作非為。

一二無知百姓,被叛匪妖言惑眾,以至脅從遂眾。數年來被無辜殺戮者,不知凡幾?

朕痛心惻念,坐食難安,夜不能寐。

今叛賊在豫者已窮途末路,在陝者零星竄伏。朝廷行將大兵加剿,必定玉石難分。

雖指示生路,猶恐朝廷各官舉行未必為善,若猜懼多端,或疑將領計誘殺降,或疑有司分別看待,或慮日後奸棍詐害……

種種猜忌,情有可原,其情可憫。

為此。朕再頒赦書,遣官馳諭,各督撫按大書發榜告示,從俗開導百姓。

如百姓悔罪投誠,棄邪歸正,即稱救回難民,逐一查明籍貫,本地人編入保甲。外省則統一護送讓其歸家,永消反側之心。

四省道府有司,即刻起以收難民多寡為考核標準,違者重治。

收錄的百姓中有才力出眾者,又願在軍前奏用,聽其圖功自見,一體敘錄。

如怙終不悛,即合圍夾剿,務盡絕根株,再無餘孽。圍剿叛逆,朝廷鐵面無私,出死入生大事,百姓萬萬不可失算。

詔布遐邇,鹹使聞知。崇禎八年十一月。”

“天子仁慈,百姓之福!”

堂下文武聽聞,忍不住齊聲稱讚。

確實,皇上仁心宅厚,多管齊下,這些饑民中定然有許多人會脫離叛賊隊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既避免傷及無辜百姓,又能削減叛軍實力,天子這一手高明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