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風雨飄零

翌日,崇禎皇帝在武英殿設宴,邀請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勳貴等高級官員為新科武進士慶祝。

在宴會上,藉著這次機會,他首次明確提出今後文武並重,武官不許拜文官,並傳旨九邊,明詔天下。

當然,文尊武卑的殘餘思想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的。

時下的世風是推崇士人,輕鄙武人,這個觀念由來已久,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武將建立功勳後,這一切都會得到改變。

崇禎皇帝今後要做的,無疑還要很多很多。

宴席結束後,崇禎皇帝留下勇衛營將領周玉吉、黃得功和京營平頭哥曹文詔,邀請他們到乾清宮喝喝茶醒醒酒。

他們君臣之間需要交交心。

崇禎皇帝覺得,這個世上,沒有人生來就要為誰盡忠效死。

哪怕是高門家丁部曲,也需要養士數年乃至更久,才能換來真心,託以生死。

對這幾個超級打手兼保鏢,崇禎皇帝是認真且上心的,可謂是不餘遺力極盡籠絡,為的就是以心換心。

乾清宮御書房內,三名打手心裡很激動,這裡平常都是內閣重臣才能來的地方,想不到他們也能獲此殊榮?

尤其是皇上待人和藹,可親可敬,又是上好茶又是賜座,令他們心頭暖流陣陣。

“三位愛卿,京營和勇衛營是朕的兩個拳頭,是護佑大明龍庭的保護神,你們可要彼此合作,萬勿令朕失望啊!

尤其是曹愛卿身負重任,京營重建困難重重,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不容易啊!

有困難隨時提出來,朕是你和將士們的後盾。”

剛一落座,崇禎皇帝就開門見山大包大攬說道。

對於軍隊建設,崇禎皇帝向來是認真的,尤其是在強軍方面。

這可是關係到小命和大明江山社稷的大問題,怎麼重視都不過分。

“臣感謝皇上厚愛,目前一切順利。新招募和裁汰的京營將士,對皇上和朝廷的軍改非常滿意。

臣有信心為皇上恢復京營昔日的榮光。”

平頭哥人狠話不多,幾句話說得斬釘截鐵,充滿決絕。

崇禎皇帝自得的笑笑,確實,該做的他基本都做了。

訓練軍隊,他不行,也做不來。

可他明白,要讓人做到令行禁止,臨陣不怯,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千人自有千面,軍隊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將個人的特點抹殺到微不可計,要讓千、萬人同心同欲,只為一個目標而奮鬥,那就是勝利!

每一個為將者,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練兵統御手段。

有人擅長以殺人立威,有人則以愛兵著稱。

這方面崇禎皇帝沒有任何經驗,能夠想到的無非就是賞進罰退,增加軍人的榮譽感,在內部保持一個積極競爭的良好氛圍。

一支最好的軍隊,不只要有充沛的體能,優良的配給,還要有其靈魂所在。

要給人樹立一個願意為之奮鬥的遠大目標,讓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為何而戰,自己的努力又能得到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崇禎皇帝卻想了許久。

身在這個民族的轉折點,民族主義當然是一個不可動搖的基點。

但對於普通士卒而言,這個論點不免有些失於宏大,並沒有什麼切身的體會。

這個世上,生死最公道,無論世家高賢,還是寒傖走卒,一死皆休。

生而富貴,死的未必有價值。

寒傖半生,唯有一死動人心魄,同樣能勝過人世許多,壯骨留馨。

有人願將生死託以大義,殺身成仁,舍身取義,雖千萬人吾往矣。

有人願將生死託以恩主,君以國士待我,當以國士報之。

當然大多數人未必有這樣壯懷激烈的高亢情懷,但人情冷暖,其心自知。

能夠參軍入伍的,大多都是寒苦人家。

與其跟他們講這些大道理,還不如來點實惠的。

這一點,作為普通百姓穿越過來的苦逼逼,最有體會。

故而,軍改小組長崇禎皇帝在京營將士們的保障上下足功夫。

他認為,整個大明都如此,肯定不實際。

但可以集中一點作為突破,那就是打造幾支精銳強軍,每支隊伍人數不需太多,三五萬人足矣。

他將傾盡自己所能,為這支軍隊提供最充足的給養和裝備,不惜工本,裝備方面務必做到當世最強!

一旦加入,便是終生職業,哪怕沒有沒於戰陣,老不堪用,也要奉養一生!

比如殘者必養,亡者必葬之類的規定,給士兵們增加一層後續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雖然這樣會增加極大的作戰成本,但如果用錢能夠買回人心,又何必吝惜自守。

戰事上不能取勝,積攢再多錢糧也不過是給建奴做本錢。

而京營和勇衛營,就是他目前定下來的隊伍。

當然,付出如此之多,也不可能沒有要求。

否則,這不是傻逼嗎?

所以,崇禎皇帝要求,京營和勇衛營的將士每戰必衝!

敢有臨陣不前或是背部受傷者,即刻剝奪全部特權,哪怕是死,也要傳首各軍,以儆效尤!

這算是軍隊階梯化的一種建設,崇禎皇帝打算要將之打造成為大明的榜樣。

一旦被選入其中,不僅是畢生無憂,更足以誇功於諸軍!

當然,這需要一場勝仗來檢驗,來樹立軍威。

勇衛營還好一些,畢竟訓練有些時日了,也經過歷史的考驗。

而京營成軍之日,或許就要面對一場震驚內外華夷的慘烈大戰。

如果不能殺出一個赫赫威名,那麼這支軍隊即便有再高的待遇,也不是一個榮譽,而是一個大笑話。

御書房內,崇禎皇帝把自己的設想一一告訴三名超級打手,問他們能擔如此重任否?

PS:感謝書友Seven_I6、顏蟄、忘川白打賞,承情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